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未雨绸缪
吴郡,刘楚知道,按历史上的记述,蔡邕一家子这一去吴郡,不到皇上归天是回不来了。这几年中,他们的生活应该是不怎么好过,但安全倒是没有什么的太大问题,问题是蔡琰的事,绝不能再让她的悲剧重演了。还有,这也太浪费蔡邕这个人才了,自己还准备让蔡邕搞一间学院的呢,这一去几年,自己的这个计划岂不是落空了?
不行,刘楚现在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到吴郡去将她们弄回来,可这是皇上下旨让蔡邕一家子流亡到吴郡的,带不回她们啊!
刘楚这时猛然升起一个念头,要不自己也搬到吴郡去?现在差不多是182年三月了,黄巾暴乱的日子也快到,从那之后,洛阳乃至天下都动乱不安。而且洛阳迟早也会让董卓那个胖子一把火烧了,就算自己在洛阳发展得再家大业大,也会被付之一炬,到时自己带着这么多的美女何处安身?将何去何从?还有那些跟随着自己的文臣武将,要怎样安置?总要想办法养活他们啊。
现在从张让勒索到了一片地皮,春耕也应该开始了,但这么一丁点大的地方肯定远远不能完全解决这么多流民的耕地的问题。绝大部份的流民还是得不到田地耕种的,没有田地耕种,那么他们的生活就永远成问题,得将一部份流民移民到吴郡去。刘楚想着想着,脑里就清晰起来,心里更加的明白,如果自己能在几年内在洛阳发展得比董桌的势力还大的话,那么就可以放手在洛阳发展。
但这是不可能的,到时董桌的二十万西凉大军一到,谁还能和他对抗?再说还有其他的军队。搜书网像丁原地并州军,洛阳的禁卫军等等,自己现在也不能大张旗鼓的招兵买马,就算可以也不能长期养活军队,一定要有地盘,有自己的粮食生产基地才能养得起军队的啊。
很明显,在洛阳是混不开的,那么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离开洛阳,到别的地方去寻求发展。迟走不如早走,刘楚心里下定决心,现在就要开始安排撤离洛阳了。不过,这个搬家也不是说一下子全搬过去,要分期分批过去,要在黄巾起义前后全部搬到吴郡去。
离开洛阳是刘楚一早就有的念头,但今时不同往日了,那时就只有自己和婷儿、秀儿。想走就走。但现在自己除了有几个美女,还有了几个文官武将,有了自己地一个班底。如果想在三国这个乱世活得更好一点。就要牢牢抓住自己来之不易的实力。
刘楚召来戏志才、田丰、高顺、颜良、文丑、黄忠、华陀等几个人,在自己家里开了一个会议。
田丰先是忧心忡忡的向刘楚汇报了现在洛阳的流民情况,不容乐观,如果不及时解决,流民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恐慌。
原来刘楚从张让处要到的地方,只不过是二十多平方里。安置下三、四万的流民已经是极限了,还占用了一些周边的地方。
现在的流民也只不过是只有一万多人是有田地耕种地。其中还有大部份的流民是从当地的一些大地主租来田地耕种地,而其他的没能在洛阳找到工作的流民可能就要长期布施粮食,这样不是长久之法,谁也没有这样的能力长期供养大大几万的流民。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而戏志才则向刘楚汇报。现在洛阳的粮食已经出现了缺口,可能会大幅涨价,那个一直向刘楚供应粮食的邹家,也停止了供应,很明显。是想要更多的钱银。
戏志才顺便说了邹家的粮食来源,有可能是军粮,说到这里,戏志才的眼神有点怪怪地看着刘楚,欲言又止。
刘楚对他道:「有什么就说吧。这里没有外人。」
戏志才这才道:「根据刘大人你的指示。我组织了一支三十人的通迅骑兵队,不过。平时他们没有什么的事,我干脆就让他们做探子,专门负责一些情报商情的刺探。」
「哦?好,这事你做得对,我们如果想做生意,必须要知道一些情报。只有事先知道情报,才能抓住商机。」
刘楚大喜,这戏志才还真地是一个人才。
戏志才看了在坐的各人一眼才道:「探子回报,发现邹家的粮食是张济以军队征粮的名义从民间搜集到粮食,暗中送到邹家,让邹家负责卖出,从中抽取利润的。」
「什么?」
刘楚和田丰同时问。刘楚是惊喜,终于可以确定这邹家就是张济老婆邹氏地娘家了,曹操给地那条邹氏的丝巾恐怕要派上用场了,嘿嘿,曹阿瞒啊,我就要捷足先登了。想到曹操,自己离开了几个月洛阳,没有和曹操碰面,不知道曹操有没有找过自己?
而田丰则大怒道:「哼,想不到张济是这么一个假公济私地人,连军队也出现这样的事,大汉有这样俎虫,大汉危矣。」
「大汉本就危矣,田大人不要如此动怒。」
刘楚安慰了一句田丰又问戏志才道:「那邹家不买粮给我们,就是想提价了?」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是的,我开始时和他们一直交易的价格是年前最低市场价的八成,但现在不行了。要我们按现在的市场价来交易,我想,是不是你亲自去和他们谈谈?」
戏志才说到这里,眼中大有深意的对刘楚道:「其实邹家的粮食生意真正话事的是张济的老婆,只要她同意了,多少钱也能买得到。」
呵戏志才还真的知我心,刘楚装着面无表情的对戏志才道:「嗯,也好,你就帮我约一下邹氏,我亲自去和她谈。除了前段时间从马元义那得到的救援粮食,应该没有余粮了吧?」
这事田丰最清楚,他答道:「是的,你上次搞来的这一批最多可以用十多天,流民太多,需求太大了,如果再购不到粮食,就无粮再施食了,不管如何也要先搞到粮食。」
戏志才接口道:「但是这邹氏不会自己出面的,只让他的老父来管理,也不知道如何才到见到邹氏,她是不会单独接见任何人的。还好,我听说张济已经回到他的管辖地了,邹氏这次好像没有跟去,应该还在邹家,就看怎样约到她出来谈了。」
刘楚咳了下,神情凝重的道「这个我有办法,容后再和你说。现在我另外有些很重要的计划,要和大家商议。」
众人听刘楚说有重要的事,都奇怪除了粮食之外还有什么更重要的?都屏息静气的等刘楚发话。
第104章迁徙计划
刘楚沉声道:「我就算再有百万家财,也不能长期养活这么多的流民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走。」
「走?不管这些流民了吗?」
田丰最关心流民的事情,听刘楚说要走,心里一愕,以为刘楚想不管这些流民了。
华陀也是一样,非常关心这些流民的生存状况的,他说道:「好徒儿,虽然你已经出了这么多的钱财来救助这些流民,我不敢要求你再怎样,但是也不能丢下他们不管啊。」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戏志才对流民不会太过热心,担心的是自己的前途问题,如果刘楚要走的话,自己一定是要跟着刘楚一起走的。
刘楚摆摆手让他们先别说,笑道道:「呵呵,你们误会了,我的意思是说让流民跟着我们一起走。」
「哦?让流民跟着我们一起走?」
田丰和华陀包括在座的各人都惊诧的看着刘楚。现在从天下各处流浪到洛阳的民众少说也有上十万了,怎么可能让这些流民都一起跟着走?再说又能去「在洛阳不可能有这么多的田地让流民耕种的,也养不活这么多的人,所以必须要到一个地广人稀的地方去。找一个适合耕种的地方,将那些没有田地耕种的流民都带去开荒造田,只要度过一两年,这些流民就可以自己生存了。」
刘楚分析道:「如果还留在洛阳,到时我的钱粮一用光,这些流民就只有死路一条。」
众人听刘楚说得也有道理,洛阳聚集了这么多的流民,他们完全没有办法自己生产,只靠刘楚的救助能救助到何时?尽早也会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要生存,就只能靠他们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靠勤劳去耕作,自力更生。搜书网田丰想了一下道:「你说得对。不能让他们再留在洛阳了,这样自有死路一条,那么刘贤侄你说,准备到哪里去?」
「到吴郡!那儿地处南方,天气适宜人类居住,不冷不热,土地肥沃,而且荒凉的地区很多,再多的人也有田地可耕。我们就到吴郡去!」
刘楚斩钉截铁的道。
「吴郡?那儿是不是太远了?」
戏志才不解地问。遥遥几千里,这么多人又这么远地大迁徙,可不是说着玩的。
而田丰则脸容欣喜的道:「好啊。只要能安置好这些流民就可以了,刘贤侄你准备怎样去?」
刘楚看了大家一眼,沉吟了一下道:「这就是要和你们商议的地方,全部一起走是不可能的。我想先派一些人去寻找到好地点,要得到当地的官府同意,才能带流民过去。还有,我们这么多人,如果一齐走的话,一定会惹起朝庭的猜忌,所以只能分批过去。」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我田丰没有意见,你说要怎样就怎样,你即管安排就好了。「
田丰说道。如果能一劳永逸的解决了流民地问题,田丰心里当然是很高兴。心里的小算盘还打着,现时天下流民众多,如果自己能带流民在吴郡站稳脚跟,岂不是可以将更多的流民迁徙到吴郡去居住生活?
刘楚对田丰一拱手道:「好,如此我请田大人先带一部份人过去。这事也不用太急。确定了地方后,再将流民分批过去,两年之内,要将所有愿意跟随而去地流民迁移到吴郡。」
「好,刘贤侄。为了让众多的流民得到生存。我跑跑腿也无防。」
田丰又问,「但吴郡很大。不知道刘贤侄有没有想好在具体的哪里?」
刘楚想了一下道:「吴郡沿海一带吧,只要将人带到颖川就可以乘船南下了。关键的就是在吴郡站稳脚跟,不要认为太容易了,那些时方地民风强悍,不一定会欢迎我们这些外来人的,所以要先得到地方官府和地方大豪的同意。」
「嗯,我到了地方,就先去当地官府立案,再去拜访当地的土豪。」
田丰也是刚从朝庭的官场下来,知道这些行文交接的规矩。
「这样吧,我给你一张任命书,让你代表我出去巡治天下,皇上给我的圣旨也给你一起带去,这样在当地的官府也好说话一点。」
刘楚又转头对高顺道:「从水路到吴郡不太安全,沿河有盗贼出没,也不知道能不能征用到这么多的船只,高顺你就带上八百士兵跟随,负责保护田大人的安全,为了初期开荒地顺利进行,从愿意跟去的流民中挑选出两千青壮的流民跟随而去。」
「是!」
高顺站起来道,心想练兵在哪里练都一样,似乎在远离洛阳的地方还更好公开的练兵。但他又说道:「可是、可是现在还没有招够人手啊,我地陷阵营才不过招了三百多人。」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刘楚也知道这几天高顺不可能就组建完整他的陷阵营的,对他说道:「这个我知道,你暂时可以放低招人的标准,先招够八百人再说。再给你几天时间准备。」
「是!」
高顺也只好这样了,不过刚才刘楚说到先让二千青壮的流民跟过去,自己以后也可以从这流民中挑选士兵地。
其实这也是刘楚地想法,先把青壮的人弄过去了,还怕自己没有兵源?刘楚又想到朝庭禁锢党派、禁止私人组建军队地问题,对高顺田丰道:「此事暂不宜声张,你们出关时也不能集结在一起出去,你们让所有人分散出了虎牢、汜水关再集合,打着巡治天下的旗号南下。」
田丰也明白,当今朝庭对于私兵有很深的忌讳,虽然也看得出刘楚其实就是在组建军队,不过,为了这么多受苦的流民,也不去想刘楚组建军队到底是想做什么了。想刘楚这么一个热心为民的人也不会做出什么对朝庭不利的事来,更不会是造反,要造反的话也不会离开洛阳了,到那些穷山恶水的地方造反只会遭人笑柄。
此事就这样定了下来,另外,刘楚让田丰打出告示,如果有流民可以到别处去投亲靠友的,或者回自己的家乡也可以寻到活路的,可以分发路费让他们走。刘楚要的是真心追随的人,如果有大部份人自己可以去谋生的,也可以减少刘楚的救助压力。
然后刘楚就顺便问问华陀对于流民的医治情况,现在已经过了几个月了,暂时没有听到有大温疫的情况出现。春天和夏天是疫病的高发期,不知道洛阳地区有没有发生温疫的可能。
华陀听刘楚问到这方面的事情,脸色一下子就沉重了起来,神情凝重的说出了一个让人在座所有人都心寒的推测。
华陀寒着脸说:「我怀疑,我们中原的温疫是人为的。」
第105章可疑疫情
当华陀寒着脸说出怀疑温疫是人为的时候,在场的众人都一脸惊愕,想到那些瘟疫一发,人畜不留的场境,人人都觉得头皮发麻,如果真的是人为的瘟疫,那是多么的可怕啊。
刘楚也心里惊惊的问:「不会吧?瘟疫怎会是人为的?」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刘楚的心里想,难道三国的时候就有了生化战?这个时候应该不会有人懂得制造瘟疫吧?
华陀沉痛的说出了一个让人心惊的数据,就是在流民之中发现了上千人带有疫病,已经将他们隔离医治。但仍然有一百多个染了疫病的流民医治无效前病发死亡,尸体已经火化。那些染病的流民让黄忠派人将他们看守着,软禁看护了起来。
上十万流民之中才有一千多个染病算是低于华陀的估计了,华陀见过大批大批甚至整个村庄的村民一齐染上瘟疫死去的。华陀也早就知道这些流民之中有不少人带有疫病,所以才会那么的紧张这些流民,怕其中的带有疫病的病人一旦病发,疫病就会传染开来,在洛阳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后果不堪设想。
流民中有人带疫病的事,华陀一直没有说出去,怕引起大家的恐慌。有刘楚的帮忙才能做到将流民中的病人全部找了出来,总算控制了疫病发生的可能,那些病人,华陀想着尽能力治好他们就是了,但现在发现了这些瘟疫有可疑之处,忍不住才和刘楚说的。
刘楚听华陀说了后,第一个念头就是将这些带瘟疫的病人给人道毁灭了,免得瘟疫传播出来。不好治啊,主要是看华陀的本事了,不过人道毁灭的话始终不敢说出口,这么惨无人道的事,华陀肯定不会让自己干的,只得问他:「你说怀疑是人为的。搜书网这怎么说?」
华陀悲痛的道:「我一一询问过染病地这些病人,他们都来自四我们中土的四面八方,主要是冀州、并州、幽州等地,除了一些地震水灾的地区,一些原本没有发生过任何瘟疫的地方也发生了疫病。让人奇的是,这些疫病都是一样的。而且……」
「什么?」
刘楚紧紧的问。
「而且那些地震、水灾的地方,在没有受灾前就发生了疫病。」
华陀脸上闪过不忍的神情。
刘楚知道瘟疫地可怕,自己对瘟疫也多少了解一点,瘟疫是由于一些强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般是自然灾害后,环境卫生不好引起的,流行瘟疫也有很多种。流感、鼠疫、狂犬病等等。但如果听华陀所说,在全国各地,受灾地区在受灾之问题就发生了疫病,不受灾害影响地地方也发生了瘟疫。而且还是同一种疫病,那还真的有点奇怪、不合理了。
刘楚想了一下不由问道:「是鼠疫还是因流感引起的瘟疫?」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不是鼠疫。」
华陀说完又好奇的问刘楚,「什么是流感?」
刘楚被华陀问得汗了一下,这个时期应该还没有流感地说法吧,便回答华陀道:「是伤寒的一种,由伤风感寒引起的疾病,会传染的。」
「哦,不是,这是一种有点类似于鼠疫的的疾病。」
华陀说道。
「类似于鼠疫的的疾病?」
田丰虽然不懂这些医学上的事情,也好奇了起来。
而颜良等几个大老粗也只有在听的份。不过,对于华陀所说地有可能是人为的瘟疫也相当的愤慨,但却又不明白,瘟疫怎么会人为得了?只是眼巴巴的看着刘楚和华陀,不明所以。
华陀看着刘楚道:「通过这些身染疫病的人口中知道。他们所在地瘟疫区,都有从北方回来的人,而且大都是退役的战士,是在北方和匈奴人打仗受伤或者年老退役的。他们大部份是带着伤病回家,接下来他们就会发病死去。然后引发了瘟疫。我怀疑问题是出现在匈奴人的身上。」
听华陀如此说。刘楚觉得此事非常地严重,如果是异族人使坏。弄不好就是汉族灭族地可能,其中更是牵涉到了汉人的死仇匈奴人。刘楚也知道,这三国地之后就是五胡乱华,一乱就是四、五百年,汉族的人口急剧减少,最少的时候传说是还剩下三、四百万的人口,这里面多少也有点不合理。
二战的时候,汉人也一样急剧的减少人口,但不用几十年就完全强盛了起来,人口多到要搞计划生育,最响亮的口号就是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为什么三国之后就弄得汉族就差点灭族了?战争无论怎么杀,也杀不了这么多的汉人的,而还是分布在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地区,靠杀是不可能杀得了这么多的,要灭汉族最好的办法就是人为的制造瘟疫。
不过刘楚又有点不敢相信,难道这个时候匈奴人就懂得了使用生化武器?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不由肃然的问华陀:「有这样的事?你都问过那些病人了?」
「基本上都问过了,他们所说的都是大同小异。」
华陀对刘楚道:「你说这些事是不是很有问题?」
有什么问题?刘楚想,这东汉未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瘟疫时代,关于瘟疫的起源,传说就是起源于这两汉和匈奴的战争中。
突然,刘楚的脑里一闪,记起自己在搜寻记载三国美女的书籍时,看到一本叫什么的《汉书》中记载了这样的话,是一个匈奴俘虏的话:「闻汉军来,匈奴使巫使巫埋羊牛所出道及水上以诅军。单于遗天子马裘,常使巫祝之。缚马者,诅军事也。」
这个匈奴俘虏的话,就是记录了匈奴用病死的动物,向汉军传播传染病的情况。
巫,应该就是匈奴人的巫帅,其实就是和张角一样装神弄鬼的郎中。其实不只是《汉书》中有记载,连西方世界的历史记录中也有记述。
中译本《疾病改变历史》中称:「公元一世纪未,一个残忍好战的民族出现了,他们来自于中国蒙古地区,骑着马横扫大草原直至欧洲东南……他们自称是匈奴人,匈奴带来了新的传染病,造成了被历史学家称为瘟疫的一系列疫症的流行。」
如此看来,瘟疫是匈奴人人为造成的事情八九不离十了。该死的匈奴人!刘楚这个一向来没有多少民放荣誉感的人,也不由生出一股愤恨,对匈奴人就像是对小日一样的愤恨。
第106章解决疫病危机
刘楚若有所思的问华陀:「师父,你说的是类似鼠疫的疾病,是不是有点像羊、牛这些动物身上传染过来的疾病?」
「嗯……我本来还不敢太肯定的,听你这么说我倒想起来了,我以前曾医治过一些病人,他们是吃了一些有病的禽类动物而引起的病症,看来还真的有点像。」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华陀想着道。
刘楚此时更肯定是匈奴人搞的鬼了,肯定的对华陀说道:「你的猜测不错,应该就是匈奴人搞的鬼,对了,你有没有听说过什么关于匈奴人的传说?」
刘楚又想到,幸好自己并没有真的到塞外去贩马回来,说不定买到的战马还*** 的有可能带有疫病的病马回来。
华陀脸色不太好看的道:「有的,从疫区过来的流民都有说过,说是因为我们大汉的战士和他们的匈奴人开战,他们的巫师请出他们的保护神来降祸给我们中原的汉人,又传说他们的巫师给我们汉军的军队下了诅咒,说和他们作对的都不得好死。」
「哼!妖言惑众,这只不过是他们的一种心理战术,想不到他们会用这些旁门左道的东西来害我们的大汉百姓。」
刘楚哼了一声,心里恨道:等着吧,匈奴人,等我的军队组建起来,势力强大后,就有你们受的了,不把你们赶尽杀绝誓不罢休!
刘楚此时也奇怪自己怎会有如此滔天的恨意,可能是自己正义的一面被激发了出来吧。
「唉,不但异族人在毒害我们,连自己汉人也这样搞,那个什么的太平道就是趁这个机会,跳出来说他们是什么的黄老道派出对抗异族保护神的使者,那个张角更是被说成是什么的救世主。那些染病的人甚至相信鬼神也不肯相信郎中。」
华陀担心的道:「在洛阳地流民,被你强制的接受了我的治疗,但其他地方的人呢?想想就担心。」
这个刘楚也没有办法。太平道已经成了气候,自己也没有办法阻止黄巾起义的发生了,他们也特别懂得见缝插针,利用灾祸迷信来发展自己的势力。再说,没有太平道的黄巾起义,自己又何来机会?也是时候改朝换代了,不过这条路还很漫长。
刘楚安慰华陀道:「现在太平道的事就不用管他了,关键是怎样减少和阻止瘟疫的发生,怎样预防匈奴人地毒害。其实匈奴人的什么巫师并不是什么的真正巫师。只不过是懂得用药地一般郎中而已,要是真的懂得什么的巫术,我们大汉的江山早就让他们占去了。」
「徒儿说得有道理。只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更有效地阻止防御瘟疫发生,要是张仲景在就好了,他对防止瘟疫很有一套。」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华陀说到这里,眼中精光一闪。盯着刘楚道:「徒儿,听你说的,好像对瘟疫有很多认识似的,你说说看要怎样才可以大范围的防治?」
「这个……」
刘楚听华陀竟然问自己怎样防治,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