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虞心里暗道:“看来当年那个道人所言非虚,这益州真的是潜龙之地,看来我年近古稀,是该换身份了。”“嗯,这件事你去好好安排一下。”“诺,臣知道该如何行事,陛下。”“嗯,哈哈哈,去吧,好好办,有重赏。”
最后益州臣子三请刘焉登基,刘焉三辞皇位,最后实在是挡不住益州臣民的心意,只能勉为其难的登基,并向天下传檄:“今天子新丧,但国不可一日无主,为天下黎民百姓计,我刘焉决定顺天应人,登基为帝,国号:汉,今年为黄龙元年,并封刘表为楚王•••••让天下诸侯都前来益州参加登基大典。”
而同时远在豫州的袁术也发出天下传檄:“今天子被害,又汉室宗亲不存,今豫州袁术得传国玉玺,此乃天意要袁州牧登基,国号仲家,都寿春,置百官九卿。今年为仲家元年。”
同时,曹操也在衮州发出传檄:“今天子沦丧,幸有太子刘牧在世,国不可一日无主,今立太子刘牧为新帝,都许昌,更名为许都,望天下诸侯前来许都参加登基大典。”
一时之间,天下有三位皇帝临世,这还了得,于是四处开始打口水仗,说你的太子是假的,又说袁术狼子野心,谋朝串位,也有说你刘焉是叛国逆臣,该当斩,天下间于是流言四起。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正文 第85章 九五的诱惑(下)
天下间又起流言:“四世三公为汉室,汉室天下气数尽,试问天下谁可王,除却袁家谁当王?”袁绍在冀州也是得知了这一句流言,内心里也是想称王久矣,如今连天下人都这么说了,他的心里就更想了,深知其秉性的许攸就看出来了,就在有一天的奏对上,许攸就提议:“主公,如今汉室无主,天下动荡,主公当振臂一呼,登基天下,号令万民。”田丰和沮授两人连连出来制止道:“主公,切莫不可称帝,现在还为时过早。”许攸说道:“有何不可,如今刘焉、袁术皆称帝,主公兵力不比他们弱,焉有不可之理?”
田丰说道:“论兵力,试问天下有谁可比得上冠军侯薛礼,而刘焉乃汉室宗亲,称帝尚情有可原,而袁术称帝,虽说有传国玉玺,但是臣观之,不久必亡,主公一非汉室宗亲,二无雄厚之兵力,焉能称帝?”
许攸说道:“田大人之意是主公比不上薛礼吗,亦或田大人乃薛礼之内应?”田丰说道:“丰乃为主公考虑。”
袁绍面对田丰的话,心里也大为不爽,许攸又说道:“既然如此,主公不称帝,那可称王,如今汉室宗亲已经几乎灭绝了,高祖非刘姓不可王的遗训已经不可以用了,主公不能称帝,称王没有什么不可吧?”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田丰说道:“主公只要跟着薛礼做,那就错不了。”袁绍大怒道:“闭嘴,够了,我不称帝,难道还不能为王吗?许攸,你给我写两封书信给益州的刘焉和许都的曹操,就说,封我为王,我就顺从他们的意思,否则,哼哼,让他们自己看着办。同时,许攸,我命你现在就开始准备称王事宜,不管他们同不同意,这王我是当定了。”“诺。”田丰和沮授看着袁绍的模样,微微的摇了摇头,然后就去政事房批政事去了。
刘焉和曹操接到袁绍的奏折有,看了之后,乃是大惊,曹操召集心腹谋士钟毓前来商议,这事儿该怎么办?钟毓轻摇羽扇说道:“此事易尔,主公只需要同意即可,可封其王赵王,如今其所在之地,即为其封地,反正如果不封他为王,他也必然要自封为王。”说完,钟毓又微笑着看着曹操,曹操说道:“既然封了袁绍为王,那又怎么能不封薛礼为王,就让我再帮我这薛老弟一把,也封他为王吧,就封他为燕王,封地幽州与关外辽东各地。刘表为楚王,刘焉这个老匹夫,就封他个蜀王,看我这个丞相封他皇帝为蜀王,恐怕这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吧。”
钟毓笑着说道:“主公,那你也必须要封王不可,不然,就要凭空矮人一截,这可是大大不利啊。”曹操说道:“此话何解?”钟毓说道:“如今袁绍、刘表、薛礼都与主公乃同一个高度,如果他们为王,你只是侯爵,那就是不对等了,那还怎么和他们玩呢,至少天下人会以为你是以下犯上了。”
曹操想了想说道:“既然如此,那明天你就把袁绍的奏折上达天听,让诸位臣工都来议议。”“诺,那没事了,臣告退了。”“去吧,你这小子,这么多年了性子还没改。”“嘿嘿,如果改了,就不是我钟毓了。”曹操点了点头,笑了几句,等钟毓走远了,曹操说道:“如果你的性格改了,我也不敢放心的用你了,我可不是薛老弟,我不是什么人都敢用的。”而钟毓出去却说道:“如果我改了,恐怕,你就不会用我了吧,或许我也活不长了。”
第二天朝议的时候,曹操命人把袁绍的奏折上呈天子,天子自然不懂,依旧是曹操自己宣读,众人听了之后,原朝廷大臣开始大骂袁绍放肆,不过杨彪却说:“启禀陛下,丞相,臣以为,应当同意袁绍的奏折,如今形式已非400年前的高祖时代了,如今汉室江山动荡,军阀割据,如果不同意袁绍的奏折,那他必然会转向刘焉小朝廷,我估计,袁绍必然也向刘焉发出奏折,让他封他为王。”、
曹操说道:“此言大善,某也认为他袁绍一定准备为王,甚至是自封为王,如今朝廷若不同意,我们可与袁绍要直接开战了,可如今我军饷粮草均不足,不得与之开战,所以应该准其所奏。不过应该还是要再加一条,封幽州薛礼为燕王,荆州刘表为楚王,益州刘焉为蜀王,,同时传檄天下:袁术为叛逆,天下人共讨之。诸位以为如何?”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杨彪想了想,说道:“丞相所言大秒,可行。”杨彪看了看曹操和钟毓两人,心里想到你曹操都要封别人为王了,怎么不封自己呢,难道是?罢了罢了,为了一家老小,豁出去了,“丞相,且慢,老夫还有一言。请问丞相与之三人相比,何如?”曹操说道:“我自认为只有冠军侯薛礼可与我有一比,其余二人,跳梁小丑而。”“既如此,朝廷封了袁绍和刘表为王,自然也该封丞相为王,否则难逃天下人悠悠之口。”众人一听,才恍然大悟,纷纷下跪奏请天子封曹操为王,小天子于是下旨封曹操为魏王,曹操和钟毓会心一笑,同时也对杨彪微微一笑。
当天,许都向四个地方发出特使,前去传旨,同时也向天下人传檄,告之百姓封王之事。一个月后袁绍如愿以偿的得到了来自许都的封王诏书,安心的开始准备封王事宜。同时过了不久,来自益州的圣旨也到了,也是同意其封王,封袁绍赵王。
传旨太监在荆州和冀州都是很好的待遇,可到了幽州,可不是这么回事儿了,幽州所有臣民都不承认许都和益州皇帝的正统性,荀直接说:“刘焉身为大汉州牧,却自立为帝,实乃大逆不道,许都的那个小皇帝,根本不可能是献帝之子,献帝根本就还没有大婚,哪儿来的子嗣,所以幽州上下不承认两地的正统,所以薛礼拒绝刘焉和刘牧的封他为燕王的圣旨,并且把他们赶出了幽州境内。”
虽然薛礼把传旨太监赶出了幽州,但是封王的事情,却已经是天下皆知,而且幽州人也知道了朝廷封王的事情,不过老百姓也不在意朝廷的事儿,认为既然薛礼说两个朝廷都不是正统的朝廷,那就是不正统的,不过既然袁绍和刘表、曹操这些人都封王了,那么为什么我们的骠骑大将军不能封王,这样的疑问一传十,十传百,一个月后,整个幽州都有了这样的问题,于是乎,一部分人提议骠骑大将军也应该封王,有些人开始写万民书,请求骠骑大将军称王,程昱对于自己一手导演的节目还是很满意的,从一座城池到另外一座城池,每天幽州政府都会收到很多的请愿书,请求薛礼封王,一开始只是百姓上书,后来幽州的官员也写奏折,请薛礼为王。
薛礼对于幽州发生的事情是了如指掌,不过自从这些传旨太监来了之后,薛礼就带着自己的孩子和妻子去了在幽州的别院度假去了,行踪只有荀等几个心腹知道,每天的奏折都会送到薛礼这里。
请愿事宜依然在进行着,到后来连在外镇守的武将也飞鸽传书,请薛礼称王,比如薛祁、赵云,而且也派人带来了各个军团的请愿书。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这一天,幽州骠骑大将军府邸门前已经集满了人,全部是请求薛礼称王的百姓,并且扬言薛礼不出来就不走了。荀没办法了,只好来请薛礼回府。
薛礼穿了一件文士服,出现在大门前,众人一见薛礼出来了,纷纷大吼道:“侯爷,如果您不称王,那我们是不回去了的。”
薛礼说道:“诸位相亲怎可如此,我薛礼何德何能,怎么可以称王呢?还请乡亲们先行回去,不要耽误了生活啊。”
以为老者说道:“侯爷,自从您主掌幽州以来,您让我们幽州百姓耕者有其田,幼有所养,老有所依,一日三餐不断,温饱不愁,又让我们免于战火,北征2年,彻底大败了高句丽和扶余,消灭了半个鲜卑,有善待我各族百姓,如果您这样的德行都不能称王,那还有谁可以称王呢?还请侯爷登王位。”
薛礼说道:“老先生,昔日高祖有言,非刘姓者封王,天下共逐之。我薛礼非刘姓,怎敢称王?”老者道:“侯爷,今日之天下,早已不是昔日高祖皇帝之皇帝,如今汉室江山无人继,许都的小皇帝根本就不是先帝之子,只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刘焉虽然也是汉室宗亲,可这血脉早已经远了,他们既然敢称帝,为什么侯爷您就不能称王呢,老朽觉得,就算是侯爷称帝也不为过。”“对,称帝,侯爷称帝也不为过。”
这时候,荀也出来说道:“主公,这位老先生所言非虚,既然您称王有我们全幽州的军民支持,侯爷就应该称王,让天下人看看,我们幽州的王不是那些伪朝廷封的,我们的王是我们自己的百姓封的。我们的王是我们自己的王。”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对,荀大人说的对,侯爷的王是我们幽州人的王,不是其他人可以册封的,是我们自己的王,侯爷该王,当为我幽州之王。”
于是,薛礼就在幽州军民的拥戴下,决定称王,这事儿让刘焉大怒不止,曹操却是看着幽州的情报,发出了笑声,对着钟毓说道:“子卿,你看看,这个冠军侯,把我们的传旨太监赶了出来不久,他就要自封为王,还美其名曰幽州人封的王,是幽州自己的王,不过这才是冠军侯,世上没有人有他那样的霸气,比袁绍强多了,想称王却还需要别人册封,难道现在还是当年的楚汉时期吗,麾下百万大军,想称王,还要向朝廷请旨,呵呵呵。”
“主公所言甚是,所以,这整个天下,也就只有冠军侯才是您的对手,也只有他才配当你的对手。”
“子卿所言甚是,子卿替我派人送封私信,就当是我祝贺他为王。”“遵命。”
自从薛礼准备称王之后,幽州的军民沸腾了,到处是喜气洋洋的一片,而原来的骠骑大将军府邸也进行了一部分的改造,只不过按照薛礼的想法,不需要大做改动,毕竟薛礼在蓟县附近还有一座新城在建造,到时候,王府必然是搬到新城的内城中去的。
不过王号还是要确定一下的,薛礼在和荀等人商议王号的时候,许多人认为幽州地处燕地,薛礼该称燕王,不过薛礼却说:“我们刚刚赶走了曹操和刘焉的人,却把他们的封号拿来了,这不是自打嘴巴吗,所以不能用燕王这个王号,再想其他。”也有人提议镇北王,辽东王的,不过薛礼不同意,认为不够霸气,最后薛礼决定用一个最霸气的王号:秦王。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荀和荀攸听到秦王这个王号,心里闪了一下,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其实荀的先祖原本就是老秦人,后来秦二世亡国,荀的先祖就投靠了汉王刘邦,辅佐他治理天下,但是身体里留着老秦人的血脉,当年也有几个荀氏先祖辅佐秦昭襄王成就霸业,但是后来秦朝灭亡,秦王这个王号,彻底消失在了人们的眼中,只有在看家族志的时候,才会偶尔看到秦王的字样,现在薛礼起用秦王的王号,那不就是说明要重现大秦王朝的威风,虽然此秦朝非彼秦朝,但是秦王的威名,却是世上最霸气的存在。诸人一听秦王的名头,纷纷表示赞同。
于是薛礼的王号就定下来了,秦王,秦王再临世间,将要带领天下百姓再建立一个崭新的大秦王朝,既然定下了秦王的王号,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就是制作王袍,一切事情都有荀等人去负责,薛礼只要在黄道吉日那天,身穿蟒袍,登王位,接受百官的朝贺就行了,当然少不了的还有册封王妃,薛礼自然是册封武若曦为王后,蔡琰和袁紫嫣为侧妃。同时立薛循为王世子,薛颖为郡主。当然同时册封的还有封薛祁为秦国大将军,赵云为秦国骠骑将军,薛为车骑将军,张飞等人也有所改变,毕竟是一王国了,所以官职就要类似与一个朝廷,薛礼册封荀为秦国相等。
登位大典在1个月之后举行了,这个幽州城舞龙舞狮,好不热闹,薛礼穿上蟒袍,携带着、王妃、侧妃、世子、郡主一起前往登位大典,先生荀宣读祭天祭词,然后薛礼宣告天地,今日王国立,是为秦王,必将保国安民,维护天下安宁••••••
正文 第86章 孙策立,吕布走,徐州乱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薛礼在幽州自立为秦王,天下大惊,因为薛礼在登位的当天就向天下传檄:如今汉室江山已亡,许昌的刘牧不是汉室子嗣,乃平民也,其继位不足以服天下百姓,而益州的刘焉身为汉臣,实为汉贼,先帝离世不久,就自立为帝,说明其谋逆之心早已经有了,虽未汉室宗亲,但其所为不足为一个汉室宗亲,而袁术更是大逆不道,私藏传国玉玺,隐瞒朝廷,谋朝串位,是该诛九族,故,从今而后,幽州不向刘牧和刘焉的伪政府称臣,不纳供,不听宣,不听调,各不相犯。同时薛礼也公开将幽州实行多年的政务系统摆到明面上来,开始了崭新的秦王国的官僚系统。
薛礼的传檄,向天下人宣告了,如今薛礼已不在是一个州牧,也不是像袁绍那样的诸侯王,而是要自立一国,只不过时机未到,未称帝而已。一时间,天下人纷纷谈论薛礼的传檄,有的大骂薛礼乃背国叛贼,也又说薛礼此举是真男儿,大丈夫。
孙策自其父丧命之后,因其年幼,就和家人待在江都,黄盖等孙坚旧将就投奔了袁术,听命于袁术的调派。徐州名士张因丧母,时居江都。孙策几次拜见,和他研究天下大势。孙策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汉祚衰微,天下纷乱,英雄豪杰,都拥兵自重,各图发展。没有人出于公心,扶危济乱。先父曾与袁氏共破董卓,功业未遂,不幸被黄祖所害。我虽年轻识浅,但却有心要干一番事业。如今,我想到袁术那里去,请求他把先父当年的旧部交我统领,然后到丹阳(安徽宣城)去依靠舅父吴景,收集流散兵士,东据吴郡(江苏吴县)、会稽(浙江绍兴),报仇雪耻,做臣服于朝廷的外藩。您以为如何?”
张推托:“我识见简陋,况且又服丧在身,对您的事,实在难以帮忙。”
孙策进一步请求:“您的大名,名闻遐迩。四方之人,无不向往仰慕。我的这些打算,成与不成,由您一言而决。您一定要对我直言相告。如果我志向得伸,大仇得报,决不会忘记您的教诲之恩。”说到动情之处,孙策眼中不觉落下泪来。
张见孙策言辞慷慨,神色反间流露着忠义豪壮之气,深受感动,终于对孙策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当年周朝王道陵迟,齐桓公、晋文公才能应运而起;王室一旦安宁,诸侯就只能贡奉周朝,尽臣子的本分了。您继承父辈威烈,骁勇善战,假如真能栖身丹阳,召集吴郡、会稽兵马,那么,荆扬二州自可扫平,报仇雪恨也指日可待。那时您凭倚长江,奋发威德,扫除群雄,匡扶汉室,所建的功业,绝不会亚于齐桓、晋文,定会流芳千古,岂止作一个外藩呢?目前世难时艰,如果您想建功立业,就应当南渡,我将与我的好友一起去支持您。”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孙策听了张的一番话语,心中激荡难平:“那一言为定!我马上开始行动!只是我有老母幼弟,不便同行,现在全都托付给您。希望您多加照顾,使我无后顾之忧。”
孙策马上赶赴寿春,去见袁术。他流着眼泪对袁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袁术聆其语言,察其举止,知道他能屈能伸,大有过人之处。但要马上将孙坚旧部还给他让他自立,自己又心有不甘。于是,袁术便说:“我已任命你的舅父吴景为丹阳太守、你的堂兄孙贲为都尉。丹阳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去投奔他们,召集兵勇。”
孙策便接了自己的母亲,带着汝南人吕范和族弟孙河,到了丹阳曲阿。依靠舅父的力量,不久,孙策便召募到兵勇数百人。但是不幸遭到泾县大帅祖郎的袭击,全军覆没不说,差一点丢了性命。
孙策只好又去见袁术。袁术这才将孙坚旧部一千多人交还给孙策统领。从此,孙策渐渐流露出英雄本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因为袁术的称帝,孙策也准备脱离袁术的控制,自立于江东,巩固其父的地盘,因为孙策认为袁术冒天下之大不讳而称帝,这是在自找死路,孙策召集了其父亲生前的心腹前来商议出走之事。
黄盖说道:“主公,某观袁术必然也没有什么出路,现在我们的手中有1万大军,而且大部分都是当年老主公带出来的老兄弟们,现在只要主公一声令下,他们必然跟着主公远走。”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孙策说道:“好,黄叔,你待会儿下令让大军整装待发,我已经命人在吴郡制造叛乱,到时候,我们就向袁术请命,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出兵平乱,我们于是就趁机抢了吴郡和会稽郡,慢慢将江东掌握在我们的手上。”
程普说道:“袁术又怎么会让我们出兵呢?”黄盖说道:“主公和我们四人都是江东之人,在袁术麾下,只有我们的军队大部分是来自江东的,如果是我们前去平叛,可以少许多的麻烦,而且又是为袁术开疆拓土,袁术又怎么会不同意呢?而且当年主公将传国玉玺献给袁术,袁术想来看在传国玉玺的面子上,也会让主公出兵去建功立业。”
“那好,我们就这么说定了。主公,那我们就先去准备了。”“嗯,还要多麻烦各位叔叔了。”孙策点点头说道。丹阳尉朱治就劝说孙策趁机收取江东。于是孙策就去见袁术。孙策对袁术说:“我家旧日对江东人多有恩义,我愿带兵去帮助舅父征伐横江。横江攻克之后,我还可在当地召募士卒,大概能召募三万人。那时,我再率领他们助您平定天下,谋成大业。”袁术明知孙策对自己不满,但他认为,刘繇占据曲阿,王朗占据会稽,孙策未必能有什么作为,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任命孙策为折冲校尉。孙策遂率父亲旧部和自己的数百门客东进。
事情依然按照孙策的计划,一步一步的发生着,孙策顺利的率领着1万大军从江都出发,同时也让他的家人一起随军出发,前往江东。
孙策率部渡江(参见孙策平江东之战),进击横江、当利,相继攻克,樊能、张英战败。接着,孙策连续出击,所向披靡,没人能抵挡他的锋锐,而且孙策军队的军纪严明,百姓们也都相当拥护。孙策攻打刘繇的牛渚营,夺得仓库中所有粮食和兵器战具。势力越发强大。刘繇与孙策交战,遭到惨败,逃往丹徒(今江苏镇江市),孙策入据曲阿(参见曲阿之战)。
一开始,百姓们听到孙郎兵到,都胆战心惊,魂消魄散,避之不及,官长们也往往丢弃城池,窜伏草莽之中。后来,人们渐渐发现,孙策大军所到之处,军士们严遵将令,不敢掳掠百姓,鸡犬菜茹,秋毫无犯。于是,百姓十分喜悦,争着用牛、酒犒劳部队。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孙策劳赐将士,发布文告,晓谕下属各县:“刘繇、笮融的乡人和部下来投降的,一概不问;愿意从军的,可以从军,并免除全家赋税徭役;如果不愿从军,绝不勉强。”
文告发布后,来归附者由四面八方云集风涌,不长时间,就招得士兵两万多,征集得马匹一千多。袁术在寿春,得知孙策大胜,封孙策为殄寇将军。自此,孙策之名威震江东。
不久,刘繇又放弃丹徒西逃,孙策遂东进夺取吴郡。建安元年(196年)八月,孙策引兵渡过钱塘江,直逼会稽。会稽功曹虞翻劝太守王朗暂避孙策的锋芒,王朗不听,发在固陵(浙江萧山县西)阻击孙策。孙策几次从水上发动进攻,均未能奏效。
孙策的叔父孙静献策,建议声东击西,从查渎进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孙策依计。于是,夜里一面到处点燃火把,迷惑、牵制正面之敌,一面分出兵马悄悄从查渎出击。王朗出于意外,大惊,派周昕率兵仓猝迎战,孙策斩杀周昕,长驱直入。王朗败溃,带虞翻乘船逃到东冶(今福建福州)。孙策鼓勇追击,王朗,虞翻投降。孙策平定江东,任命吴景为丹阳太守,朱治为吴郡太守,自己兼任会稽太守,仍以虞翻为功曹。
孙策在江东的势力越发做大,对于袁术的命令孙策已经不奉了,孙策于是向天下传檄:袁术自立为帝,不得民心,孙策为响应朝廷号召,决定拨乱反正,向许昌的朝廷投诚,正式对袁术宣战,同时请求朝廷封他为镇南将军,继承其父的爵位,掌控江东之地。袁术在看到其传檄之后,袁术大骂孙策乃白眼狼。不过也无可奈何,孙策的势力已成,不是他袁术能对付的了的。
孙策在江东脱离袁术自立后,逐走袁术任命的丹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