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女儿节

2023年03月04日12:3216638
  • 简介
字号
粗細
行距

三月三,女儿节

最近为什么没写东西发P站呢?因为过完年我换了个工作,于是白天在单位学习业务知识,晚上我妈又让我看电视剧学人情世故,我只有忙里偷闲看看群聊吹吹牛,公主连结上线清清体力,没有时间精力认真写东西了。好在昨天我又失业了,这下可算是又回来写东西了。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昨天是西历三月三,在隔壁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是“女儿节”(雏祭)——本来该是农历三月三,明治维新后法定农历节日都改成西历了。中国还好,只有“元旦”变成了西历——原本元旦该是正月初一,春节该是寅月建寅日(立春节气,简称春节),所以才有“除夕”、“元宵”,从成语“旦夕之间”、“通宵达旦”就知道旦、夕、宵乃是相关的。后来民国时改用“元旦”称呼西历一月一日,于是正月初一只能“霸占”“春节”这个名字了。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农历三月三,在中国是上巳节,查了一下,也是女儿节,并且有学者汇总了一下文献和民间习俗,发现除了三月三外,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都曾有过女儿节的别名。但他认为这纯属巧合,并称,这些日子被视为女儿节分别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

我却要说,这就不是巧合。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孔雀东南飞》大家都学过,里面刘兰芝和小姑(丈夫妹妹)告别的一段是这样的:“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每月初七和下九(十九),每个地方的年轻女子喜欢一起聚会、嬉戏,在个别地区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晚清民国时期。巧了,又是两个奇数日子,又是“女性节日”。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所以我猜想,在上古时,巫女们会在特定的阳数(即奇数)日子举行祭祀活动,如每月初七和下九是“小祭”,三月三、五月五等“重阳”的日子则是“大祭”。虽然后来没有祭祀了,但女性在这些日子聚会的习俗则流传下来了。这也呼应了我以前考证端午节——为什么端午节会有欣赏歌舞的习俗?原来是从上古巫女歌舞来的。

最后再用我以前引用的两则资料来印证: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汉·王充《论衡·订鬼》: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鸿范:五行二曰火,五事二曰言,言火同气。故童谣诗歌为妖言,言出文成,故世有文书之怪。世谓童子为阳,故妖言出于小童。童、巫含阳,故大雩之祭,舞童暴巫。雩祭之礼,倍阴合阳,故犹日食阴胜,攻社之阴也。日食阴胜,故攻阴之类,天旱阳胜,故愁阳之党。巫为阳党,故鲁僖遭旱,议欲焚巫。巫含阳气,以故阳地之民多为巫。巫党于鬼,故巫者为鬼巫。鬼巫比于童谣,故巫之审者,能处吉凶。吉凶能处,吉凶之徒也。故申生之妖见于巫,巫含阳能见,为妖也……”

翻译(据子夜星网翻译版修改):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尚书·)洪范》记载,五行中第二位是火【水火木金土】,五事中第二位是言【貌言视听思】。言与火都同属于阳气,所以童谣、诗歌都是妖气诱导的言语。话说出来(也可以改成)文字写出来,所以世间上有以文书表现的怪异现象。世人认为童子属阳,所以妖言出于儿童的口里。儿童、巫师含有阳气,所以举行大雩祭祀时,让儿童不停地跳舞,把巫师晒在太阳下。雩祭这种典礼,是为了助长阴气以调和阳气;这就如同日食时阴气过于旺盛,就讨伐社神的阴气一样。日食时阴气胜过阳气,所以要攻伐属于阴类的东西;天旱时阳气胜过阴气,所以要折磨属于阳类的东西。巫师属于阳类,所以鲁僖公时遭受旱灾,就和大臣们商议要烧死巫师以损阳气。巫师含阳气,所以南方的老百姓许多人都作巫师。巫师属于鬼这一类,所以称巫师为鬼巫。鬼巫等同于童谣,因此巫师中的高明者,能够判断吉凶之事。吉凶能够判断,巫师也就和预示吉凶的妖象同属于一类了。所以申生的妖象通过巫师显形来预言吉凶,巫师含有阳气,所以能把申生的妖象表现出来。……”

汉魏《三辅黄图》: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汉】武帝时,祭泰乙上通天台,舞八岁童女三百人,祠祀招仙人祭泰乙……”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可见“重阳”之日的女性聚会,即后世的“女儿节”,很可能就是由上古时巫女在特定的阳数日举行祭祀而来。

2023年3月4日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 评论区
  •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及享受更多功能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