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烟云】第六章 精忠报国 - 1

2017年02月17日21:51915456
  • 简介
字号
粗細
行距

[/pp]

 作者:shitou

 独发于第一会所

  前言:本文已经完结,一共八章十多万字,最后两章不打算更新,此号就此终身停笔。

  精校版。

 

  字数:22100(一至六精校版章节字数增加到109534字)

              第六章精忠报国

  ※※※※※※※※※※※※※※※※※※※※※※※※※※※※※※※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

  西安,原秦王府。

  傍晚,微风明月。

  自从在西安称帝以后,李自成便入住原秦王府,因为历代西安的王宫早已在流淌的历史河流中被破坏殆尽。

  现在西安最好的建筑就是秦王府了,自然就被李自成占为了已有,因为现在李自成已经是皇帝而不再是闯王了。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秦代以后的历代封王中,以「秦、晋、齐、楚」四个封号最为尊贵,因为这四个封号代表的国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

  原来秦王府内庭正中的宫殿被改名为乾清宫,作为李自成的寝宫,同时也是李自成批阅奏章和召见臣工们的所在。

  《易经》上说大哉乾元,又说乾为天,为君,坤为地,为后。故明朝修建皇宫,皇帝所居之宫取名为乾清宫,皇后所居取名为坤宁宫。清与宁均是平安亨通之义,故两宫之间为交泰殿,盖取《易经》泰卦之义,象曰:天地交泰。

  宫殿建置,分为前朝后宫,所谓前朝,是指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而言,统称为三大殿。后宫乾清、坤宁,二宫之间,有一殿,名曰交泰殿,取乾坤交泰之义。

  开国大业时期,李自成晚上常常勤政至深夜,如果不去别的宫中,就传来一位妃子过来陪宿。

  李自成一直没有自己的儿子,李过是李自成的侄子。李自成还有一名义子叫李双喜,双喜是从娃娃兵提拔起来的,后屡立战功得到李自成的赏识和相中,逐被李自成收为义子。

  李过与李双喜多年跟随李自成征战天下,屡立战功,对李自成忠心耿耿。

  虽然李过与李自成的关系最是亲密,跟随李自成的时间也是最早。但是李过也没有自己的儿子,或许是因为不断的常年征战,李过没有时间去考虑个人的事情吧。所以李过也从娃娃兵里面,挑选一名最优秀的小将李来亨,把他收为了义子。

  李来亨少年时因灾荒父母双亡,被路过的李自成农民军队伍收养,而被李过相中。

  照理说,李自成自己没有儿子,是应该让李过以后继承自己的位子的。但是李自成想到李过也没有自己的儿子,那么以后又怎么传下呢?所以李自成在李过和李双喜之间,觉得更年轻的李双喜以后比较合适继承自己的大位。

  昙花一现的许许多多农民军首领,因为常年征战,大多数没有自己的儿子。就连好色如命的张献忠也没能生下儿子,于是也从娃娃兵里面培养出了四名养子。他们的名字是,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人。

  ※※※※※※※※※※※※※※※※※※※※※※※※※※※※※※※

  乾清宫,大殿。

  李自成、高皇后、宋献策、刘宗敏,李过、李双喜、高一功等文臣武将,围在一张长桌前商讨着国事战事。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桌上平放着一张,早前从官府中搜来的精绘明朝全国地图。地图旁置置放着四盏烛台,烛台上的蜡烛明亮地映照着地图与他们的脸。

  宋献策道:「我皇,奋起银川,兵威所至,壶浆竞迎。三秦底定,定国关中,兴师东渡,直捣燕京。指日牧野,马放华阳,长安定鼎,万民敬仰。」

  刘宗敏哈哈一笑:「军师说的漂亮,本将虽听不太懂,但本将只管打仗,只要大哥,哦不…只要皇上一声令下,本将便冲锋杀阵,一往无前,哈哈。」

  李自成知道刘宗敏是粗人一个,再说这么多年都大哥叫过来,现在虽然是皇帝了,却也不介意刘宗敏偶尔改不了口。

  高皇后身穿紫黑凤袍,脚穿红色凤靴,云袖中伸出玉指,指点着桌上的明朝地图。自带光影效果的优雅脸型,充满韵味的乌黑凤眸深沉而静谧。更加上她神秘性感的声音,已经一派母仪天下的风度。

  高皇后她的特殊天分,涵盖了男人的欲望,一直让李自成依靠迷恋她的心和她高挑健美的美体。高皇后一方面很自豪自己有能力能迷住李自成的心,另一方面高皇后也担心李自成无后,那么李自成的大位在身后应该传给谁呢?

  在继承人方面,高皇后当然希望李自成能传位给自己的亲生儿子。而不是侄子或者养子,虽然李过和李来亨是非常的优秀,并对李自成忠心耿耿的将才。

  高皇后一方面怪自己,没能给李自成生下一个儿子。一方面在李自成西安称帝以后,在当地积极主动地帮李自成,选了几位通情达理、温顺良善的年轻绝色作为妃子。如果这几位妃子,在日后表现优秀并得到李自成宠爱的话,高皇后再建议李自成考虑封她们做贵妃、皇贵妃。

  高皇后正色道:「王朝兴废,民兆于心,败腐明朝,天数已尽。严刑重敛,民不堪命。我大顺,渡河南而削平豫楚,入关西而席卷三秦。安官抚民,设将防边,大业将定。」

  李自成身穿灰色常服,脚穿龙靴,一脸兴奋之色,眼里闪烁着光彩不时看着众人,你讨我论。不时地,用手捋一捋唇上的山羊胡子。

  李自成道:「洪承畴投降,孙传庭战死,崇祯左右再无有用之人。勋臣皆纨袴,昏庸之徒。纵有忠诚老臣,也怕于门户纷争,崇祯又多疑,不能有所作为。」

  高皇后道:「这次东征北京,只带三十万人,号称五十万,为何不多带些人马去?」

  李自成正色道:「近年以来,我大顺占领了陕西,河南、湖广、山西,又向东逼进山东境内,哪儿不需要兵?原来有几十万人马,不分散还行,一分散就力量薄弱了。」

  几个人静静的认真倾听李自成说着,每个人的脸上都聚精会神,心事重重。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李自成正色道:「大顺军离开湖广以后,德天府、承天府、襄阳府分散了很多兵力。现在湖广、河南的许多府、州、县局势也不很稳,许多人都在左顾右盼,伺机而动,能够反叛,他们会反叛的。」

  李自成正色道:「朕当然想多带些兵东征北京呀,问题是兵力不够,无钱养兵呀。各地城乡残破,灾荒遍地。养兵多了,老百姓负担沉重,更是没办法活下去。那么他们就会起来反对我大顺,到那个时候,北京不但还没有攻下,我们后方就已经乱起来了。」

  宋献策道:「北京兵力空虚,三大营名存实亡,不堪一击,各地纵有勤王之师,但远水不解近渴。眼下我大顺三十万大军东征,还怕不能一战攻克北京吗?」

  高皇后正色道:「现在都以为鞑靼只敢侵犯明朝,未必敢与我大顺为敌。我听说,皇太极于去秋突然病亡,多尔衮拥立顺治登极,自居摄政,诸王多有不服。现在都认为鞑靼正是国有新丧,朝政不稳,决不会出兵南犯。」

  高皇后俯身,一手移动烛台,一手从云袖中伸出,用食指一点地图上辽东的部分,凤眸在地图和众人脸上来回扫动一下。

  高皇后正色道:「如今大顺东征大明,不管是大顺军兵临城下,鹬蚌相持。或者是攻破北京,立脚未固,都是多尔衮进兵南下的大好机会。他岂会坐守?所以我看,十之七八虏骑要南下,这是大顺军真正的劲敌,其力量远非明朝可比。」

  李自成点点头正色道:「目前,吴三挂在山海卫驻军,虽为我朝肘腋之患,但是前进不能,退无所据,实际不足为虑。可虑者不是吴三桂,而是鞑靼。我军初到北京立脚未稳之时,万一鞑靼乘机入塞,而吴三桂与之勾结,必为大患,不能不防。而那时,我兵员必定有所消减,疲军怎胜锐军?」

  宋献策正色道:「那么,吴三桂此人,将会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点,我们必须要重视山海关方面的一切动向。」

  李自成正色道:「自古,大爱乃爱天下,大仁必舍小义,王者之仁义,与普通百姓的仁义大不一样。所谓王者,民心安稳,社稷昌盛,才乃苍生之幸,国家之福。」

  李自成正色道:「今后要是一路顺利打到了北京城下,那么必定还会死很多的人。但是为了推翻腐败的朝廷,解救天下黎民,这些牺牲是必须的,也是在所难免的啊。」

  大顺的关键人物在乾清宫大殿里,一直讨论了良久,才散会各自归府。

  ※※※※※※※※※※※※※※※※※※※※※※※※※※※※※※※

  原秦王府,乾清宫。

  深夜,暖阁。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李自成穿着白色睡衣靠在龙榻上,高皇后也穿着丝绸睡衣坐在床边,玉手里端着一碗莲藕筒骨汤,正冒着袅袅热气。

  高皇后一只玉手捻着白玉汤勺,一勺一勺的喂着李自成吃汤。

  高皇后披散着长长中分的漆黑云发,巧笑嫣然的看着李自成一口一口吃着自己亲手喂过去的汤水。

  高皇后笑道:「皇上要是进了那北京的紫禁城中,但凡看见有出众的美人,不妨选几名封她们做妃子服侍皇上。日后咱们大顺朝的后宫中呀,同样也需要妃嫔成群,臣妾可不敢专宠呢。」

  李自成不明白高皇后的话,是真心还是假意,沉默不语地张口吃高皇后喂过来的汤水。

  高皇后一则深深明白,自古皇帝除正宫之外,还有各种名号的妃、嫔同侍后宫。从周公制礼就是如此,二则她也盼望这些美人中,有人能为大顺朝早生皇子,早生太子。那样一来,大顺的皇帝就能代代相传下去了。

  李自成喝完莲藕筒骨汤,打了一个饱嗝。高皇后放下金做的碗和白玉汤勺,唤宫女们拿下去。

  高皇后又拿起刺绣着鸳鸯戏水的白丝巾,慢慢的帮李自成擦干净嘴巴。高皇后刘海后的凤眸在高挺的瑶鼻衬托下,笑盈盈地盯着李自成的眼睛。微笑着的红唇微分,露出整齐洁白的贝齿,上下两排贝齿之间,细长的香舌快速舔过上边性感红唇,呵出阵阵口香。

  李自成被高皇后这一下,迷得晕头转向,下体的睡裤顶了起来,想要扑倒高皇后行云雨之事。

  穿着丝绸睡衣的高皇后嬉笑一声「唉…」,巧妙优雅的躲开李自成的虎扑,在龙榻边站了起来。

  高皇后调戏道:「嗯…皇上…等奴家住进那北京的紫禁城…再好好的侍候…皇上您…」

  李自成不悦道:「怎么,皇后现在不愿意?」

  高皇后微笑道:「奴家哪敢不愿意,只是皇上东征在即,恐皇上精气泄于奴身,东征时啊,可没了精神了呀。」

  李自成一听高皇后缓缓道来,习惯性的自拍脑门,恍然大悟。原来皇后是为大顺的天下着想,李自成感觉心里暖暖的。十几年一路过来,高桂英一直夫唱妇随跟在自己的身边。不管是在马上打仗还是保命逃命,或是床上高桂英野性香艳的刺激,李自成都已经离不开高桂英这个女人了。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因为当喜欢一个女人再到爱一个女人,最终爱成为了一种舍不掉的习惯时,这位女人就已经成为了这男人生命的一部分了。好比崇祯对于田贵妃那样,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样的女人虽然最终逝世了,但是她却成为了最成功的女人。因为她抓住了男人最重要的东西,这个东西就叫做男人的「心」!

  李自成哈哈一笑道:「朕登极之后,不愿再有恶战,打算偃武修文,使天下永享太平之福。」

  高皇后浅笑道:「臣妾也期盼着那一天的到来,到时候,皇上想怎么弄奴家,就让皇上怎么地弄…」

  两人开怀相视一笑,李自成喜气洋洋的下得床来,拦腰抱起高皇后的高挑健美肉体。再小心地把高皇后躺在龙榻上,又帮她盖上金丝锦被。李自成笑着俯视一会高皇后,她也回以甜蜜的微笑。那笑容中包含了寻常夫妻所没有的内容,那是十几年同生共死、患难与共产生的情义。

  李自成笑道:「十几年了,当初的逃犯成了今天的大顺皇帝。你在我最落魄的时候嫁给我,一直不离不弃,尽力辅助我打天下,真乃女中豪杰也。」

  高皇后回以「呵呵」一笑,细长洁白的玉手轻轻慢慢地掀开金丝锦被一角,露出自己丝绸睡衣下朦朦胧胧地高挑健美肉体,丰满的酥胸、细窄的蛇腰、高翘的圆臀、修长的玉腿,美艳无方、一览无遗。

  高皇后身上散发出阵阵清雅的香味,飘入李自成的鼻子里,印入他神经中枢的最深处。

  高皇后笑道:「皇上,还不上床来歇息,明天就是东征的日子了。」

  李自成又是哈哈一笑,快速灵敏的钻入金丝锦被,紧紧的搂住高皇后。但是他没有做进一步行动,两人相视一笑,亲了一下小嘴,迎面而睡、互搂交颈一同进入了梦乡之中。

  ※※※※※※※※※※※※※※※※※※※※※※※※※※※※※※※

  大顺誓师,东征北京。

  此时的大顺军已经今非昔比,军事实力已经发展到拥兵百万。现在的大顺军已经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几乎集天下军事实力于一身,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体。所到之处无不是摧枯拉朽,节节胜利。

  大顺军虽然号称百万,但都是拖家带口,还有兵力分散。因为南明还有几十万大军想要营救崇祯帝,而李自成和张献忠关系也不好,一直不和,互有吞并之心,李自成也必须防备。

  李自成在南明的军力不但要对持南明,还要防备张献忠反复无常的倒戈一击。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占领西安以后,李自成立即部署扫除明政府在西北地区的各个据点,自率由李过所部后营和刘芳亮所部左营,向北追击明总兵高杰部官军,夺取陕北;田见秀率部南下汉中,追击明总兵高汝利部;派刘宗敏、贺锦、袁宗第等西向追击白广恩部官军,攻取宁夏、甘肃、西宁等地。

  左良玉见大顺军主力已经移到西北,并开始了向山西进兵,就企图夺取湖北的荆州、承天、德安,襄阳四府;河南的地主武装刘洪起、沈万登也发动叛乱,颠覆了汝宁等地的大顺地方政权;负隅于郧阳的明官军亦猖獗一时,直接威胁到襄阳的安全。为了保证后方的稳定,李自成遂调袁宗第部经商洛地区驰赴襄阳,协助当地驻军迎头痛击左良玉等部来犯之敌。接着又移师河南,粉碎了刘洪起等人的叛乱,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判乱活动,稳定了大顺政权对湖北四府和河南地区的统治。

  所以,大顺军有许多兵马,陆续驻守到,河南、荆襄一带。

  大顺军尽管声势浩大,却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中心,喜则合,怒则去,互不统辖。

  之前一直是流寇那样存在着,偶然地消灭了孙传庭的秦军以后,占领陕西。大顺军收编了大量明朝降兵接纳了大批流民,队伍中三教九流成分极其复杂。李自成在家乡西安站稳脚跟后,才开始在陕西四处驻军建立根据地。但是大顺军短短的三个月的时间下,不能建立起完善的后勤部门和措施,所以兵力快速增长的同时,这些部队的给养成了很大的问题。

  如果此时李自成停下用几年时间编练军队,发展生产,加强大顺军地方政权建设,建立起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那样才实为上策也。

  但是清军随时可能攻破山海关,抢先攻占北京城,那样一来大顺军就丢失掉了政治和军事先机,所以李自成东征北京,势在必行。

  正月的天气,寒冷无比,天空一片灰蒙蒙,飘着无数雪花,呼啸的北风刮着西安城前整整齐齐阵列着的三十万大顺军。

  遥想去年,崇祯十六年(1643年),孙传庭在潼关誓师讨伐李自成时,十万秦军阵列在潼关的壮阔威武场面。而如今,只过了几个月,阵列在西安城前的大顺军已经急剧增加到三十万大军。可见老百姓受不了腐败的明朝了,只要有人出头反明,老百姓便群起应之。

  西安城楼。

  李自成身穿白底黑边的棉甲,肩挂披风,头戴铁盔,盔缨随风飘扬,脚穿矮革靴。

  李自成俯视着西安城下三十万身穿棉甲的大顺军,他们威武雄壮、如山似塔、威风凛凛,英姿飒爽,一派雄心壮志的景象。

  大顺军如同无数块划分好的正方体,鳞次节比,井井有条、威武雄壮。

  各将,各营,各军的旗帜迎风飘扬,井井有条、层层叠叠。在满天雪花的空中,不断的随风舞动。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雪花从天空中不断飘落,但是大顺军军纪严明,没有一名士兵移动分毫。

  西安城楼上,旗帜飘摇,精兵林立,李自成站在最前面的位置。

  李自成的身后立着,皇后高桂英,权将军刘宗敏,亳侯李过,威武将军高一功,开国大军师宋献策,大将李双喜、刘芳亮等一众文臣武将。

  李自成与皇后高桂英正色对视一眼,神情凝重的看着城下整整齐齐阵列着的三十万大顺军。

  李自成呐喊:「明已将亡,大顺将兴,推翻暴明,救我黎民!」

  大顺将士呐喊:「推翻暴明,救我黎民,推翻暴明,救我黎民!」

  三十万人的呐喊,直冲云霄、声震百里、地动山摇、气宇轩昂。

  其声震惊西安城楼瓦顶上歇息的一只巨型黑雕,黑雕振翅急翔升空,在空中盘旋三圈,朝着东北方向的京师飞去。

  黑雕收束利爪、展翅高飞,其形之巨,翅展两米、鹰视狼顾,让百万将士仰首而望、叹为观止。

  李自成借机大喊:「神雕壮我大顺,率先伐明去亦!」百万大军为之哗然、振奋无比!

  大顺将士呐喊:「大顺必胜…大顺必胜…必胜…必胜…必胜…」

  城楼上的李自成看见军心振奋,勇武可嘉,露出了志得意满、踌躇满志的笑容。

  李自成踌躇满志道:「谁还能…挡住我李自成…谁还能挡住大顺军…一统天下的壮志豪情…」

  李自成身后的文臣武将们听到皇上这么说,一起附和的开怀大笑了起来。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

  黑雕一路往东北急翔,由禹门口东越黄河,取道山西,飞越平阳、汾州。

  黑雕一刻不停,鹰眼中泪光利光辗转反侧,迎着呼啸的北风和满天飘舞的正月雪花,奋力的扇动巨翅御风破雪、急速飞行。

  飞掠到黒雕身边的雪花,被不停大力扇动着的巨翅,打得七零八落、溅散开来。

  黑雕在天空不时翻转着鹰身,穿过高大参天槐树的树干缝隙,再平稳鹰身继续飞行,又飞越太原、忻州。

  阵阵更强烈的风雪向黑雕无情袭来,想要阻止它前进的道路,黑雕利眼放光,加倍鼓巨翅迎难而上,又飞越积极备战的代州、宁武关。

  迎着风雪而行的黑雕,一刻不停。心事重重,又飞越居庸关、昌平,掠过宣府。

  途径一千余公里,星夜兼程、展翅高飞、一路御风破雪、所向披靡,北京城已经展现在眼前。

  历史文化悠久的北京城,从天上俯视下去,在这天地间也只不过一小块而已。

  黒雕达到北京城上空,黑雕顾不上俯视城里的一切景象,拖着疲累的鹰身,用力收紧利爪,又直飞紫禁城午门。

  此时的北京城,正处于孙传庭战死和李自成东征的恐慌下,人心惶惶。瘟疫刚刚平息过去,人口大量死亡百废待兴、奄奄一息、清冷无比。

  将士们粮饷久久发不下来,将士们大多毫无斗志、志消气沉,等待着命运的抉择一般。

  黑雕悬飞于午门,鹰眼里噙着泪光,环顾紫禁城一周。继续向乾清宫方向飞去,飞越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掠过乾清门,乾清宫已经展现在眼前了。

  黑雕最后围着乾清宫在高空中盘旋三圈,悲鸣数声、鹰泪滴落,再闭双眼、展翅一飞冲天,插入云里、再无所踪。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黒雕啊,黒雕,一只鸟尚懂得感情、义气,为华夏何几千年来,人却少有长进呢?

  ※※※※※※※※※※※※※※※※※※※※※※※※※※※※※※※

  乾清宫大殿,早朝。

  此时的乾清宫里,大殿里周皇后正代替崇祯帝升朝。崇祯已经被一连串的噩耗损伤了身心,已经病倒在暖阁的龙榻上。懿安皇后,坤兴公主、陈圆圆等人正照看着病榻上的崇祯帝。

  周皇后头戴九龙四凤冠身穿金黄袆衣,三寸金莲穿紫云尖口高跟弓鞋,庄严宝相、母仪天下地坐在盘龙宝座上,有条不絮地与臣工们商讨国事。

  这个宝座,原来是只有皇上才可以坐的。但是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也是国家的难日,崇祯特许周皇后代替自己早朝。周皇后在暖阁中已经记下了,崇祯交代她要说的话,崇祯恩准周皇后可以在合理的情况下,可以自主发言。

  御座背后有太监执着伞、扇,御座旁边站立着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御座前不远,两尊一人高的古铜仙鹤香炉袅袅地冒着细烟,满殿里飘着异香,殿外肃立着两行锦衣仪卫。

  朝堂上,臣工们的阵容早已不如以前了,人才凋零、志气消沉,统帅之才早已不复存在。像周遇吉这样的大将之才,虽然于崇祯十五年冬季,接替了刚刚被崇祯处死的许定国出任山西总兵官。但是提拔的太晚了,上任一年以后,孙传庭就在崇祯十六年于潼关战死。所以基本没有什么时间给周遇吉去准备一切,崇祯也是私下里悔恨自己为何不早点发现周遇吉这样的将才啊!

  袁崇焕已于崇祯三年(1630年),被崇祯凌迟处死,年四十六岁。

  卢象升已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在巨鹿贾庄抗清战死,年三十九岁。

  杨祠昌已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抗张献忠过程中惊惧交加病死,年五十三岁。

  洪承畴已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被左右掣肘,战败降清,时年(1644年)五十一岁。

  陈新甲已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因泄露议和并致使七位亲王遇害被斩,年五十余岁。

  孙传庭已于崇祯十六年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 评论区
  •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及享受更多功能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