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娇倚天(1-330章) - 98

2013年04月21日20:05207193897
  • 简介
字号
粗細
行距

  第217章「九字定江山」

  第二天一早,张无忌带着郭宁莲、赵敏、周芷若、小昭、杨妙可五女又一次微服出访。张无忌打扮成儒士模样,丝袍葛巾,手拿一把画着兰草的折扇,步履款款。赵敏本来就应该男装打扮,活脱脱一个少年富家公子,周芷若第一次打扮男装,青衣小帽的的她倒像个清秀的书童。郭宁莲和小昭、杨妙可打扮也是书童样子,五女各有风韵,看起来也是特别的迷人。

  赵敏揶揄张无忌下巴太大,与小白脸的秀才相去甚远,不像。

  张无忌则说,「我还难看?!我见过的丑陋的翰林就有好几个!」

  杨妙可微笑的说道:「人家是相貌奇伟,并非丑陋。」

  「对啊,大凡有智慧的能人,相貌往往出奇的丑陋……」赵敏说道。

  张无忌道:「那可不一定,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怎么写来着,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那是何等的英俊潇洒,既生瑜何生亮,那都是一等一的美男帅哥英雄豪杰……」

  「那倒也是,不过像周公瑾、诸葛孔明这种旷世人才,几百年都不出一个啊!」

  杨妙可说道。

  「在相公眼里,他如今就是那种几百年都不出一个的旷世奇才了……」赵敏说道。

  「我可没说哦,那是你们说的……」

  「臭美……」

  ……

  六人说笑着在坊间、集市走了一圈,见民间平和安定,秩序井然,张无忌心里很高兴。后来义军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非常认真到位。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张无忌想起那次跟郭宁莲听到的钟声,便直接赶往鸡鸣寺山门前,但闻钟鼓之声中混合着诵经声,张无忌照例是沉醉地半闭着眼睛凝神倾听着。

  郭宁莲说:「这钟声有点奇怪,但是哪里奇怪我也不出来!」

  「我也说不清。」张无忌说。「不过我一辈子都不会当和尚,所以这钟声我也不想明白!」

  「又从钟鼓之声中听出不同凡响的木鱼声了吗?」杨妙可一旁带有几分揶揄地问。

  「你说得不错,这寺里有高僧。」张无忌不由得大发感慨。「人们插科打诨时喜欢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其实他们不了解和尚是怎么回事,那钟什么人都能撞响,却不能撞出上品清音来。」

  「我是凡人,你可别同我谈禅了。」郭宁莲说。「或许周姐姐懂得……」

  周芷若微笑的道:「我虽然在峨嵋派长大,但不代表我就已经修炼得道了!」

  进了鸡鸣寺,六人在古柏参天的院子走了个遍,各处都看了看,连不让看的僧舍也混进去看了。

  二人又向天王殿走来。郭宁莲突然问起前几天的私访结果:「李善长轿子的事,你没有追究吗?」

  「响鼓不用重槌。」张无忌说,「我只让他们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掌握之中,这就够了。」

  郭宁莲佩服地点点头:「怪不得相公你会有那么多人拥戴,你果然有驭人之道。」

  众女于是纷纷问李善长的轿子是什么回事?郭宁莲便向众女解释了一番当天遇到的事情。

  赵敏看了张无忌一眼,道:「秦淮河第一名妓刘思思?相公你就一点兴趣都没有吗?」

  张无忌一笑,并不作答。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我看他是嫌弃人家出身风尘……」郭宁莲说道。

  「这也未必哦,我们相公是只要是美女,多多益善,一律通杀,不见我们姐妹当中就有很多是寡妇吗?」杨妙可故意的说道:「我看相公是不好意思跟下属去抢一个风尘女子……」

  「这倒也有可能哦!」郭宁莲说道。

  「你们就别猜了,想知道直接问相公不就得了吗?」周芷若说道。

  张无忌一笑而过,道:「这有什么可问的?有了你们,我还不满足吗?」

  「当然不满足……」众女异口同声的说道,这倒是让张无忌颇为惊讶。

  「相公如果你会满足,那天下的美女就有福了!」赵敏嘿嘿的说道。

  杨妙可道:「只怕在我们相公想来,天下美女不嫁给他做妻妾,那才是她们最大的不幸呢!!」说完忽然又问,「相公你对我们是不是也用对付李善长那样的手段啊?」

  「那不是不灵了吗?」张无忌笑道,这好比是跑江湖卖艺人的戏法,她是站在人家身后的讨厌鬼,看穿了,那就没法再让人有神秘感了。

  「这是什么?」郭宁莲指着一张贴在柏树上的弘法告示让张无忌看。张无忌说:「我猜对了,果然有一个高人在这里讲经弘法,可惜我现在忙,没时间来听。」

  「你还听得进去吗?」赵敏问道。

  张无忌说道:「佛门与世俗虽然有一道很高的门槛阻隔,其实又是相通的。

  我之前说过,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殊途同归……」

  这个时候,一位看上去像知客僧的和尚冲他们走过来,长揖后说:「有劳张施主,法师请你去经堂小坐。」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五女大吃一惊,这和尚居然连张无忌姓什么都说出来了,莫非有耳报神?里面的人居然能认出张无忌,这……这也太厉害了吧!

  张无忌问:「法师怎么知道我到了宝刹?」

  知客僧道:「这有何难?天下人都似曾相识。」

  张无忌又问:「不知来弘法的大师是哪一个?原在哪个圣地修行?」

  知客僧又说,「贫僧连自己何处来、何处去尚且不知,何况别人?」

  「咦,这和尚说话还真是的……」赵敏换做以前蒙古郡主的身份,哪里有人敢这样对自己说话,不过此时张无忌都不生气,她也就不吭声。

  周芷若和杨妙可看着张无忌笑。

  到了经堂前,五女也迈步上台阶。知客僧单手一揖,挡她的驾,道:「五位女施主请留步,法师不见的。」

  本来穿着男装的赵敏大为惊诧:「这可奇了,你怎么知道我们是女的?」

  知客僧也不正眼看她,只是冷漠地回答:「贫僧只知道阴阳可以易位,却不可易性。」

  「你……」赵敏本想生气的,但是被郭宁莲拉住了。

  张无忌便让她们五个不要进去了,在庙里随便走走。

  知客僧说:「如果品茶,请随我来。」

  赵敏说她不想喝水,心里很不痛快,感觉受了轻慢,佛祖也如此重男轻女不公平吗?周芷若拉着她,说:「你来到寺庙还生气,这可是对佛祖的不敬,不如我们去少几支香和捐一点香油钱……」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不知道这里有没有送子观音……」杨妙可问道。

  「应该有的,不如我们去找找……」周芷若一听,顿时也来的兴趣。赵敏、郭宁莲、小昭同样想去求拜送子观音,因此五女便一起在寺庙找送子观音求菩萨去了!

  而这个时候,张无忌推开门进了经堂。

  经堂里没有点灯,张无忌一走进去,只觉眼前漆黑一团,定睛细看,才看到有几十条扯天扯地的经幡飘在屋中,更像灵堂。一个和尚坐在晦暗的经堂一角,整个身子缩在阴影中看不清眉目。

  张无忌知道这个是大师,便向上一揖,说:「弟子来拜见长老,恭请指点。」

  「请坐。」长老的声音有些喑哑,显得苍茫遥远。

  张无忌坐在地下的蒲团上。他觉得二人相距十分遥远,长老说话带着空旷的残响和回声,嗡嗡的,以至于失去了声音的本真,张无忌听着像很熟悉又像很陌生。

  法师道:「施主是有缘而来抑或无缘而来?」

  张无忌道:「弟子是有备而来,非缘也。」

  法师道:「缘非缘,非缘而缘,是缘也。」

  张无忌道:「弟子闻,缘在偶然中,缘又在必然中。」

  法师说:「正是。必然之缘与偶然之缘合而为缘。」

  张无忌道:「弟子只是循钟鼓之声而来,法师何以知道弟子已到山门?」

  法师道:「黄昏时分,当有紫微星临于寺庙上方,施主不是来了吗?」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张无忌说:「弟子不过凡夫俗子,承蒙错爱,还请法师指教一二。」

  法师道:「施主不必一口一个长老法师地叫,法师不在寺中,寺中没有法师。

  法师是和尚,和尚为法师,法师当不了皇帝,皇帝却是眼前人,寺院非宫殿,宫殿是寺院,皆是一个缘字。」

  张无忌明白法师所说的意思,当即心有所动,问:「此是何意?法师所指眼前人就是弟子吗?」

  法师道:「虽然你不是佛门弟子,但是却可济天下,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一个小沙弥送了一杯水,放到了张无忌坐的蒲团前。

  张无忌借题发挥,说道:「一杯清水,乃江河湖海之源,江海中有汹涌之波,杯底也能掀起万丈狂澜,下了肚子也是浪涛翻滚,服用此水,可驭天下吗?」

  法师道:「白水、佛水、甘露水,都是菩提之水,既是空门之水,也是皇上之水。佛门甘露不能润泽苍生,皇上圣水能够养育芸芸众生。佛性、人性归而为一,是人性。人性主导众生,人权不解人性,望日后善待之。」

  张无忌忽有大彻大悟之感,心想在这十四世纪的古代居然有如此思想之人,实在是智者。如果自己不是来自二十一世纪,只怕是很难明白法师所说。张无忌当即有一种知音和知己的感觉,恭敬的说道:「弟子都记住了,当以众生、人性为上、为本,让百姓感受佛光普照,佛光无量。」

  法师问:「你真的懂得了吗?那贫僧也就放心了。」

  「感谢法师教诲,弟子一定永生不忘!」张无忌恭敬的说道。

  法师说道:「你我相识是偶然,你成大器并非偶然。有因有果,果是因,因是果,先果后因,与先因后果是一样的。」

  张无忌说:「无论如何请法师赐教,告我正途。」

  法师道:「该说的方才的禅机里全有了,你悟性好,自然领悟。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开杀戒,不杀戮降卒,不杀戮民众,也不要杀戮与你同荣辱、共进退的兄弟。这样,可大展鲲鹏之志。」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张无忌问得越来越具体了。具体问道:「现在北有韩山童,西有徐寿辉,东有张士诚,我想以他们为屏障,向南进取,不知可行否?」

  「这个贫僧不懂,」法师说,「况且你已定了,又何必再问。你最想问的不是这个吧?」

  张无忌说:「什么事也瞒不过法师您的慧眼。得了金陵,兵强马壮,部下纷纷劝进,有劝我称王的,有劝我登极为帝的,不知可否。」

  法师道:「说什么别人劝进,你自己不是已经把持不住,心旌摇动,想大兴土木称王建后宫享乐了吧?」

  张无忌不敢说谎,说:「是。」

  「我送你九个字。」法师说,「你如何能做到了,则前途无量,反之,自取其亡。」

  「请法师教诲。」张无忌谦恭地说。

  法师点点头,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张无忌一听,不由顿开,自己是穿越而来,居然连当年朱元璋称霸天下的九字真言都不记得,简直是大意了!当年毛泽东对这九个字都推崇有加!幸好眼前的法师提醒,要不然自己真的会称帝建后宫了!张无忌给法师磕头说道:「弟子记在心里了,一定奉行不渝。」

  法师又打禅语道,「非王不王,是王非王,王者不王是王,先称王者不一定是王,不称王者未必非王,非王而王非王也。」

  张无忌说:「弟子懂了。」停了一下,他说:「敢问法师法号?」

  「名字不过记号而已,姓字名谁其实都不重要!」法师微笑的说道。

  张无忌道:「那……那我将鸡鸣寺重修,请法师做住持,这也方便弟子有机会朝夕求教。我知道功名利禄对大师来说如浮云,但屈就国师,不知可否?」

  法师却来了个顾左右而言他:「贫僧诵经时间到了,请勿打扰功课。」说完,他面无表情地走回到阴影中,坐在蒲团上,木鱼声声中,诵经声起,再不理睬张无忌。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张无忌知道自己遇到乃是真性佛,当即三叩九拜之后,怏怏而出。但是心里一直谨记那九字真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第218章「缓称王」

  回城路上,众女都很开心,尤其是求签之后,个个都是神采飞扬的。

  郭宁莲问张无忌:「是个什么和尚,这么神秘,不让我们见?」

  张无忌说:「一个高人,讲的是天机,以参禅方式告我。」

  赵敏问:「什么意思呢?参禅的方式?」

  张无忌点点头,道:「他赠送我九字真言!说如果我能按这九个字去做,将来就是天下之主……」

  「九字真言!?是那九个字?」

  众女都深感好奇的问道。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张无忌娓娓道来。

  「我听着怎么有点像童谣呢?」赵敏道,「不称王,筑那么高墙,存那么多粮做什么?那一个不问世事的老和尚,会不会的忽悠的……」

  张无忌摇摇头说道:「此乃真正的世外高人!积存力量,厚积薄发。缓称王不是永远不称王,只是不到时候,所以他说,王者不王是王。」

  郭宁莲也跟赵敏一样,大不以为然,道:「这么大的事,就凭一个和尚胡诌几句你就信了?她知道李善长、陶安、杨宪这些人在写劝进表呢,连礼仪上的事也都着手了。」

  张无忌说道:「劝进是他们的事,劝而不进是我的事。」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郭宁莲说:「你不称王,恐寒了将士的心。大家跟着你出生入死,谁不求封妻荫子?」

  「是啊,带兵打仗,都是希望加官进爵,要不然谁愿意拼命去打仗啊!」赵敏说道。

  周芷若道:「就连韩山童都已经称小明王了,你是教主,这个时候还不称王实在说不过去啊!」

  「这个你们就不懂了。」张无忌说道:「不称王,与小明王、徐寿辉他们是一家人,他们还不敢公然独立山头,如此一来他们就在北面挡住元朝大军;如果称王,这个盟友便可能成为仇敌,咱们刚刚占有金陵,比起张士诚、徐寿辉、韩山童、方国珍的势力,差远了,一旦他们都来攻打我们,是无法支撑的。将来,在他们的缝隙里做大了,那就无所畏惧了。先称王者不一定是王,不称王者不一定非王。」

  杨妙可听完不由赞许的点头,道:「是啊,不是不称王,而且时候未到。时机到了之后,黄袍加身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只要把实力壮大,等天下都拿下了,何必担心称王称帝的事情。」

  「可是各地的义军都称王了,如果相公你还是不称的话,我担心将士们会心寒。」郭宁莲担心的说道。

  张无忌点点头,道:「你说的这点也是个问题,必须要好好的对待。」

  游历半天,张无忌偕同五女回到金陵府衙,张无忌刚换了衣服,李善长来了。

  李善长告诉张无忌:「教主,有消息说,我们派去的使者杨宪被张士诚扣住了。」

  张无忌一听就来气,道:「真是个小人!我提出与他睦邻守边,通使往来,他竟敢这样无礼!」

  李善长说,「他不但不理睬我们,还发舟师攻镇江,徐达倒是把他打败在龙潭了。」

  「什么!?他们居然攻打我们?」张无忌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这放着元兵不打,自己人打自己人,简直就是岂有其理。

  张无忌气愤的说,「既如此,可命徐达攻他的常州。」

  李善长道「常州乃是张士诚的重镇,有重兵把守。我们全力攻击也可以拿下,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得不偿失。我们如今向浙西发展是要务。那里相对比较薄弱,容易得手。」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张无忌点点头赞同,道:「命蓝玉从安徽向浙江出击,在攻取青阳、旌德各县后,元将阿鲁灰防守在万年街、昌化,必起兵救援,可乘势歼灭,如能顺利攻取,就可与胡大海、邓愈合兵攻打建德路。」

  李善长说:「蓝玉今年才十七岁,已经一连打了几个胜仗了,初出茅庐就这样能征惯战,前程不可限量。」

  张无忌说:「是啊,这小子感觉全身有用不完的力气,大将之才。」

  不一会儿,冯国用、陶安带了一大批文武官员捧着劝进表来见张无忌了,他们跪了一地,苦口婆心,辞恳意切,张无忌却出奇地冷漠,像听一桩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事。

  陶安说道:「主公,金陵向来有帝王之气,如今更应在主公身上。」

  张无忌淡淡的说道:「我现在还不想称王。」

  冯国用善于鼓动,他说:「主公,称王有称王的好处。称王便可名正言顺地号令四方,现在你是明教教主,又是天下义军首领,武林盟主,加之屠龙刀、倚天剑都在手上!只要你称王了,大家肯定会归顺的。也使人感到这是有别于腐朽元朝的,大家跟随主公有个奔头……」

  张无忌说:「我意已决,诸位爱卿休要再提此事。否则犹如此案!」说完,挥掌直劈一旁的书桌。

  「轰」的一声,只见那个书桌顿时化作木碎。众人一看,心中不由大惊,一个个的冒冷汗。

  张无忌见大家都不吱声,当即解释的说道:「不称王,不显山不露水;称了王就招风,就是元朝和各路诸侯的打击目标。找个水深的地方藏拙,是最好的办法。有人送给我三句话,九个字,我说出来你们听听: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李善长最先醒悟过来,立即说:「高,这叫韬光养晦,不是不称王,而是缓称王。主公英明啊,不愁大事不成!!」

  众人听毕,聪明的人都明白了,不聪明的人也迫于张无忌挥掌碎桌的影响,不再劝进,也都释然了。

  处理了暂且不称王的朝议,张无忌又给大臣们一起商讨国政,张无忌要求新占领的地方,为了巩固根据地,必须要「打土豪分田地,做到耕者有其田!」

  「主公,只怕这样一来,各地土豪和地主都不会支持我们……会产生负面……」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胡说!」张无忌心想,老子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比你们懂得更多,当即说道:「你们说,这世上地主多还是无地的农民多?」

  李善长道:「当然是农民多。」

  张无忌道:「我再问你们,参加我们义军的是地主土豪还是农民子弟?」

  李善长道:「自然是贫苦的农民子弟!」

  「这不就了吗?」张无忌道:「农民兄弟们都已经跟随我们打天下了,打下天下我们还去保护地主土豪?那兄弟们能为我们卖命啊?无论什么政策都会有人的利益受到损害,也有人获取。中间的取舍就看我们要获得什么样的人支持?我们在座各位,如果不是被逼,谁愿意走上反对朝廷的道路?这是掉脑袋的事情?

  地主不及十分之一,十分之八九的人都是农民。我们想要政权稳固,就必须让

  • 评论区
  •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及享受更多功能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