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血流漂橹
一身战甲的徐耀宗,威严的气势宛如战神!
他挥动着手中巨大的斩马刀,指向了前方,庞大的军团随即转向了刀锋指向的地方,就如一道缓慢流动的洪流,开始奔涌向前。
大地开始颤动。
一大早,林玉成就收到了建文军推进的消息,当即发布了集结的命令。
从远处望去,只见黑压压的兵马布满了整个山野,战鼓声不快不慢,透出冷肃的杀气;徐耀宗的先头部队已到了离燕军只有两三里地的地方,看样子是要展开进攻了。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来自金陵的御林军金色的头盔在阳光下份外耀目,他们列起长队从左右两翼包抄了过来。健硕的战马,闪亮的盔甲,杀气腾腾的长枪和扬起的尘土更增加了他们的威势,而他们整齐划一的动作却更使人震憾。
火红的令旗升起,数十名传令兵策马飞奔,传递着作战的指令。
燕军的重甲骑兵和轻骑兵排成了锥型阵,被放在最前面,左右则辅以手持圆盾长刀的步兵;弓箭手分布在两翼,而作为中军主力的长矛兵排成了方阵站在中央。
双方的战鼓声越来越重,让人听得极不舒服。建文军的阵型迅速变幻,一队近五万人的骑兵冲了出来,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前冲来。
伴随着一阵铁甲振动的声音,燕军中数万支骑兵矛同时举起,随即脚下的大地开始颤抖,双方骑兵由远至近,喊杀声和兵刃撞击的声音同时响起。
建文军所排出的是鹤翼阵,中央主阵凹陷,主力骑兵被分置于两翼,刚好与燕军用精锐骑兵列于尖端的锥形阵互为相反之势。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敌我双方的骑兵由远至近,很快便陷入彼此的阵营中,撕杀在一起,整个战场上只见双方的人马在互相劈砍着,从远处再也认不出是哪方的人了。
林玉成身边的随军参谋在这时却冒出一句话:「将军,御林军战斗力极强,好象不宜硬碰啊?」
林玉成站在高处一边观望着,一边说道:「根据燕王的指令,此战要让对方大胜一场。所以,目前投入战场的,是我军收编的降兵,我们的二十余万主力,早已经后撤到百里之外了,只是可惜了这十余万降兵了!」
说话间,燕军的骑兵正慢慢陷入鹤翼阵的包围圈中,首尾已被团团围拢,再难发挥锥形阵强劲的冲破力了;燕军骑兵的黑色头盔也在逐渐消失,一眼望去远方的战场上变的全是金色的头盔了。
建文军的骑兵以整齐的队列奔回了己方,只留下了满布山野的死尸。
看到己方骑兵的惨败,士兵们的斗志已经开始动摇,而建文军的全军推进更是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阵营的正中央出现了骚动,传令兵手中的彩旗急速的变换挥舞着。
缺乏血战锤炼的降兵组成的燕军士兵已经被敌人强大的压力吓怕了,伴随着撤退的命令连队形也顾不上保持了,调转头便似逃命一般涌向营寨。
一瞬间,燕军的整个队形都崩溃了,人人争相往回跑;由于阵营的中央在此时发出了变阵后撤的命令,使得整个军队还未与敌接触便已溃不成军。
敌人来得极快,只够跑出几步便听到了喊杀声自后传来,而敌人的骑兵更如旋风般袭至,先头的骑兵部队已经拦在了溃兵的面前。
从两翼包抄过来的骑兵为数不多,他们三人一组并排冲杀过来。这是骑兵对步兵采取的最常用的战术,用高速反复的冲击以将对方的步兵阵击散。
敌人还未来得及完成合围,而离燕军溃兵最近的只有六骑敌兵,但他们面对着三百多个仓皇后退的步兵却并不害怕,悍勇地举着长枪冲杀了过来。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他们来得实在太快了,连主阵两旁的弓箭手所射出的劲箭都被远远抛在了战马的后面,没能对他们造成任何伤害。
溃兵的人数虽多,但军心已乱,阵型已散,人们互相推移着后退,此时真正与那六骑对战的只有六七人,其余的都被分隔了,于是那几个骑兵便左挑右刺,瞬即把十多人刺倒在地。
两名长矛兵怒吼着将手中的长矛刺往敌骑,但矛还未碰到马便被骑兵的长枪扫偏,两人被巨力掀倒在地,身上被战马狂奔践踏而过,骨头尽碎,而他俩却还未立即死去,只是翻倒在地上痛苦的嚎叫着,满口满脸的都是鲜血。
其他五六人攻击着一名骑兵,寒光闪烁间,一人的长矛擦过骑兵的铁甲,胸口却被长枪贯穿,大量的鲜血从伤口和口鼻中喷出,另一人则用尽全身的力气把长矛狠命投往那骑兵的胸口。
「扑!」长矛直插入骑兵的胸甲,他晃了一晃,手中长枪已不能再举起了,那条挂在马蹬上的左腿立时被刺穿,他惨叫了一声从马上掉了下来。
地上的几人已等了这刻很久,便像是在训练急刺时一样,所有的长矛全部命中胸口,等长矛抽出时,那人的鲜血像喷泉一般从胸部六七个血洞射出,溅红了所有人的脸。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那剩下的几名骑兵已冲入了队伍的中央,战马已不能再高速奔驰了,而士兵们则奋力向敌人的座骑投射长矛,一旦骑士倒地后便用短刀将他剁成肉块。
建文军终于完成了合围,把燕军出战的部队团团围住了,金色头盔的御林军列着三角型的冲击阵在包围圈里横冲直撞,一队队的金色三角型在人群中来回穿插着,用敌方士兵的血肉为他们在通道上铺下了最华丽的地毯,倒下的尸体相互堆叠着,包围圈变得越来越小。
一队约一百人的重甲步兵终于冲出了重围,向着营寨接近,敌人的骑兵旋即追到,但这次不是包围,只是从后面冲杀,倒像是把那百余人赶往营寨似的。
他们一边战斗着一边拼命叫着开门,直到被骑兵全歼,寨门依然紧闭着,没有任何变化。
「放箭!」指挥官下令道。
从营寨中射出的不少箭连八十米的劲力也没有,但因距离太近,这样的漫射却也对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骑兵起了很大的损害,敌人匆匆抛下了三十多具尸体便奔回己方大军中去了。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远处的残杀更是惨酷十倍,碎肉和白花花的肠子溅在地上,这种近在眼前的惊栗更令人恐惧。
整整一个下午,建文军都在打扫战场,一队队光着上身的俘虏被押着从弓箭射程以外的地方经过,大量的武器,马匹,盔甲都成了对方的战利品,堆成了一大堆,散落地放在远处炫耀着,企图以此打击燕军的士气。
这一役后来点算,损失了近六万人。
「行了,全军收拢,放弃这个营寨,后撤吧!」林玉成勒转马头,向着燕军真正的主力所在的方向,绝尘而去。
第四十七章 争城以战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九江城下,燕军出动了所有步兵,以重装步兵列在最前缘,手中一人高的巨盾足可以抵挡住任何利箭;大型投石机和攻城车由马匹拖着,跟在步兵的后面,在进攻的战阵两旁则部署了少量的骑兵守护,战马不停的来回飞驰,传达着一条条的命令。
九江守军紧盯着燕军的来路,手中的弓箭已是绷得极紧,人则蹲在箭孔下,眼睛却是看着身后的主箭楼,因为作战的命令将会由那里传出。
「弓箭手预备!」
守军从城垛下直起了身子,弓箭向着下方瞄准起来。
燕军的长阵内传出三声炮响,阵营立变!只见燕军的阵形由一变三,把一个正规的长阵裂变成了三个冲击阵,十多辆投石机被快速的推到了阵前,而弓箭手亦在同一时间由重装甲步兵的身后冲出。
轰然响起震天动地的喊杀声,分三路向着九江城冲杀过来,而巨石和劲箭也瞬即向着城上飞射而来。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由于距离太远,燕军的弓箭只有少数能射到城上,但飞来的巨石却使许多守军的弓箭手受伤,同时也破坏了一些防御工事。
「燕军突击了,大家稳住!」指挥官急燥地叫着。因为主箭楼仍未下达作战的命令,所以作为基层指挥官的他也没有下令还击。
本来看似冲向北,东,西三处城门的军队突然向北门靠拢,到了现在守军才明白燕军是要凭借兵力优势,进行单点突破。
燕军步兵冲到离九江城不到百米时,主箭楼方向才传来一声炮响,指挥官大喜,手中的长矛往上一举,下令道:「放箭!」
一瞬间,数万支箭遮天蔽日地射向正朝九江城攻来的燕军士兵,虽然他们高举着手中的盾牌,但密集的箭簇仍把前面几排的士兵射成了刺猬。
伴随着指挥官的命令,城上的投石器开始发射,几十发巨石更是把十多个燕军和他们的坚盾都压成了碎渣。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城上的弓箭手以最快的速度向着城下的燕军不停的放箭,没有人敢停下来,因为所有人都清楚此刻正是在同死神作战,而赌注便是自己的性命;刚开始时射手还会定弓,平箭,瞄准后才把箭射出,但只过了一会便开始盲目乱射了,其实现在城下已布满了燕军,任一箭发出都会命中。
燕军悍不畏死地向前冲来,已有数条攻城用的长梯长索被架上了城墙,而城上的斧兵则会马上扑上前去,拼命劈斩着那些外层用厚牛皮,内心混以粗铁丝造成的长索,城内则另有一队士兵忙着把大石和巨木向着正爬上来的燕军的头顶掷下。
北门左侧那数千人的弓箭队已经渐渐守不住了,数十个燕军的长刀兵爬到了墙上,狠命地向着弓箭手们扑杀过去,与此同时,六辆大型攻城车由远到近,被缓缓推行至城下。
那些攻城车全身由粗大坚固的圆木造成,只比九江城的高墙低上一米,车底下两侧设有轮子,车顶是一个大平台,上面分散布置了一些抵御弓箭的木板,供步兵躲避射来的利箭,车的前端有一片长长的向前伸出的厚硬木板,保护着在下面拖动车子的三匹马,而二十名士兵亦在车后奋力的将车子向前推动,所以攻城车虽然笨重,前进的速度却也不慢。
「投石!」
指挥官一声令下,数枚巨石随即弹出,准确抛掷到一辆攻城车上,把上面的十多人撞了下来。但攻城车却是十分坚固,只是晃了一晃,仍旧向着城墙迫来。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那些爬上了攻城车的弓箭手举起弓向九江城内乱箭射来,意图把守军的反击压制下去。
近百枝利箭射来,城垛后面突然响起一阵惨叫,二十多名士兵已被弓箭贯穿身体,倒了下去,浓浓的血腥味顿时在城墙上散发开来。
燕军约有五十名弓箭手爬到了攻城车上,数量虽然不多,但却对守军起了很大的扰乱,城下的攻城主力则趁机加紧破城。
指挥官分出一半的兵力与攻城车上的燕军对射,以争夺战场压制的主动权,另一方面则向身后的主箭楼发出了要求增援的信号。
此时已有三辆攻城车被推近了护城墙,十多条长梯长索勾挂在了墙上,一队队的士兵们举着圆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