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打击

2023年06月14日11:548146
字号
粗細
行距

“……看起来,我的生命要走到尽头了,结晶在吸收我的生命,我能感受到……”

“别说了,你会好起来的,沃尔科夫……”

“您不用安慰我,斯捷潘上将阁下,能在您的庇护下为您效力,是我此生最大的荣幸,但是……矿石病是好不了的。”

“………”

“何况是我已病入膏肓,这片大地上已经不存在任何医生能够救治这样的我……很遗憾,事业成功的那一天,我看不到了。”

………

“沃尔科夫先生,你想活下去,还是想继续战斗。”

“你什么意思,伊凡?你能治好他?”

“不,斯捷潘,这片大地上不存在治好他的方法,我可以提供两条途径,但是……都没有足够的把握。”

“就算有一丝希望,我们也会尽全部努力,说吧。”

“其一是接受我的血液,运气很好的话能大幅度消减你的感染程度,延长相当长时间的生命。”

“运气好?”

“是的,运气不好就会直接死去,我必须负责地告诉你,能活下来的概率不到一半。”

“另一种途径呢?”

“便如我从莱茵生命地下工厂内窃到的资料所展示的,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起码八成的概率能存续,而且……可以变成无比强大的战士。”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存续?”

“是的,斯捷潘,我只能用这个词……接受那样的改造,或许已经不是正常的生命,也很难,再像正常人那么活下去。”

“……那就赌一把吧,伊凡,用你的血……”

………

“不!上将,请恕我自己来做这个决定。”

“沃尔科夫?”

“伊斯塔利先生,用第二种方法。”

“……”

“我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我们的理想,若能成为一个强大的战士继续为此斗争,此即为我的活法!”

“……我明白了,感染者战士沃尔科夫,向您致敬。”

◇◇◇◇◇◇◇◇◇◇◇◇

12月2日 a.m 8:02 库尔茨克市以东 旗舰阿米兰

当尤登尼奇完成这次通讯后,他的副官能看到乌萨斯人拧在一起的眉毛和油然而生的焦虑,不禁心里一凉。

“司令阁下,征战骑士那边……”

“叛军趁着夜间浓雾偷袭了他们,消灭了他们两成的舰队,还将他们的补给尽数摧毁。”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什么?四支征战骑士团的补给都被叛军毁了,那群库兰塔在搞什么?”

“波尼亚夫斯基不敢惊动国内政敌,悄悄调集的补给,狡猾的叛军利用了这一点,猜到补给舰会跟随在大部队末尾,用某种手段绕到后方进行了袭击。”

尤登尼奇冷笑着,语意中嘲讽之意十足:

“库兰塔在他们的国土内打败了我们,就觉得自己也能擅于出征,借演习为由进军过于明显,换我都能猜到他们的路线,只是没想到叛军胆大包天,竟然率先对卡西米尔动手,他们难道寄希望实权没了大半的大骑士长制止‘侵略’?”

“您的意思是,这会导致卡西米尔境内主战派一举夺权,然后全面介入我们和叛军的战争?”

“极有可能,总之,这下我们真是有大麻烦了。”

尤登尼奇在指挥室内反复踱步:

“波尼亚夫斯基说他们遇到了叛军主力,补给被毁,需要我们派兵援助,高尔察克又在叫我赶紧去西部平原包抄叛军主力的后路,‘乌萨斯粗口’,到底哪边是叛军主力,叛军哪有这么多主力?”

帝国上将目前面临着从军生涯中最艰难的一次抉择。

按他内心的判断,叛军主力出现在西部平原的可能性明显更大,一方面,弗兰克尔已经侦查到明显的战舰藏匿痕迹,而征战骑士因为急于行军而疏于侦查;二方面,革命军在浓雾中发动突袭的手段极为狡诈,即便部队不多,也会制造出让对方指挥官误认为面对主力舰队的效果。

然而,却又不得不考虑卡西米尔人补给被毁,库兰塔部队的战斗力还剩几成尚未可知,当征战骑士们开始饿肚子,叛军击溃他们根本不需要主力。

到了那时,他们还会面对卡西米尔的全面介入,局面就更不利了。

最后,尤登尼奇下达了分兵的决定,将第三集团军一半战舰由自己率领,夹击西部平原叛军;另一半由副官率领,驰援征战骑士,令他们迅速跟上帝国部队,获得补给上的支持。

这是一个在迫于无奈的状况下同时兼顾双边的决定,而这个决定,将对接下来的战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12月4日 a.m 7:22 西部平原以北

在压抑的冬日阴云微微泛白之际,尤登尼奇带着那一半部队来到了计划中的位置。

比起原本的计划,不仅少了四支征战骑士团,自己的部队还少了一半,然高尔察克依旧认为应该照计划行事,毕竟帝国军已经形成了包夹叛军的地利,在战舰配置上也有足够优势,即便敌人能突围成功,他们的精锐也将损失殆尽,这之后,再配合征战骑士北伐即能彻底获胜。

当然,帝国军将领还有更为担忧的一点,那就是这群叛军面对数量更少的防守军竟只敢进行无意义的骚扰,如果他们发现此技不成而选择退军,固守北国,那么无论多少部队都没法在北乌萨斯的严酷冬日取得战果。

“我们已经做好了进攻的准备,弗兰克尔阁下,全舰队随时可以出击。”

“很好,愿陛下的荣耀之光庇护吾等,尤登尼奇阁下。”

“愿我们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些叛徒与感染者。”

在这段最后的联络后,帝国第二、第三集团军,朝那片丘陵与丛林的混合地带挺近,黑压压的两片舰队就像冲压机的两端,直欲将革命军的藏匿之处彻底压扁。

“叛军出来了,开炮,干掉他们!”

似乎正如两名将军所料,从那片地带开出了一条又一条舰船,帝国军亢奋的众驻舰长官纷纷下达攻击指令,舰炮喷吐着致命的光焰,吞噬着敌方的战力。

又出乎他们意料,对方面对这样的大军包夹,还是没表现出什么战意,和以往数次那般逃窜,这次是朝东方正三点方向。然这次的逃跑是有序的,最初开出的数条战舰打开主炮进行还击,虽然不敌,但他们英勇地挡在了后续部队的战舰前方。

“两军合围,堵住三点方向的缺口,别让他们跑了!”

弗兰克尔的命令来得有些晚,敌舰逃跑的意志非常坚决,用持续的猛烈炮火冲击着准备在三点合围的帝国舰船,由于没有第一时间形成完美包围圈,数艘战舰在顷刻间通过缺口完成突围。

“这群家伙难道一开始就是冲着突围出动的?等等,他们不就是之前骚扰我军的那些战舰吗……藏在里面的敌军主力呢?!”

第二集团军司令心中涌起了强烈的不祥预感,他命令旗舰斯瓦洛格迅速突前,将挡住突围部队的那几条革命军舰船完全摧毁,进入丘陵深处——三艘遗弃战舰的轮廓在丛林的掩护中若隐若现,而这,正是侦察兵拍摄到,所谓“藏匿的敌军主力”: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上当了,给我追!!!”

而就在此时,在逃离革命军战舰中,革命军中将叶罗戈夫屹立在其中一艘的舰桥上,对用生命挡住帝国军舰炮的舰船官兵默然敬了记军礼,他的副官为他取来了联络装置:

“报告库可夫同志,我等已完成作战任务,是时候让帝国的爪牙付出代价了!”

◇◇◇◇◇◇◇◇◇◇◇◇

a.m 8:42

“巴格拉米扬同志,瓦西里维奇同志,保持我们的突击阵型,直接冲击敌方舰队,不要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库可夫在旗舰索斯鲁科下达了最后指令,革命军第9、10方面军的战舰在其周围严整有序地部下阵型,就像一把尖刀,这把尖刀在尤登尼奇的部队还没完全反应过来之际,就伴随着舰炮齐鸣的巨响狠狠地扎入了帝国第三集团军的阵型内。

巴格拉米扬也不例外,他从原帝国第十二集团军那里夺来自己目前的旗舰库帕洛,带着革命军第11方面军毫不留情地冲击尤登尼奇的左翼;另一边,瓦西里维奇在屏幕前沉稳地下令,指挥第12方面军将集中炮火,如外科手术般精准地打击着弗兰克尔的重要军舰。

这4个方面军以率先起义的原乌萨斯第二集团军为基础,辅以在革命过程中招募的工农卫队。在库可夫的治理下,第二集团军在正式起义前算得上是帝国最为精良的部队之一,随着共和国政府确立新军制,原本的第二集团军官兵被分配到革命军数个方面军内,在军队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帮助众多新兵们在训练中迅速成长。

因此,这几支部队甫一作战便体现出不俗的作战素质,他们能够充分地执行长官的战术布置,且战意高昂。

小型高速战舰冲至最前,在索斯鲁科这类大型战舰的炮火掩护下,它们几乎横冲直撞地在帝国军的阵线上撕开一条口子,和对方的舰船挤压在一起。革命军战士们如猛虎出笼,背上喷气背包纷纷跳帮至对方的战舰上,突击手、先锋、术士、弩手,众人对还不明所以的帝国军士兵发起了全面的攻击。

空中,革命军的新式无人机“赤羽”尽数升空,以阿德里安·纽维为首的军事科学院工程师对哥伦比亚“死神”无人机进行改造,融合了原乌萨斯帝国火炮先兆者的系统和功能,具备对空机炮的同时还可以引导信标火炮轰击地面部队,如一群赤色苍鹰朝它们的猎物压迫而去。

而另一边,大部分帝国官兵都以为这只是一场包夹“叛军渣滓”的轻松战斗,却不料攻守瞬息易位,猎人变成了猎物,前方的数艘战舰连舰炮都来不及打开,就被陷入了混乱的跳帮战,另后方打开主炮的战舰投鼠忌器不敢开炮。对于接战的舰队士兵,当他们看到敌军如杀红眼的恶鬼般涌上自己的战舰,更是彻底慌了神,一时间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防线被撕开后,就是重型战舰尽情倾泻火力的时刻。在旗舰索斯鲁科上,士兵们开始不断装填主炮,令“石之剑”发出炼狱般的咆哮,前方三艘帝国战舰从战舰到动力装置为高能源石炮弹所催化,发生的爆炸在空中卷起了几朵蘑菇云,而留下唯有帝国士兵们炭化的残骸。

更多的革命军战舰突入被撕碎的阵线内,以无人机、舰载火炮、源石火箭发射车和电磁脉冲发生器建立交叉火力网覆盖战场,朝敌方的战役纵深展开猛烈进攻。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我们要保持这股前进的势头,更加深远地突击敌纵深,完全瓦解尤登尼奇和弗兰克尔的作战体系!”

库可夫在与瓦西里维奇的通讯中谈道。

帝国军的阵线被层层突破,饶是尤登尼奇和弗兰克尔对部下下达了一道又一道命令,也挡不住这压倒性的攻势,几条革命军的舰船已经完全击穿了帝国军的阵线。当部署在最后方的帝国军舰官兵发现自己身边已有革命军战舰出没,就像自己的心脏狠狠挨了一锤子,一时间六神无主。

这种突破作战的战术思想实质上在第二次冻原战役就得到初步实践,在这两三个月内又得到进一步改良。实质上,它最早是由前乌萨斯帝国的几名将军提炼总结而得出,这几名将军在“大叛乱”中不幸被害,他们的战争理论最后由库可夫与科涅托娃继承,并为其发扬光大。

此即为“纵深打击理论”。

◇◇◇◇◇◇◇◇◇◇◇◇

尤登尼奇涨红了脸,此刻他为自己分兵的决策感到后悔万分,如果整支第三集团军全部到场,叛军不可能完成这样的突破;弗兰克尔由对自己被羞辱的愤恨转为了失落和不安,他知道是自己的贸然追击拉长了阵线,以至于对方将自己的舰队突得千疮百孔,这场大败毫无疑问会使自己遭到难以预知的重罚。

“报告长官……骚扰过我们数次的敌人出现在了舰队东翼……这次是真的对我们发起了进攻。”

部下的汇报没有让他产生更多的想法,无论敌人再怎么嘲弄、羞辱自己,眼下只能下达撤军回防的命令;另一边的尤登尼奇也是同样的想法,第三集团军的战舰已经有数艘开始掉头。

◇◇◇◇◇◇◇◇◇◇◇◇

a.m 10:21 顿河沿岸

正在遭受革命军攻击的,此刻并不止有弗兰克尔与尤登尼奇的部队。

另一半的帝国第三集团军,原计划于今日清晨与四支征战骑士团会和,却被迫又一次没有达成这个目标,比起征战骑士,他们先一步遇到了从东西两翼同时袭来的革命军。

瓦图丁率领的革命军第3方面军一马当先,像背刺的匕首插入了帝国第三集团军的后背,尽管长年作为科涅托娃的部下,他的作战风格却是异常勇猛,和库可夫倒是更加相似。

尤登尼奇的副官也完全没料到会在这个关键时间点遭受如此猛烈的冲击,他命令部队在抵抗中往库尔茨克的方向后退,争取尽快与征战骑士团相遇。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这个想法很快被革命军无情打破,革命军第1、2、3方面军,在科涅托娃大将的率领下完全堵住了这一撤退路线。

“联络瓦图丁同志,提醒他注意部队消耗,我们追求的不是全歼这支增援部队。”

埃拉菲亚女将在指挥塔上冷声下令:

“放他们逃走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这只不过是这场战役的预演。”

不得不承认,库可夫提出的平原决战是正确的决策,自己在先前不认为对方会脱离山地,企图深入卡克索斯区域作战,为此还和他大吵数场——当然,科涅托娃并不会执着于自己的想法,当将领们在会议中确认了库可夫的战略战术,她也会严谨地将其付诸实践。

对于两名乌萨斯革命军的大将而言,虽然吵架自幼时起就从未间断,但他们最终总会倾向更为正确的一方,二人的相处模式和他们温和的父辈不尽相同,却也总能完成共同的目标,从帝国军服役时期直到现在均是如此。

和她期望的那样,弗兰克尔的副官在损失三成战舰后选择从南侧突围,瓦图丁的部队未做过多阻挠,他们的损失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很好,终于轮到你们了,卡西米尔人……”

◇◇◇◇◇◇◇◇◇◇◇◇

p.m 14:43

此刻,波尼亚夫斯基在自己的旗舰“荣誉号”上,感受到了上次战争中从未有过的不安。

尤登尼奇已经联系不上了,他的副官也杳无音信,他们似乎在两天之内成为失去全部补给,游走在乌萨斯荒野中的孤军。

“在失去补给舰之后,我们舰船上的资源只够5天的用量,如果今天晚上之前还无法取得联络……难道只能丢脸地就这样返回卡西米尔……”

波尼亚夫斯基心里清楚,一旦返回,他的仕途基本画上句号,还会被监证会追究责任,但他也并不是疯子,即便再有不甘,也不能冒着弹尽粮绝的风险将部队留在敌国境内。

而且,虽然交手时间不长,但他也看得出来,那支袭击他的乌萨斯叛军,其将领的指挥能力和上次乌卡战争期间帝国将领所表现出的根本不是一个水准,也难怪这群叛军能迅速击溃帝国,夺取首都。自己费了相当一番力气才突破了那支部队,若是在补给断绝的状况下和他再度交手,只怕胜负难料。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库兰塔元帅命部队减慢行进速度,并下令如果在保持行军7小时候还未接触到帝国部队,就班师回到卡西米尔。

做出这样的决定主要还是考虑到征战骑士们的情绪。面对战友的逝去和补给的缺损,大部分征战骑士已是怒不可遏,甚至恨不得冲出战舰,立刻就去找乌萨斯叛军的麻烦。

要给时间让他们冷静,并让他们认清状况,波尼亚夫斯基如此思虑,可世事难料,正是将领这包容而人性化的想法让他们反而身陷战争泥沼——

“报告长官,两点钟方向出现敌人,是乌萨斯叛军的战舰……战舰群!”

“袭击的战舰大概多少数目?”

“粗略估计……有近30艘…….”

“近30艘?叛军的主力之前便是从那个方向?”

“抱歉,长官,根据侦查骑士的信息,这批战舰和在浓雾中袭击我们的那一批并不一致……”

“……!!”

◇◇◇◇◇◇◇◇◇◇◇◇

“所有战舰打开主炮,火力全开,挤压库兰塔的阵地!”

科涅托娃在指挥塔前端挥起了手臂,刚击退了帝国第三集团军的革命军,马不停蹄地投入了新的战斗。

在冻原战役爆发之前,科涅托娃与库可夫、伊斯塔利等人进行了多次探讨,建立了新的治军理念,即保证在战争爆发后,革命军可以实施一系列连续性的战役消灭敌人,连续战役的实质就是在指挥官在指挥本场战役的过程中考虑下一场战役,防止供应中断和运输堵塞。达成战斗行动的连续性,不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时间。

乌萨斯巨大的国土范围,决定其战略纵深的面积极大,利用这个条件,无论是共和国政权还是帝国政权,一时之间都将难以彻底击溃对方。但卡西米尔军队就不一样了,一旦切断他们的补给线,再将他们与乌萨斯帝国军阻隔开来,即便征战骑士再骁勇善战,也将很快寸步难行。

为了保障这次进攻,科涅托娃甚至向中央提出申请,将萨兰斯克和喀山二城调到离前线仅280公里的位置,彻底解决供应和运输的问题。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帝国残部和卡西米尔的战线在遭受战略欺诈后呈现断裂的态势,突击的条件亦全部达成,现在,只剩下眼前的战斗。

◇◇◇◇◇◇◇◇◇◇◇◇

“将怜悯号和牺牲号投入正面战场,挡住对方的火力,其余战舰靠近敌人,全员做好跳帮战的准备!”

波尼亚夫斯基高声下达指令,在他的调动下,征战骑士的两艘旗舰来到舰队前端,很快减轻了局部战场的压力。

以骑士八大美德而命名的征战骑士团各旗舰,是卡西米尔制式军舰各式特点的集大成者,即吨位庞大、防御力强,虽然舰载火炮威力一般,但极其适合跳帮战,发挥征战骑士的武勇。

眼下,稳定局面后的征战骑士与革命军数艘战舰交接,双方以接舷的两艘战舰为平台,进行生死一线的搏杀。骑士们坚固的盔甲和强大的个体战力面对革命军战士往往能以一敌多,然乌萨斯军中经科学院改造之后的新式武器却让他们摸不着头脑。尤其是无人机方面,卡西米尔的战斗无人机似乎完全无法与对方的“赤羽”抗衡,喷吐火舌的红色器械很快夺取了制空权,将死亡的源石之火朝骑士们的头顶疯狂倾泻。

流淌的鲜血染红了甲板,又在高温中蒸发为红色蒸汽;残肢断臂随着战线的推移布满了军舰各个区域;空气中的源石粉尘严重超标。两边的士兵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朝着视野之敌的要害处,或是挥下利刃,或是挥动法杖、或是射出劲弩,到处都充满了灭亡与破碎的悲壮美。

战况变得焦灼,两边的兵源消耗都在激增。

“报告长官……正面十二点方向出现新的敌人。”

“什么……”

“正面……敌人来了。”

这个消息令波尼亚夫斯基感到口齿干涩,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就算立刻谩骂:“帝国的指挥官们是一群‘卡西米尔粗口’,竟然让我们面对绝大多数叛军”,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

p.m 16:22

“我们的入场时机非常完美,康斯坦丁、斯捷潘和伊斯塔利可得给我记一大功。”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旗舰朱瑟伯格的舰桥上,布鲁西诺娃轻松地笑了笑,率领着革命军第5、6集团军自征战骑士正北方切入。

她的部队一向以高机动和爆发力极强的猛攻而著称,和几个月前在帝国军中不同,革命军目前的战略战术正对其胃口,也足以发挥出她高超的指挥能力。

“用火炮切断他们的舰队群,尽量避免跳帮战,将敌方的战舰分而围之,然后摧毁。”

以帝国原第九集团军作为基石的革命军5、6方面军,对乌萨斯女将的指令理解充分,执行到位,战局随之开始倾斜。

四处都是崩溃的巨响,波尼亚夫斯基艰难地让自己的内心保持平静,他观察着愈发不乐观的战况,下达了无情的决定:

“牺牲号,掩护被包围的部队进行突围,全舰整体朝西方撤离,保持火力。”

这艘旗舰正如其名,在接受波尼亚夫斯基的命令后朝5、6方面军的突击部队发起强攻,如巨大的金属靶子般承受革命军无数发源石炮弹,它的“牺牲”给被包围的十多艘军舰制造出逃离的空间。那些军舰也没有浪费这个机会,迅速从火力的缺口中驶出,与大部队重新会和。

最后,布鲁西诺娃的旗舰朱瑟伯格以主炮“月蚀”打出决定性的一击,源石炮弹砸入了巨舰的动力系统,足以令大地震颤的爆炸让牺牲号分崩离析。

主导了“加利西亚大捷”的年轻将军,在对外战争的履历下又添上了一笔。

◇◇◇◇◇◇◇◇◇◇◇◇

p.m 18:17

“好了,由我们来执行最后的战术……在战果能得到扩大之前。”

黎博利的冷言在科涅托娃的阿沙梅兹和布鲁西诺娃的朱瑟伯格内部同时响起。

荣誉号的指挥室内,一片新的红点出现在侦测屏上,在传令官有气无力的声音响起后,征战骑士舰队指挥部变得鸦雀无声:

“报告长官……在六点、七点和九点方向出现了新的敌方舰队……就是曾在大雾中突袭过我们的那一支。”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而另一边,巴特雷斯的指挥塔顶,伊斯塔利双手抱胸直视前方,他麾下的第7、8、13方面军舰队像幽灵那般阻隔在征战骑士撤退的路径上,无情地断绝他们的生机。

和他的两位同伴不同,伊斯塔利的第7、第13方面军以整合运动的感染者为基础,这群从北原、切尔诺伯格奋战至现在的士兵无论是单兵作战还是团队配合能力都值得信赖。然而,对舰队作战缺乏足够经验始终是其薄弱的一环,为了缓解这个问题,除了日以继夜的针对性训练,伊斯塔利还事无巨细地为整合运动的战士们亲身指导。

对于征募到的大量新兵,短暂的集训并不止渴,伊斯塔利对他们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听懂指令,能正确按

  • 评论区
  •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及享受更多功能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