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第二十一章]
白浪滔天,山河依旧。春节要到了。1936年1月23日。
远在西方的逸仙,不可避免地思乡。故乡的风土也许完全不够摩登,也许有的是可以指摘的地方,可是,她还是喜欢,从小长到当舰娘的家乡。
梅雨的湿润与潮气、与日本“高菜”一样的雪里蕻咸菜、呆呆地到处跑的田园犬…
这些,在摩洛哥这个异国他乡,看不到的。每每想到这里,每逢佳节倍思亲。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在这之前,得知国内出发的几个亲戚已经在路上,她在买些红纸,配上带来的毛笔徽墨,题字写对联之余,准备了一些当地可以买到的土特产零食。
老家有糖配上花生米、瓜子仁等熬制的板糖。每次买可以切一大块,称斤两,到手,回家当零食吃。
一旦下雨,很多农村的路是土路,下雨后泥泞难行。她现在还能记得,前清时代的低配版高跷,在走这种一脚下去到大腿带一层厚泥的泥路上特别管用…
从她到了这里,跟父母那边发了几个电报,确认平安,也看国内时局没什么打紧处,她一个舰娘西走西班牙不比汪精卫的党争重要几许,也就建议父母回家定居。
不过,作为女儿,她说了,如果日本攻占上海,父母必须尽快往西跑,或者经香港跑到澳洲。
国民政府之腐败,数十万大军尚不能消灭一股窜至陕北的“共匪”。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直罗镇等战役,养尊处优的东北军,居然被一群刚流窜的、严重减员的“共匪”打掉了几个整编部队。她不相信,这样的政府,能够把比红军强得多的日军挡在安徽之外。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颠簸…她们该到了。她可是准备了这么多。
“Vamos, mis amigos. Yixian se hay preparaban para nosotras todos los días.“(西语:过来吧,我的朋友们。逸仙她啊,这些天为你们早准备好了。)
共和依旧爽朗地笑容,带给了忙着在宿舍贴春联的逸仙一点新的慰藉。
“逸仙姐,你真的在这里啊!我还不晓得,原来姐你混的这么展阔啊。”
“就是啊,我们在路上都在琢磨,逸仙姐现在得怎么样哩。”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你那会路上还说,逸仙姐展阔了,还不得忘了我们哩?”
她们是逸仙以前认识的人。
逸仙刘家的远亲、远方表侄女刘务芹;两个更远的远亲,厉二璇与王观萍。
别说是在西班牙,回了老家,见了家境远比她们好的逸仙,她们一样客客气气,看我眼色。
不过,逸仙在异国,处得来的朋友除了共和,只有亲长枪党的塞维拉号轻巡、西班牙号战列舰等少数人。难得说话,她们谈着谈着,除共和顾忌她的感受,另外几个自顾自地开成政治研讨会。
过年了。一年不管有多少烦心事,过年必须要和和气气地过。不和气的事,一年内有的是时间,不差过年这几天。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哈哈,你们真的来了。怎么样,来这边看着怎么样?”
三个人只有刘务芹上过小学。其他两个跟刘姥姥逛大观园似的,谈到什么都滔滔不绝。
搁在平时,这么乏味又俗不可耐——比如厉二璇兴致勃勃地谈路上见过的阿拉伯人戴的头巾,像农村家里做豆腐给豆腐盖的布——的对话,逸仙不能听得完。
幸亏,人在异乡倍思亲。三个人很老实,在讲究克己复礼面子文化的逸仙看来却有点粗鄙的反馈,让逸仙体会出了台湾吃雪里蕻(日本人叫“高菜”)的亲切感。
“好了,好了,咱们先吃饭吧。咱们这个地段是好,没有北方人能吃面,没有南方人能吃饭,但是嘞,米饭面条咱们通吃不忌口。我这边搞了点欧洲买来的米,这边人做饭太生。”
意大利面的结实,着实让见惯了细如龙须的细挂面的三人诧异不已:没想到,区区面条,到了国外,也能变得这么硬。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逸仙硬是在一个完全外国化的环境之中,做出了鸡汤意大利面、卤血肠卤大肠拼盘、蘸料配花椒煮虾等极其家乡化的菜系。
不仅如此,实习之余,她买了一些整鸡与三文鱼,然后用盐腌渍了近一个月。过年了,她也拿出来,咸鱼留两条做隔年再吃的“年宝鱼”(成双成对,年年有余),剩下的去些切断配辣椒蚕豆酱炒制。咸鸡也是,配上大豆蒸熟,鸡油、咸盐、豆香混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
这些老土到不行的菜,是逸仙离开老家,逐步学会的家乡味道。
“咱们在外国,没多少稀罕东西。这些是红酒,看在我的面子上,大家一起喝。”
共和准备离开。这种纯粹中式家族聚会的场合,不适合她这样一个“外人”在场。
“你走什么?这边聊得铁的就属你了。来,跟她们讲讲西班牙的事情吧。”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逸仙细心地准备了四个平地玻璃杯,四副碗筷,四个凳子。
“过年嘛,大家都在一起,热闹才好。你回去冷冷清清地,多过个年有什么不好?”
共和热泪盈眶,差点克制不住自己。自从上次逸仙挺身而出,她只有在对逸仙的时候,收起多少有点做作的傻小子做派。
“这样就对了,自家人不能说两家话。一家人一起过年,是给我们面子哈。”
——这一年的除夕夜,三个中国人说着典型的江淮官话,一个西班牙人说着略带北京口音的汉语,这么奇妙地度过了新年的第一个凌晨。
西班牙的国粹红酒,安徽土菜的咸鸡咸鱼,在碗筷与觥筹的交错中,书写出农历新年第一天的篇章。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newpage]
[chapter:第二十二章]
不等元宵过完,共和迫不及待又跃跃欲试地拉上逸仙等人,踏上了前往莱昂的旅途。
“莱昂什么地方?是大城市吗?有我们老家那个镇大吗?欧洲的城,怎么着都得大气吧…“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你就别提那个镇了。到了上海,我才知道,啥叫大城,那高楼,那马路,那…“
”行了吧,你有钱还来这儿?上海那地方,你不会外国人的话,要饭人不给。还房子哩。“
听着逸仙三个朋友煞有其事地谈着十里洋场,共和心下有点冷汗连连。
众所周知,西班牙王国曾经是世界第一个日不落帝国,她的殖民地从远东的菲律宾与马里亚纳群岛,延伸到广阔的拉丁美洲;欧洲的那不勒斯、西西里、尼德兰等都曾是西班牙王冠上镶嵌的一颗颗欧罗巴宝石。
可是,这不等于西班牙到处都是大城市。反之,因为广阔的拉丁美洲有所谓黄金国(Estado de oro)传说,西班牙多的是去新大陆寻找“黄金梦”的青年才俊。
他们携家带口,在新大陆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固然是扩展了西班牙语世界(El monde de Hispano)的边界。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西班牙本土的人口流失,却是这次大规模移民带来的历史包袱。
因为严重的人口流失,西班牙至美西战争结束,本土人口密度仅和饱经战乱的巴尔干半岛持平。地主以畜牧等为由集中土地后,资本无处可用,只得用于挥霍,养成了至今挥霍的风气。
西班牙国王与贵族限制本土工业发展、防止新生城市市民势力(如德国的基尔特行会)分权的目的,固然是西班牙工业长期疲软的原因;
缺少足够的劳动力,大批青壮年移民拉美再不回头,剩下的青壮年恰好被土地租佃关系所吸收,无法分离出脱离农业生产的工业劳动力,是西班牙至今(1936年)农民仍占总人口百分之四十、列强中典型的“农民的帝国主义”的根本原因。
西班牙的城市,除去依靠海外贸易发展起来的巴塞罗那与毕尔巴鄂两地,其他地区在三十年战争之后,基本不再处于欧洲历史讨论的中心位置。
西哥特的古都托莱多,卡斯提尔的旧都莱昂,阿斯图里亚斯的旧都奥利维多,现在仅仅是一些比法国和英国小城市大不到那里去的小城,只能依靠过去的历史为国际的认知增色些许。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这让“大就是好,多就是美”的中国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即使是已经不当首都很多年,洛阳、西安、安阳、邯郸、商丘(归德府)等城市,依然是地区响当当的中等城市,人口密度更是远比西班牙的这些个古都要高。
城市不大=不够热闹=人流量不足=当官经商机会更小=重要性更低。这样的公式或许对中国人来说是无比熟悉的常规定理之一。
西班牙的历史问题,共和无法代替历代先王去抉择;菲利普二世之开始丧失欧陆霸权一事,与共和现在的立场并无太大干系。
“逸仙,你能不能跟她们说说,接下来要去的地方其实并不大…”
中国的农村人有其特殊的功利主义价值观:你拿我一条板凳,但是你是大官,或者我有事情求你,那么,拿了白拿,我还要贴着脸说好话;
同样的情况,就算你来买我这条板凳,如果你跟我新仇旧恨一堆,我凭什么跟你好言相劝?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你们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