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离影 14

2024年10月16日01:1517465
字号
粗細
行距

第十四章 蒙哥殒命

朝阳初升,襄阳城内的喧嚣渐渐平息。这座雄城刚刚经历了一场持续整夜的骚乱,背后竟是蒙古汉将刘整精心策划的阴谋。

就在昨晚蒙军主力对汉水防线发起猛攻之际,潜伏在襄阳城内的蒙古细作也同时发难。那些早先入城的难民中,竟隐藏着数百名蒙古精锐。他们分散在城内各处,趁夜色掩护,四处纵火。钟鼓楼、粮仓、军械库等重要建筑皆成目标。顷刻间,襄阳城内火光冲天,浓烟弥漫。

范文虎虽率军连夜清剿,最终平息了骚乱,但这场突如其来的动乱已然达成了蒙古细作的目的。精心策划的破坏成功扰乱了襄阳守军的部署,汉水防线的兵力调动因此受阻,给蒙军创造了可乘之机。

汉水之滨,杀声震天。郭靖趁着短暂的空隙,忙用衣袖擦去眼角的血迹,顿觉视线清晰。

目光所及,战场上处处可见各路好手施展绝技。有的轻功腾挪,飘忽如电;有的奇门兵器齐出,招式诡异。这支义军虽人数不多,却凭借精湛武艺和默契配合,一时间竟将蒙古大军阻于汉水之滨,难以寸进。

战场中央一个矮小身影引人注目。定睛一看,竟是"老顽童"周伯通。他双手各持一支夺来的长矛,身法诡异,在敌阵中穿梭自如。

"哈哈哈!蒙古小儿,来抓我啊!"周伯通大笑着戏耍敌军,动作飘忽不定,令蒙古兵团团围住却无可奈何,阵势大乱。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眼见周伯通于敌阵中穿梭往来,如入无人之境,郭靖心头不禁略宽。然则,正是这片刻的松懈,疲惫与内伤齐齐涌上,胸口一阵剧痛,眼前一黑,几欲跌倒。

就在此时,身后忽传来一声悠远清亮的佛号:

“阿弥陀佛!”

那声音如晨钟暮鼓,在郭靖耳边回荡,涤荡他疲惫的心神。郭靖心中一喜,知是一灯法师驾临。

正欲起身相迎,一灯已经飘然而至。老僧微微一笑,轻声道:“靖儿,你且安心运功调息。”

话音刚落,郭靖便觉一股温和醇厚的内力,随着这轻柔的话语,如涓涓细流般涌入体内。这股内力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他体内游走,抚平了内伤的痛楚,调和了紊乱的气息。郭靖心中暗惊,知晓这是一灯大师以音传功的绝世神通,郭靖急忙盘膝而坐,运转内功心法,引导这股温和内力在体内周天运行。

随之而来的两徒,朱子柳与泗水渔隐如离弦之箭,杀入敌中,二人一文一武,配合默契。转眼间,已杀出一条血路,留下一地哀嚎遍野的敌军。

一灯大师见郭靖入定,微微颔首,从容踱步向前。面对喊杀震天的战场,老僧双目微闭,双手合十,低声诵起经文。

梵音骤起,如佛陀慈悲普度。蒙古兵将恍惚间仿佛看到金身佛陀,不由得心神摇曳,动作迟滞。前排士兵更是骇然失色,争相后退。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反观义军将士,如获神力,士气暴涨。虽然人数仅有数百,却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他们借助有利地形,对成千上万的蒙军发起了猛烈攻势。刹那间,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纷飞。蒙军虽众,却节节败退,死伤无数。这支小股精锐竟然压制住了数倍于己的敌军,一时间竟扭转了战场局势。

郭靖目睹此景,胸中热血奔涌,恨不得立即提刀冲入战阵,与敌厮杀一番。跃跃欲试之际,猛然想起先前瞥见的白衣倩影,连忙抬首望去。

只见汉水之滨,那白衣女子身姿曼妙,恍若惊鸿,剑光闪烁间,宛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纵使身陷重围,亦是进退自如,蒙古兵卒,根本无法近身。

在她身侧,一位黑衣才俊紧随左右,时刻护卫。只见他剑法凌厉,招招直取来犯之敌,与白衣女子的飘逸灵动相得益彰,阴阳相济。这黑衣青年身形挺拔,早已褪去昔日青涩,愈显英姿勃发。他的每一招每一式,都似乎在为她开辟一方净土,让她在乱军中依旧从容自若。

多年未见,这对璧人,已是人中龙凤,郭靖不禁感慨万千,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身后河堤上战鼓雷动,声震四野。郭靖回首,但见河堤之上,宋军士卒一字排开,旌旗招展,杀气直冲云霄。

禁军统制李文忠高举令旗,一声厉喝:"放!"

刹那间,万箭齐发,箭雨如瀑布般倾泻而下。汉水中正欲渡河的蒙军顿时措手不及,纷纷中箭落水,哀嚎声响彻河面。水面顿时被染成一片殷红,无数蒙古兵士挣扎着沉入水中。

蒙军主将刘整见势不妙,当即传令鸣金收兵。霎时间,南岸蒙军在水师掩护下,鱼贯撤回北岸。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敌军既退,南岸宋军众将士无不如释重负。然则举目四望,但见樊城渡处狼烟未散,岸边水寨已是一片狼藉。那些昔日坚固的栅栏木墙,如今尽数倒塌;码头船坞,亦是残破不堪。汉水之上,处处可见战船残骸,那引以为傲的水师,竟已十不存一。

樊城渡水寨覆没,宋军赖以控制汉水的凭借,至此已是付诸东流。水寨不存,水师覆灭,这汉水天险,已成了虚设。

蒙军此番退却,实是弃卒保车之计,他日再欲渡江,已是探囊取物。

蒙古汉将刘整此计巧妙绝伦,环环相扣。先令蒙古水师佯攻樊城渡,虚晃一枪;同时命完颜察罕猛攻上游滩头驿,目的仅在调走宋军水师统领张世杰。刘整深谙兵法,欲破汉水防线,必先除去张世杰,不惜以完颜察罕部为饵,制造蒙军主力进攻假象。果然,张世杰急率主力北上救援。

然而,刘整这盘棋远未下完。他早已暗中调遣阿术率领一支精锐骑兵,悄然绕道汉水下游。这支骑兵星夜兼程,避开宋军耳目,成功渡过汉水,并在拂晓前抵达樊城渡,突袭宋军水师后方大营,宋军水师猝不及防,腹背受敌,顷刻溃败。

刘整这招"声东击西"与"迂回包抄"相结合的战术,不仅打了宋军一个措手不及,更是彻底粉碎了宋军苦心经营的汉水防线。

细究刘整这一计谋,与蒙古军队历来擅长的战略战术,可谓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蒙古大军南下,乃是秉承成吉思汗以来的军事传统,再次施展其闻名天下的"斡腹"之策。

这一战术源于蒙古人在草原上围猎的经验,后被巧妙地运用到战场之上。昔日攻金之时,蒙古兵分两路:一路正面强攻,牵制金兵主力;另一路则长途奔袭,借道南宋,迂回包抄,此举使金国首尾难顾,最终土崩瓦解,斡腹之策可谓成效显著。

如今,面对南宋赖以为屏障的京湖防线,蒙古大军故技重施,再次祭出这一克敌制胜的法宝。他们分兵三路:东路军直取荆湖北路重镇鄂州;中路军对准襄阳这一京湖门户;西路军从大理国入广南西路(广西),意在后发制人。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西路军绕道西南,非为分散宋军注意力这般简单。待其攻克广南西路,便可长驱北上,直入潭州路(湖南)。彼时,他若向东进,可在南宋腹地肆意驰骋,搅乱宋军后方;若向北进,则可策应东、中两路大军,形成三路夹击之势。无论如何,都将在宋军腹地掀起滔天巨浪,使南宋腹背受敌。

这便是蒙古人惯用的“斡腹之计”——避实就虚,攻其无备。一旦得手,宋军腹背受敌,引以为傲的江淮防线恐将不攻自破。这条以长江为天险、以京湖为屏障的防线,正是南宋赖以抵御北方铁骑的最后一道坚固壁垒。

此时此刻,汉水防线已然告破。宋军不得不放弃这条赖以为屏障的防线,退守襄阳城内。

至此,更为残酷的襄阳保卫战,既将拉开序幕。

夜幕低垂,襄阳城西白马寺内,万籁俱寂,唯余香烟袅袅,钟声隐隐,更显禅意幽深。

寺内后院,一稚龄沙弥手擎油灯,引郭靖、武三通二人穿行于曲径回廊之间。三人足音轻缓,唯恐扰了这方清净。行不多时,至一僻静禅房前,房内灯火如豆,在夜色中明明灭灭。

小沙弥躬身而退,郭靖上前叩门,轻声道:“晚辈求见一灯大师。”

门“吱呀”一声开,泗水渔隐现身,拱手道:"郭大侠,武师弟,有失远迎。师父正在内堂等候。"

泗水渔隐引领二人步入屋内,眼前是一间朴素的禅房。屋内光线柔和,角落里一盏青铜油灯静静燃烧,散发出温暖的光芒。正中蒲团上端坐着一位须眉皆白的老者,正是江湖上德高望重的一灯大师。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郭靖心中肃然,快步上前,恭敬行礼道:"郭靖见过一灯大师。"

武三通紧随其后,向一灯跪下叩首:"弟子给师父请安。"

一灯微笑着抬手示意:"两位请起。"随即指向旁边的蒲团,"坐吧。"

朱子柳起身让出位置,为郭靖、武三通各斟了一杯清茶。四人分主客而坐,茶香袅袅,在这宁静的禅房中缓缓弥漫开来。

一灯大师初至襄阳,郭靖原本打算将大师请到府上暂住,以便朝夕相处,共商抗敌大计。然而,一灯大师素来喜好清净,即便在这种危急时刻,也不愿改变其恬淡本色。

襄阳城中虽只有一座白马寺,却也幽静雅致。一灯大师欣然选择在此安居。郭靖虽心有遗憾,却也深知大师性情,遂不再多言。

郭靖今夜来访,原为探望一灯大师这位长者,兼为今日汉水一战得大师援手,心中感激,不便言表,唯以此一行,致谢恩德。

几人围坐畅谈,话题却不经意间转到了当日汉水防线被破一事。提及此事,郭靖心中不禁愧疚万分。汉水防线被蒙军突破,他身为襄阳守将,自觉难辞其咎。言谈间,郭靖的语气不由自主地带上了几分落寞,眼中也闪过一丝自责之色。

一灯大师见郭靖神色黯然,微微一笑,慈祥地说道:"靖儿,兵凶战危,胜负难料。今日汉水一役,虽有损失,却未伤及根本。襄阳城高墙厚,更有你这等忠义之士坚守,大局未失,何必忧心过甚?"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顿了顿,大师又道:"天下英雄豪杰,谁能保百战百胜?是胜是败,皆是学问。胜则能鼓舞士气,败亦可汲取教训。靖儿勿需太过自责,还是想想如何固守襄阳,才是正理。"

郭靖听了一灯大师的开导,心中稍安。他恭敬地说道:"大师教诲极是。只是弟子愚钝,未能尽心尽力保住汉水防线,实在惭愧。眼下蒙军势大,襄阳危在旦夕。弟子斗胆请教,往后我等该如何抵御蒙军?还请大师不吝赐教。"

说到这里,郭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迫切和期盼,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他深知一灯大师智慧超群,希望能从大师那里得到指点,以便在接下来的战事中有所突破。

一灯大师听罢郭靖的请教,轻轻摇了摇头,温和地说道:"靖儿,老衲一介出家人,于兵法韬略实在不甚了了。这等军国大事,应当问你那聪明绝顶的夫人才是。说起来,蓉儿素来足智多谋,怎么今日一整天都不见她的身影?"

提到黄蓉,郭靖面露难色,沉默片刻,方才低声道:"蓉儿早已离城多日……"

一灯大师闻言,慈眉微蹙,目光深邃地看着郭靖,似有所悟。他略一沉吟,目光转向屋内三人,三人见状,心领神会,悄然退出。转眼间,禅房内只剩下郭靖与一灯大师二人。

沉吟片刻,一灯大师轻声问道:"蓉儿为何在此危急时刻离开襄阳?"

郭靖答道:"大师,蓉儿临行前留下一封书信。"说罢,将信中内容一一道来。

一灯大师听罢,面上并无异色,只是双目微阖,若有所思。片刻之后,他睁开眼睛,慈祥地望着郭靖,语气平和地问道:"靖儿,除此之外,可还有什么要对老衲明言的?"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听罢,郭靖心中一动,抬头望向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僧,只见他目光如炬,深邃平和,仿佛已将一切洞悉。郭靖不禁想起自己的岳父黄药师和恩师洪七公,心中油然而生一股亲切感。

一灯大师与黄药师、洪七公齐名,皆为当世武林泰斗。郭靖向来对这等前辈心怀敬仰,此刻更是将一灯大师视若亲近长辈。他略一沉吟,心道:"大师智慧通达,何必有所隐瞒?"当下深吸一口气,正色道:

"大师明鉴,弟子确有一事相告。"

郭靖深吸一口气,将近来江湖上沸沸扬扬的"三神器"之事,以及弥勒教主于凤年告知他的详情,一五一十地道来。他语气时而凝重,时而疑惑,将那些纷繁复杂的传言和自己的困惑娓娓道出。说到与黄蓉因此事起的争执时,郭靖不禁眉头紧蹙,声音中不觉带了几分苦涩。

"大师,这'三神器'之说,弟子实在难辨真伪。既担心蓉儿被人蒙骗,又怕自己孤陋寡闻,误解了天下大事。还望大师明示。"

郭靖说完,恭敬地看着一灯大师,目光中既有对长辈的敬重,也带着几分迷茫与期盼。

一灯听罢,双目微阖。片刻后,他睁眼望向郭靖,平静道:

"万法缘起,皆有其因。执着有无,不见实相。"

郭靖闻言,不由得一怔:"大师,此话怎讲?"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一灯微微颔首,目光深远,仿佛回忆起往事:

"老衲年少之时,曾在天龙寺藏经阁偶然得见一卷奇书。此书隐于重重经卷之中,鲜为人知。其中有载,便提及这'三神器'之事。"他顿了顿,目光深邃,继续道,"书中言道,'三神器'乃天地灵秀所钟,每五百年现世一次。非凡俗之物,亦非常人可妄加揣测。"

一灯话音方落,郭靖顿时心头一震,双目圆睁,难以置信地望着眼前这位德高望重的高僧。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震撼,声音略显颤抖地问道:

"大师,您的意思是......这'三神器'当真存在?"

一灯慈祥一笑:"佛经记载,必有其因。然而,万法皆空,有无之间,又岂能轻易断言?靖儿,你是聪慧之人,遇事多加思量,自能明辨是非。"

郭靖听罢一灯大师之言,不由得陷入沉思。他低垂着头,眉头紧蹙,心中翻腾不已。

倘若"三神器"当真存在,蓉儿种种异于常人之处,岂非都有了缘由?她那聪颖绝伦的智慧,倾国倾城的容貌,那微微上翘的眼角,嘴角含笑的神韵......还有那夜温存......

种种迹象交织在心头,如同一张大网,将他的思绪牢牢缠住。郭靖只觉得有个呼之欲出的答案在心底翻腾,却又不敢细想,不愿相信。他的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真相的渴求,又有对未知的恐惧。

一灯大师见郭靖神色复杂,轻叹一声,慈祥而严肃地说道: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靖儿,天地万物,皆有其存在之理。蓉儿智慧超群,心思缜密,她所作所为,必有深意。你与她患难与共,更应彼此信任。"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地看着郭靖,继续道:

"然而,眼下国难当头,蒙军压境。你身为襄阳守将,更应专注战事,不可为儿女私情乱了心智。"

一灯大师说完,目光如水,语重心长地道:

"待到战事平定,自有时间与蓉儿坦诚相见。如今,当以大局为重。"

郭靖听闻一灯大师的言辞,心中激荡,久久不能言语。

沉吟片刻,郭靖抬起头来,声音低沉而坚定:“大师教诲,弟子铭记于心。待到战事平定,必会与蓉儿详加言明。如今,唯有守土尽责,护我襄阳不失。”

一灯大师目光中透出几分赞许,轻轻颔首,道:“你心中有此大义,正是国家的栋梁。去吧,前路虽险,因果自有定数,守住本心,方能迎难而上。”

郭靖起身肃然道:“弟子谨遵教诲。”说完,他深深作了一揖,转身离去。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夜幕低垂,城内一片寂寂。郭靖骑马缓缓行于回府的街衢之上,武三通恭敬地跟在马后。马蹄声声,踏碎一地月光。郭靖神游天外,浑然不觉周遭事物。

忽听更声悠悠,郭靖抬眼望向远处城墙,但见轮廓巍峨,隐没于夜幕。此刻,心中再无杂念,唯有守城之责重若泰山。

汉水沦陷后,蒙古

  • 评论区
  •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及享受更多功能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