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结束了吗?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论题。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生涯中有无数人问过我这个问题,能感受到这是他们最真切的愿望。然而现实是,我连一次都没能做出过肯定的回答,哪怕是安慰性质的。
以数十年之前,至今仍是史上最大规模的动荡之一的萨卡兹族内战为例,波及整个泰拉世界,死伤以千万计,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实体不受影响。光是有人意图把“世界大战”这种名号安上去这点,就足以体现体现其灾难之深重了。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达成“这场战争已经结束”这个共识前后花了十年时间,要到整整十年后,政界学界才对状况有了初步的结论,才能松一口气说出“战争结束了”这句话,至少暂时地。
所以你可以发现,期间的所有参与者其实是对某些事无法自觉的。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如果你在当时去采访一个整装待发的维多利亚兵,你会发现他认为他是即将去拯救雷姆必拓境内被迫害的萨卡兹难民;采访一位哥伦比亚遣外军,得到的大概率会是去帮拉特兰人防御蠢蠢欲动的卡普里尼兵团这样的说法;采访卡西米尔平民,他们的怒火也只会朝向占领他们家园烧杀抢掠的乌萨斯军而非千里之外的什么异国始作俑者。所有人都有个共同点,就是谁也不会对正身处一场世界规模的大战中这件事有所自觉,大家都认为天底下最要紧的事就是眼前的局部冲突。
那么对更上一层的话题,像萨卡斯威亚王国的王储遭遇不测(公认的大战导火索)和伦蒂尼姆和会(标志着大战终结)这样的事,当时的人们就更不可能明白其意义之重了。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于是旧问重提,战争结束了吗?
先来简单回顾一下此书出版时的局势吧。源石工业的飞速发展动摇着原有的实力均衡,矿石病感染者从单方面的被迫害者一步步发展成了如今持有不可小觑的政治实力的群体,没有任何人肯定得了自己是否站在又一场世界大战的门口,又是否正见证着日后将被认定为导火索的事件发生。所以现在我的回答是,任何一个能感慨“战争结束了”并满心期待起未来的美好日子的人,心里恐怕多少都有些骗自己的意思。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作为当代人我同样无法脱离那种时代所限的不自觉对眼界的束缚。但是细化到到个人层面的话,往往却总是得不情不愿地承认,战争告一段落了。
在落笔这篇序文的几小时前,我参加了罗德岛制药初号方舟的退役仪式,同时也是我这位DOCTOR的退休交接式。有人称之为“一个时代的终结”,个人并不是很想亲耳听人讲。可以的话,我希望是能在十几年后出版的书籍里被人如此评价。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然而闲下心来一琢磨,这句话却着实让我体会良多。
随着职权交接完成,我的战争的确是到此为止了。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作为坐在这个位置上亲历那段动荡时光的人,有种强烈的使命感驱使着我去给后人留点东西。但等真提起了笔,被对前面叙述的时代局限性的认知所困扰的我却不知该写什么好。对未来的高瞻远瞩自然有更专业的人士去做,而想到经验时,之前在职期间一直被我用责任感强压下去的焦虑终于开始肆无忌惮地折磨起我来了。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毕竟罗德岛也不过是在这世间动荡沉浮的众多扁舟之一,在这过程中罗德岛成就了许多,但失去的更多。回首往事我甚至无法确定这些是否值得,越是回忆,就会有越多“那时我要是做了另一个选择会不会更好”这样的犹豫和后悔冒出来。
再三权衡后我决定抛弃原先的构想,放任后人去盖棺定论。现在的我就该像个无所适从的退伍老兵那样,写点符合老兵身份的东西。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有关战友的回忆录,干员们的故事。
这个世界简直烂透了,事到如今我说话也不用再顾虑谁的颜面。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自源石出现以来动荡至今的泰拉大陆,不止一次让人觉得拉特兰宗教古神话中的地狱降世也不过如此。而作为在这烂透了的世界中投身于冲突最前线的人,他们之中的大多数注定无法迎来如童话般美满的结局。有的人至今仍敬业在岗,有的离开罗德岛后便告失联,还有的则永远地埋骨他乡。这些以蝼蚁般脆弱的性命奔波于战场之上的人无法回答你战争是否结束,只会为了这个目标默默挥洒血汗。正是他们留下的无数令人唏嘘的故事积沙成丘,铺就了这个“刚刚终结的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思来想去,也许只有这些曾一同奋斗过的战友们,才是我唯一确信值得去记录的内容了。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基石的事迹不该轻易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即便并不伟大,即使走得并不光彩,甚至最后站到了敌对的那一边,也同样值得有人去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