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名字有多长
2011年11月23日发布于sis001转载请注明作者及首发地
*** *** *** *** *** *** *** *** ***
试试原创文,入正题肯定不如之前写同人来得快。可是过程肯定还是会加入我熟悉的手法,比如凌辱啦,红杏啦……至于用到什么程度,就看反响如何把~
《我与仙子有个约会》是《异世大明录》的副标题,也就是说如果以后有空,我会创作《异世大明录》系列故事,而本文所聚焦的,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和一位御姐仙子的感情纠葛。
而仙子是何人?允许我先卖个关子,因为故事总是要有一些悬念才够精彩~
*** *** *** *** *** *** *** *** ***
异世大明录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我与仙子有个约会(半架空历史类)
序章 另一个时空
空间与时间的洪流,如同滚滚波涛,向各自的前方涌去,一去而不复返。不同的时空,如同两条平行的河流,虽泾渭分明,但却总会溅起几朵相似的浪花。
西元1664年,宇宙中的某一颗湛蓝的星球上,如同地球一样,有一片土地,土地上的居民称他们的所在之地为「中国大地」、「中土神州」。
神州大地经过了无数朝代的更迭,二十年前的一场民族浩劫,让神州百姓险些再一次经历亡国之恨。但神州的子民不屈不挠地斗争,以及一个天纵奇才的从天而至,让他们抵御住了外族的入侵,经过了二十年的努力,天下颓势转危为安,渐渐有了些盛世景象。
统治着这片土地的朝廷叫做「大明」。太祖朱元璋开国以来,历经种种劫难,国势起起伏伏。传至今日,已是第十六代皇帝在朝,时值崇祯三十七年。
崇祯皇帝自兄长手中,接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大明朝。虽然励精图治,呕心沥血,诛阉党、遏党争、内镇民变、外阻女真,却无法阻止大明国势江河日下。
二十年前,崇祯十七年,闯贼李自成围攻北京,崇祯皇帝拼尽了京畿最后一支近戍军,眼看城破在即,大厦将倾,城内一片人心惶惶,阶下臣子个个心怀鬼胎。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眼见此情此景,皇帝满心悲愤却无可奈何。闯入后宫杀掉皇后及一干嫔妃女眷,只余下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其时只有十四岁的长平公主不忍下手。遂将她与三位皇子一同送出宫去,带着末代皇帝无限地凄凉和不甘,颤颤巍巍走向煤山,准备以身殉社稷。
当黄绫锁颈,天子将陨时,太监王承恩却惊喜交加地跑来,阻止了崇祯自缢的举动。
「皇上……大喜,大喜啊!」王承恩满面红光,连滚带爬地跑向已经套住自己脖子的崇祯皇帝朱由检。看到主子正准备自缢,他暗呼侥幸,再晚一步就赶不上了。
「承恩,呵呵,大明将亡,闯贼势炽,建奴虎视眈眈,我汉家天下亦恐不保,何喜之有……」崇祯放下了绳套,轻扫了一眼这个自潜邸之时便跟着自己的心腹太监,淡淡地言道。才三十四岁的天子,因为日复一日为国事忧心操劳,鬓角已经生了点点白霜,眼角也已经生出了皱纹。
但天子之威,虽败而不颓。龙目一扫,久居上位的威压便让王承恩自觉地弯下了腰。
「皇上,大喜,真是大喜!武王引兵勤王,那闯贼在城外大败,溃不成军,京城之危已解啊!」王承恩恭恭敬敬地禀报,却掩饰不住声音中的喜悦。
「什么!武王!这,这是真的吗?」崇祯喜出望外,拉着王承恩出宫,迎接解救大明之危的功臣而去。
武王朱慈枋,原名朱枋,乃是一位旷世奇人。其时不过二十岁,五年前自关外军中异军突起,抗击女真屡立奇功。由于某些机遇,得到了崇祯皇帝的信任,甚至得到证明,他也是朱家血脉,崇祯皇帝十分喜爱这个朱家的少年英雄,赐族谱辈分「慈」字,以示接纳其为天子直系,并封其为武王,予以重用。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在巩固了关宁防线后,武王被崇祯派往江南,练神武军以镇东南,兴工商以增赋税,短短五年间便将江南土地治理得井井有条,给朝廷增加不少岁入。
只是除了江南,其他的省份仍然是天灾不断,民变四起。武王在江南站稳了脚跟之后,却几次拒绝了朝廷要求发神武军以平乱的诏旨,不过他的理由也很充分——神武军人数不足万人,守土尚可,剿匪则无力。江南百姓士绅恐江南不保,联名上书要求神武军保卫乡土,武王无奈也只有先为皇上稳固这江南半壁云云。
崇祯虽心有怨怒,却无奈朝廷疲弱,无力处置武王。也只能放任不管,好在武王虽然不听号令,江南税赋却年年按时上交,让朝廷有一些喘息之机。
神武军虽不主动出击平乱,但各路乱军却无法攻破神武军防守的江南防线。闯贼见无法攻入江南地面,便直取京师,意欲直捣黄龙。京畿卫戍军皆为疲敝之军,不堪一击,若京师一破,天下必乱,大明朝廷也将在实际上国亡庙隳。
却不想,一直听调不听宣的武王却在此时起兵勤王,靠着不足一万的神武军,大败闯贼百万大军,挽大厦之将倾,如何能不让崇祯惊喜交加。
就这样,在地球上本已灭亡的大明王朝,如今却被这么一个人奇迹般地拉了回来。
武王解京城之危后,由于京畿明军皆已在闯贼手下灰飞烟灭,余者四散溃逃,神武军轻轻松松地接手了京城防御。
在武王和崇祯皇帝有过一夜的密谈之后,明廷做出了令天下侧目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史称「武王变法」。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如果有二十一世纪的地球人,看到了武王的改革措施,一定会惊呼:这货绝对是穿越的!
新政将原本属于文官集团的一系列国家军政大权的决策权和执行权分开,内阁以及六部只有日常工作的执行权。按照地域选举民意代表、再加上原属翰林院的翰林学士、各部的官员代表,组成参议院,所有国家大政方针及三品以上官员任免皆由投票产生,皇帝成为名义上的元首,只在参议院中拥有代表皇族的一票。
将原本由朝廷官员体系把持的科道监察系统以及司法权力独立出来,不再纳入六部及内阁的管辖,并另开法学科,从传统科举之外选拔人才担任监察官员,有效地完成了官场的反腐监察和国家法制的推行。
重立枢密院,武王自任枢密使,挟制天下兵马。
兴工商,改太祖定下的重农轻商政策,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换取加重商业赋税以改善财政收入;改科举,办大学,增设理工学科;开海禁,加强对外交流;改军制,废除陈旧腐朽的卫所制度等等。
并一鼓作气,剿灭李自成、张献忠等乱民流寇,集合江南十大家族之力,以国家债券的形式,借贷钱粮以赈济饥民,稳定天下人心。
不出一年,大明江山便初步平定,有神武军的出手,关外的女真朝廷也连吃了几个败仗,让投降满人的祖大寿、洪承畴等人后悔不迭,本以为行将灭亡的大明朝,竟然起死回生,还牢牢地守住了关宁防线,重新恢复成明末两军对峙的形式。
武王凭借着巨大的威望和天下大乱的契机,诛杀了一大批和闯贼以及满清暗通款曲的大臣,以致文官集团力量大破,顽固保守的力量也被大大削弱,得以让新政顺利推行。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在江南治理的五年时间,他凭借江南开放的民风和不懈地舆论宣传,民权的思想早已获得江南上下的一致认同,他也成为了江南半壁士绅百姓的代表。同时又趁机把持了全国军权,将神武军扩充至十万之众,任枢密使之职,虽然平时不干预朝廷政事和参议院会议,但一旦有不轨之臣对新政意图颠覆时,他就会使出使出雷霆手段,为新政的推行保驾护航。他俨然成为了国家实际上的领袖,二十年过去,天下久知有武王,而不知有皇帝也。
就这样,大明的江山,在这一个天才一样的人物手中,沿着完全不同地轨迹走过了二十年的时光。天下人也渐渐地从最初的迷茫和抗拒,开始逐渐接受乃至享受起武王的新政带来的种种好处。
第一章 与仙子邂逅
「唉,真是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啊。」露宿在野外的徐纶支起了帐篷,揉着走得发酸的脚,暗暗的抱怨起来。
他是一个面相俊美,颇有两分「正太」相貌的白衣公子。徐纶是江南十大家中徐家的一支,他的祖上在世宗年间出过一位阁老,由此,徐家也成了江南地面上的大地主,官宦世家。
后来武王治江南,徐家的家主徐致勋英明地决定配合武王的江南攻略,主动投靠,支援钱粮。
武王也投桃报李,在他的指点下,徐家逐渐退出了土地买卖,开始将资金转投织造行业,并成为江南丝绸锻锦海外贸易的第一家族,势力蒸蒸日上。
由于科举不再是进仕的唯一途径,再加上朝廷官员的权力大不如前,不再像以前一样,七品县官便能一手遮天。所以各个世家大族也不再专注于四书五经的科举投资,反正以他们的家族实力,也能通过票选进入参议院参加国家大事的决策。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而对于门下后进的教育,也采取了放任自选的态度,徐纶便是这种家族策略的第一批受益人。
年方十六的徐纶,在徐家家学中经过了五年的私塾教育,再经历三年的县学求学,习完了四书五经、君子六艺,并通过府试得到秀才的功名之后,便失去了对儒家经典的钻研兴趣。
在十三岁那年他便进入京城,到武王亲手创办的京师大学进修,成为了京师大学第十六届学生。
经过了二十年的积累,京师大学也聚拢了天下有才学之士。如同战国四君子,聚门客三千,各有其能一般,从传统的儒学,到研究先秦各家文化的杂学,从先进的机械学,到传统的机关数术,各种人才汇聚一堂,也形成了京师大学多达百门的学科内容。
武王所创的大学之伟大,就在于有教无类。无论是徐纶这样世家子弟,还是山野村夫平民之子,只要能够达到学院招收的要求,要么有一技之长,要么通过学院考试,要么纳捐入学,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徐纶出生的年代,朝廷已经废掉了传统儒学的超然地位,学那种枯燥乏味的朱程理学更是年轻人难以忍受的。所以徐纶勉强受够了基础「政治课」教育之后,一到学院,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看起来新鲜有趣的自然科学。
现在的他,已经是京师大学三年期的学生了,主修机械科。不过那个号称理工基础的「数学」,对于十三年都没有接触过西方数学教育的徐纶来说颇有些挠头,学了三年到现在还是一知半解。
「唉,当初是看到机械学院中的那个『蒸汽机』那么有趣才想学习这个,没想到竟然这么难。那个什么『微积分』简直像听天书一样,这样下去何年何月才能毕业啊……」徐纶仰躺在帐篷里,默默地想着心思。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早在五年前,在武王的创意以及大力资金扶持下,经过了京师大学机械学院的历任院长徐光启、宋应星和现任的院长戴梓的不懈努力,终于于大明崇祯三十二年制出了大明第一台蒸汽机。
武王大喜过望,奏请崇祯皇帝表彰给他们世袭侯爵爵位,以激励重大科学成果。(皇帝仍然保留授勋的权利)
当时很多人还不明白这个「蒸汽机」有什么重要之处,但当第一艘轮船、第一辆蒸汽火车脱离了人力、畜力运行之时,大家都为之惊叹。
现在大明已经全面进入了蒸汽时代,铁路也在不断地架设中。享受着这神奇方便的发明,大家都开始感谢武王的英明抉择了。新兴机械科学,也成为许多年轻学子热衷的学科了。
「唉,一时糊涂啊。」真正学起来才发现机械学又枯燥又复杂,徐纶又叹了叹气,为自己一时冲动的选择而哀叹不已。
「唔……这次先生吩咐大家回乡考察,正好回松江老家去,见见婉儿。」想到那个淡雅如菊的未婚妻,一丝不自觉地微笑爬上了徐纶的脸庞。
他口中的婉儿,闺名孙婉茹,是江南孙家的小姐。江南十大家之间,为了保持亲密的合作关系,以抱团对抗徽商、晋商这些大的商家势力,所以每一代皆有互相通婚的传统。
于徐纶这一支相配的,便是由家主指定的孙家小姐。两人自小便定下了娃娃亲。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其时江南风俗大易,朱程理学被废掉国学之位后,对女子的束缚便大大减少了,现行官方的儒学由朱程理学改为了「轻君主而重百姓」的孟子儒学思想,大大地解放了天下百姓,尤其是武王执政之后出生的年轻人的思想。
女子虽然还是以三从四德为美,却不再像朱程理学所要求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那样变态地强制束缚。女子也能如男子一样出外求学、交友,大抵回到了唐宋的开放习气。
两家考虑到这些,也就没有禁止徐纶和孙婉茹的交往。他们可谓是真正的总角之交,青梅竹马,光着屁股一起长起来的交情。
只是随着年岁渐长,那个梳着两只朝天辫,骑在徐纶脖子上作威作福的调皮丫头,也逐渐长成了一个娴静温婉,亭亭玉立的千金小姐。
大学一年期的假期徐纶放假回乡,特意去拜见了孙家的世伯,也是自己的未来老丈人一趟,提出要见见婉茹。孙世伯呵呵一笑,吩咐请小姐出来。
当徐纶看到门帘掀起,那张从小看到大的俏脸再次展露在自己面前时,他惊讶得嘴都合不拢了。
才短短几年不见,印象中那个颐指气使的丫头,变成了一个巧笑嫣然,气质优雅的大家闺秀。
孙婉茹见到徐纶时,目光中的惊喜一闪而过,瞬间被她压了下去,她脸蛋微红着对着他盈盈一礼,口称世兄,礼数周全。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徐纶看着不施粉黛,丽质天成的未婚妻,再配上她柔柔地嗓音,真让徐纶这个青春少年激动万分。
在孙世伯的吩咐下,孙婉茹又素手轻舞,动作优美地为他展示了一套茶道功夫,更是让他心痒难耐,恨不得和她立刻成亲。
婉茹向徐纶见礼完毕,低着头幽幽地向他一福,「世兄安坐,婉茹告退了。」说完这句话,她稍稍抬起头向他投来一丝含情的目光,便娉娉婷婷地敛袖而去。
从头至尾徐纶的目光都没有从孙婉茹的身上离开过,直到佳人掀帘而去,还痴痴地望着门帘的方向。孙世伯看到徐纶这幅失魂落魄的模样,心中暗暗好笑。却也忍不住出口提醒他,「纶儿,你现在京师大学,不知所学如何啊?我家婉儿可不能嫁一个无才的夫婿,世侄可不要心有旁骛,荒废了学业啊。」
「呃……」徐纶刚刚经过了一年数学的蹂躏,正是信心大挫的时候,此时世伯提起这个事情,正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徐纶憋得面红耳赤,吭哧了半晌也说不出话来。
「被我说中了?」孙世伯戏谑地看着他。这孩子从小看到大,倒不担心他的人品,不怕婉儿嫁过去会受到委屈。至于学什么机械学,作为儒学出身的他对此嗤之以鼻,他提学业的事情,其实更多地只是调侃而已。
「世伯!」徐纶站起身来,郑重地一揖,认真地看着面前的未来岳父,「实不相瞒,目前小侄的学业遇到了难处。但小侄一定悬梁刺股,倍加用功,一定学成归来,一定会成为配得起婉茹妹妹的大丈夫。」
「哈哈,好,好,好。」孙世伯大笑三声,欣慰地捋髯道,「纶儿有此志向,老夫也能放心将婉儿交给你了。」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世伯,我……」徐纶激动地看着面前的中年男子,只觉得他此刻看起来无比地可爱。
「还叫世伯么?我允许你……」
「是,岳父大人!」徐纶头脑何其灵活,听了一半便知机改口道。
「哈哈哈,你这小子……」
「呵呵……」
一老一少又闲聊了半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