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出身的濮陽內史.蔚濬,在王諄之亂時立下相當大的軍功,以寒門之身晉升到內史之位,鎮守的地點又是對北方梁國的重鎮-濮陽郡,內史又是軍政兩權全攬在手上的官職,在極度重視世家門地的齊國,是難能可貴的特例。
可是才經歷過權臣之亂、世足勢力與威望大幅下滑的齊國,面對這個寒門出身的濮陽內史,自是有所忌憚,更別說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況且他覺得-老子出兵、出力、出錢、出血汗賣命,才得到現在的地位,居然比不上只出張嘴、動動舌頭的世族子弟,而且居然還是王諄的堂弟王禱!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王諄之亂能夠平定下來,全靠瑯琊王氏另一個重鎮-王禱,向新任的皇帝(橡皮圖章)投誠,分散掉王諄的力量,並帶風向操縱以及輿論,讓局勢往皇帝這邊傾斜,最後逐漸導向勝利。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假如王諄在中途沒有重病而死的話,或許這場亂事會持續得更久也說不定。
總之,因為王禱的功績,瑯琊王氏沒有被全族誅滅,只肅清掉王諄一脈,並讓平息亂事的最大功臣王禱,與同樣平亂的第二大功臣-二流世族出身的徐諒,共執朝政,延續一流與二流世族之間的政爭。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世家之流鬥歸鬥,但是有一項共識-鑒於前車之鑑,絕對不能讓粗鄙跋扈的武夫爬上來!因此對蔚濬和另一位也是立下不少汗馬功勞的邊疆重鎮-褚越,極盡打壓抑制。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然而蔚濬跟褚越,也不是全然無辜,他們都有自恃而驕、土皇帝的心態,對鞏固自家地盤有著相當的執著;與其說是對自家地盤執著,倒不如說是離開地盤後,就是個任憑宰割的光桿司令,因此對朝廷三番兩次要求入朝為官,都是以忽視與拒絕來對應。
叫鎮守邊疆的一方藩鎮入朝為官以拔除羽翼的做法,實在太粗糙、太露骨了,擺明就是在說,就是要把你削弱成任憑宰割的俎上肉!同時也給了日後造反的口實。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不過時機尚未成熟,外鎮的兩大軍頭不會輕易就範,朝廷對其戒心與懷疑也日益加深,彼此間的嫌隙也越來越深,直到蔚濬收留了朝廷欽犯-劉整,整件事才炸鍋起來。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劉整,原本是齊國宗室北海王的幕僚,因為北海王被徐諒以"謀反"之罪誅殺,黨羽自然也不能放過,於是那位幕僚,就去投奔一直在收留各路綠林好漢的蔚濬。
這件事,讓在朝廷中屬過激派的徐諒很不滿,立刻要求蔚濬把劉整交出來。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想當然爾,被拒絕了。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同時還發了道檄文:天底下都知道,徐子諒(徐諒的字)是安著什麼心,將賢能的北海王誣陷為反賊,他的狼子野心跟逆賊王諄無異!豈能讓嫉妒賢良、殘害忠臣的大逆不道之輩繼續坐擁朝廷?
誅殺徐諒,以正朝綱!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靠軍功起家的官員,幾乎都響應了這份檄文,因為他們都是在王諄之亂石立下不少戰功,卻沒有得到應有的賞賜且又被朝廷打壓,心有戚戚焉下響應這道檄文。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其中鎮守在齊國西面門戶,三門郡的鎮西將軍褚越,是響應號召的最大級別要角,他的出身與經歷跟蔚濬類似,因此特別能感同身受,除了襄陽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