《钟吕传道集·论水火》前半部分注解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建议先阅读我之前注解的《灵剑子》选段和写的《三焦论》后再读这篇。)
(括号内基本上就是我的注解了。)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修真十书卷之十五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钟吕传道集
正阳真人钟离权云房述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纯阳真人吕嵓洞宾集
华阳真人施肩吾希圣传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论水火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吕曰:人之长生者,鍊就金丹。欲鍊金丹,先采黄芽。欲得黄芽,须得龙虎。所谓真龙出于离宫,真虎生于坎位。离坎之中,而有水火。水火者,何也?(这里没有涉及太具体的身体器官和物质,古往今来各种解释方案很多,先按下不表。读完后文之后可以自行理解、领悟。)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钟曰:凡身中以水言者,四海五湖、九江三岛、华池、瑶池、凤池、天池、玉池、昆池、元潭、阆苑、神水、金波、琼液玉泉、阳酥白雪(大部分词汇在后文都有注解,往下看)……若此名号,不可备陈。凡身中以火言者,君火、臣火、民火而已。(从后文看,三者分别位于中丹田、上丹田、下丹田,即心、脑、肾本身外加其附近的一些特殊区域【物质上真实存在的或者抽象出来的】。一说指火势大小。)三火以元阳为本,而生真气。真气聚而得安,真气弱而成病。若以耗散真气而走失元阳,元阳尽,纯阴成,元神离体,乃曰死矣。(这一段和我之前写的《三焦论》对应起来了。)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吕曰:人身之中,以一点元阳而兴举三火。三火起于群水众阴之中,易为耗散而难炎炽。若此阳弱阴盛,火少水多,令人速于衰败,而不得长生,为之奈何也?(这一段感觉比较好懂,就不注解了。除了《三焦论》,还可以看看《阴阳互换谈》,也与这一段有一些关系。)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钟曰:心为血海,肾为气海,脑为髓海,脾胃乃水谷之海,是此四海者。如此五藏各有液,所主之位,东西南北中,是此五湖者。如此小肠二丈四尺而上下九曲,乃曰九江;小肠之下,元潭(似指膀胱)之说。如此顶曰上岛,心曰中岛,肾曰下岛。三岛之内,根源阆苑之说。(下面一段部分注解参考了“汉典”网,不再一一注明。)如此华池(口腔的舌下部分,此处有一处大的唾液腺,有的人甚至可以卷起舌头,将唾液从舌下笔直射出口腔)在黄庭(一般古文中指脾或脾附近人身体正中的位置【身体之“人中”】,但此处似乎是指口腔的舌上部分,或者舌本身,又或是面部人中穴【若跳过上牙,则人中穴内部正是口腔的舌上部分】)之下,瑶池(似指眼睛)出丹阙(似指上丹田,即包括松果体在内的第三脑室,或者专指第三脑室左右两壁的大脑两侧视丘,视丘即如上丹田之“阙”)之前,昆池(似指外鼻腔)上接玉京(昆仑山别称,此处指鼻尖),天池(即承浆,口腔的下牙与嘴唇之间的部分,或者泛指牙与嘴唇之间的口腔部分【承浆穴在承浆外侧,下巴的皮肤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