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建设外星基地时苏军军官在美国工地的见闻【1982】

2023年09月11日22:23171
  • 简介
  • 这个外星,或者叫霍华沃星,就是我黄文里经常出现的那个跟缅北似的地方(虽然其实不乱跑也没什么危险)。这篇文章是用来补充那个时候的历史空白的。
    因为觉得某些文章不好,就转到废稿了不少,然后航母方面就出现了空缺,然后就想了这篇文章拿来写。想了很久不知道怎么写,这个剧本是别人帮我想的,我这个只想着打仗的小市民思维人,怎么能想到这么深刻的剧本()还有一个空缺是一代喷气机狗斗,之前那个看着很尴尬,就还是想当成废稿。
    原名《星有灵犀》
字号
粗細
行距

从Be-12上远眺,我能看到一整个美国船队,以及中间那艘舷号61的航空母舰上的点点滴滴。比如一架改装自C-2运输机的通信中继机,在挡流板的保障下被舰艏弹射道发射出去。从这81000吨的庞然大物上起飞的,不止有它,还有执行巡逻任务的预警机和反潜机,以及满载炸弹与导弹,准备大开杀戒的战斗机、攻击机。

而我们呢?连带着民用船只,也达到了10余艘的规模,但最大的军舰是8900吨的1134B型大型反潜舰——我们的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用于向岛上供电的也只是一条671型攻击核潜艇,而非像美国人一样奢侈地布置了一艘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与西方航母对标的重型载机巡洋舰是没有的,我方战斗机全部从岛上机场出发,只有我们作为通讯飞机的Be-12在水上起降。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这是1982年马休岛海域的常见景色,为了探索那颗蕴含着生命的地外星体“霍华沃星”,在上面建造前进基地,两个超级大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自各个国家的,数以百计的军舰与巨轮,也来到这座作为出发地的小岛,将自己的飞机吊运到岛上的机场,再由它们将物资与劳工通过跃迁云团输送过去。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我从未像现在一样羡慕美国人,巨型的380吨级军用运输机C-5从3800公里外的南美洲直飞至此,在霍华沃星上的机场上卸货,再经空中加油后原路返回。而我们190吨级的IL-76,则必须船运至马休岛机场,通过繁琐的转运过程,将那些远洋巨轮送来的货物递送过去。这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工程效率与士气。

我是共产党员、海军中校扎里亚·谢尔盖耶维奇·乌里扬诺夫,1980年首支登陆霍华沃星的探险队的一员,那架Be-12两栖反潜机正是在我们的驾驶下,降落于赫西湖的水面上。若问我,当时有什么想法,那我会告诉你,我既激动又害怕,我们是地球上的第一批踏足霍华沃星土地的生物,同时我们也是第一批要直面霍华沃星生态的人。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我们的探险计划是仓促的,原本我们并未打算直接登陆,这非常冒险,不知道会面对什么。可我们的保密工作没有躲过美国的眼睛。在向马休岛进发的途中,美军核子战舰“特鲁克斯顿”号突然阻截船队,所幸被我们英勇的“福金海军上将”号挡住;但不久后,我们得知美国人已经捷足先登,一架P-3反潜机已经进入霍华沃星拍下照片、收集了数据。由此,在霍华沃星的竞赛上,我们落后了。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全世界都聚焦于美国人取得的成就,这让我们失落不已,似乎行动失败,一切的准备都是徒劳。但我们还有一项优势,Be-12是水上飞机,我们可以把目标从收集图像资料换作登陆采样。这是一个大胆且危险的计划,我们对霍华沃星上的生态环境知之甚少,没有人知道我们着陆后将面对什么。

为了此次任务,我们共准备了2架Be-12和4个机组,十多艘货轮掩护,1艘导弹巡洋舰、1艘大型反潜舰和1艘攻击核潜艇提供护航,我们绝不能辜负大家的厚望。我是指挥官,我的机组也是此次任务的原定人选,我对他们说:“已经有两拨人进去过了,都安然无恙。放松点,没什么好担忧的,只是重复我们的日常任务而已。”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船队抵达位置后,我们就立即出发,彼时是暗夜,我们的Be-12被起重机吊到海面,十多艘舰船的灯光将洋面打得透亮,折射着灯光的海浪一波接一波地朝着马休岛袭去,仿佛是地球母亲在为我们送行。我们活动了筋骨,适应了核生化防护服下笨拙的身体,便启动了飞机,直奔美国人行动后遗留下来的跃迁云团。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根据所获情报,我决定进行仪表飞行,我对我的组员说:“把窗帘拉上,智利人和美国人都说,等会有强烈的闪光。”确实,跃迁时出现了一瞬刺眼的光,用来抵御核爆炸强光的布料有效稳住了我们的情绪。在仪表们从癫狂重新恢复正常的同时,温和的光线也打在了我们的窗帘上,我带领大家拉开它们,就此目睹了霍华沃星的世界。

完成了登陆采样的任务后,我们的风头盖过了美国人,成为了霍华沃星版的阿姆斯特朗。我们几乎抢光了围着P-3机组的记者,采访纷至沓来。显然,我们成功挽救了局势,甚至新闻也不再指责我们国家出兵阿富汗的事,转而一起投入到了这场狂欢中。我们获得了勋章与奖金,还得到了勃列日涅夫的接见。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一场新的竞赛开始了。马休岛是智利领土,但同样也是人类共有的宝地。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名为“荒原入口”的石碑,即使搬离马休岛,也不能移走在这座岛附近产生的跃迁云团。在《马休岛协议》的授权下,我们得以像美国人一样,在马休岛海域部署防御性的海空力量,保护我方的人员与财产。它们由以大航程的大型反潜舰与攻击核潜艇为主的编队,和一支必要的MiG-23战斗机中队构成。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我们因登陆霍华沃星而名声大噪,但我不喜欢接受采访。我请求改装我们的Be-12为通信中继飞机,使我在跃迁云团持续时可以在空中值班,以躲避记者的骚扰,其能以货轮为母舰的特性,也可以远离陆地,避免特务的破坏。我们一遍遍地飞入云团,在地球与霍华沃星之间运送我方的电子讯息。我常常想,误入霍华沃星的智利机组,机长布莱恩·奥古斯丁和副驾驶布莱恩·塞普尔韦达,当时是抱着怎样的心情看待这片新天地的呢?

我更关心,殖民了霍华沃星后,会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我由衷地希望,在得到了这么一片与地球惊人相似的宝地后,无产者将不再继续被资产阶级用资源和生存空间的借口戏耍,人类的审美也朝着完全健康的方向发展,比如女性不再追逐虚渺的外形,会以实用的强健身体为美……甚至,向着共产主义社会迈进。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1981年,霍华沃星升级了登陆据点,更大、更重的运输机被允许着陆。次年春季,人类在霍华沃星上的第一片社区“布莱恩自由堡”开始建设。美国的C-5、C-141机队,我们的IL-76、An-12机队,络绎不绝地降落在据点的跑道上,送下大量的建材与劳工。我们的人由空降军的一个伞兵营保护,美国则动用了海军陆战队一个加强营的轻步兵。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人是社会动物,需要依附于群体,而霍华沃星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人们并不能通过拨打电话的方式来联系自己的亲友。在一年一轮的岗位上,除为数不多的在马休岛上的放松机会外,写信是仅有的能够缓解人们思乡之情的途径。运送信件的任务自然落到了运输机的身上。跃迁云团每两天开启一次,每次持续一天,那些飞机往里面输送物资,也会从中带出信件来,这些信件将通过传真的方式发往国内。

似乎一切都安排得非常妥当?布莱恩自由堡的工程将顺利进行?可人是很不稳定的因素。我们没有料到,我们的工人,会在统管这里一切事物的“联合国地外组织”的领导人——一个智利人,开始演讲时,向他投掷石子,并在他被迫离开会场后,发起了足足3天的游行示威。一位工人解释,这是对智利皮诺切特军政府谋杀和迫害智利工人的回应。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他们的行为震惊了所有人。我们的官员是最恼火的,在他们看来,这大大拖延了我们的进度,会使我们落后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并且这种纠纷是激进的、“无必要”的。我们都知道,1981年冬季,美方项目负责人在抵达工地时,曾高调指示第一期工程施工队的老板,要不惜一切代价尽快完成早期工程。上级领导唯恐他们自己再次落后于美国的同僚。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但美国那边也同样出现了效率下降的问题。感谢一些有基本良知和道德底线的记者,我们才会知道,为了超越我们的进度,美国派来了更多的工人,导致许多

  • 评论区
  •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及享受更多功能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