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文呀,血腥但不那么让人做呕,一切违背伦理的事在文中是那么顺利成章。
————借楼————
第十二章刘云飞对几个年轻人道:「昨天下课的时候,你们好象还有问题要问。现在可以随便说说了。」周克难道:「其实不算什么问题。我们只是想多了解一下范富贵这个人,另外想知道这么重要的一个人,为什么我们以前的印象会很少。」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刘云飞道:「第一个问题很容易,去查一些公开的资料就行。柑果村会议以后,范富贵立即成为军长。可是他打仗实在不行,三个月时间,两个军被他基本打光了,只剩下指挥部。没办法,只好把他提拔为集团军司令。结果,表现还是乏善可呈。两年后,皇帝说了,既然他打仗那么笨,干脆让他当武装力量部部长吧,也就是俗称的国防部长。就这样,他就当部长了。在这个位置上他干得相当出色。帝国军队的指挥调动权基本上归总参谋部,武装力量部附属于内阁,实际上没有军队调动权。范富贵在这里,主要负责确定叛军哪些目标是应该摧毁的,哪些目标价值大,在战略上什么地方是薄弱的,可以利用。然后,把这些判断通知军队。至于如何具体去打击叛军,他就不管了,那不是他的长处,大家都知道。」
郭胜天满脸不相信,道:「因为打仗太无能,所以提拔当国防部长,这是什么逻辑。」刘云飞道:「你别不服,这是历史。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能因为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范富贵的长处在战略,而短处在战术。正如他自己所说,一件事情你给他几天时间考虑,他基本上不会犯大错。可是一旦需要五分钟内做出决定,那他多半会出错。实际上,自从他当上武装力量部部长后,虽然没有直接指挥过任何战役,但是整个三战都是在他的规划下进行的。只是有些做法不能够大张旗鼓地宣扬,因此,正如帝国初期的史高岭一样,被普通人遗忘了。用人要用其所长,那种既能高瞻远瞩,又能指挥具体战斗的人不是没有,可惜,那不知道要多少年才出一个,帝国还没有这福气。梅惊雷皇帝勉强算,可是他进攻日本也只是忠实执行既定计划,严格地说,还不能算名将。」
周克难道:「看来这就是他名气不响的原因了。」刘云飞道:「这是他在女人和年轻人中名气不响的原因。在超过三十五岁,接受过专门对公民的教育的人群当中,这些人的名气可大了。你们知不知道帝国千年庆典时举行过很多活动,其中一项是评选帝国千年最有影响的一千公民。」
周克难道:「没听说过。」刘云飞道:「我忘了,你们是在那之后几年才出生的。这个评选实际上有两个,一个是所有男女都可以投票的,只有公民具有入选资格。一个是帝国高级官员和学者私下评选的,入选者不论男女。从两个结果你们可以看到巨大的差别。」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郭胜天道:「快给我们讲讲,有什么样的差别。」刘云飞道:「先说公开投票的结果。近两三百年的人物在一千人中占了大多数,越是亮相多的人物,得票越靠前。而实际上,在历史学家眼里,帝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和事件集中在帝国创建期和调整期,帝国扩张期的重要程度也要高于现近代。在帝国调整期结束后,唯一值得提及的大事是反攻地球计划。这个判断与公开投票结果相去甚远。不过,也难怪,任何这样的投票,其实公众选的都是我知道谁,我喜欢谁,而不可能是真正的谁最好,谁最能干。」
崔思华道:「那么选举就是胡闹了。」刘云飞道:「完全可以这么说。所谓民主,并不代表一人一票。好比你得病了,最佳的选择不是让有关无关的人都来投票该如何办,而是去找医生。你认为普通老百姓的治国能力真高于专家?投票实际上是政治家推卸责任的一种手段,告诉大家,办坏了事可别怨我,那是你们自己的选择。所以,越是心怀不轨,越是怀有私心,这个私心不一定是指顾自己的心,更多的时候是指为小集团服务的心,越是这样的人,越喜欢鼓吹民主选举。一是这样的人往往说话利索,外观形象好,而在选举中,这种因素比能力更重要。于是,这种人往往能取代有真正能力的人当选。二是办砸了事不用负责,因为是你们把我选上去的。大不了挨骂,反正这些人脸皮厚。而且只要有好处,骂几句也不会少块肉。尤其是在内部分歧大或者外部干涉强的情况下,没有限制的自由选举就等于自己找死。即使在一切条件都遂意的情况下,频繁的选举也会使社会关注短期利益而忽略长远利益。」
崔思华道:「帝国也经常进行选举,为什么照样发展呢?」刘云飞道:「帝国的选举,那根本就是个姿态而已,是做给别人看的。别看热热闹闹的,什么时候真正在根本问题上有过分歧,讨论来讨论去的无非是细枝末节的问题。你试着说句解放女人看看,明天出个车祸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再说,在这个星球上,帝国政府是老大,只有男人干涉女人社会活动的,哪个女人或组织敢干涉男人的选举。男人干涉女人,叫维护社会公正。女人敢干涉男人,叫大逆不道。」
梅先文道:「不说这个了。刚才校长讲到千年评选,两个结果到底差多远。」刘云飞道:「仔细地讲是不可能的,只举两个差别最大的例子。一个就是范富贵,在公选结果中排第八百多,在专家选择中排第十。另一个差别更大的是史高岭,公选结果中没有上榜,专家选择中排第四。至于其他排位相差四五百的人物,那就相当多了。」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周克难道:「给我们讲讲专家榜上都有谁,怎么样?」刘云飞道:「没有时间讲那么多,就给你们讲讲前十名排位吧。当然这个位置不是绝对的,当时专家们自己也同意,可能有20% 左右的误差。就是说,一个排位第一百的人物,有可能被低估了,实际应该排第八十。也有可能被高估了,实际应该排第一百二十。除非历史记载有重大疏漏,专家们估计这个位置大致就是这么样。凡是在这个榜上排前一百甚至一百五十的人物,都可以认为是相当了不起的人物。」
郭胜天道:「校长就别罗嗦了,快点说吧。」刘云飞道:「排第一位的,是梅惊雷皇帝,评语是,帝国之父,地位不可动摇。第二位的是王洪朝,评语是,帝国制度的总设计者和奠基者。第三位的有些争议,是梅二仙皇帝,评语是选美计划的首要策划者,造神计划的参与策划和首要执行者。其争议在于这个位置是否该由罗清风来坐,因为选美计划实际上是他们两者共同推动的,而造神计划实际上是梅惊雷和王洪朝策划的,由罗清风和梅二仙共同启动。后来,梅先文他老爹宴请了大家一次,又捐献了大批研究经费后,罗清风就变成了主要策划者和执行者,排到第十七位去了。」
梅先文道:「我爹能干这事?」刘云飞道:「倒也还好。原本支持罗清风和支持梅二仙的大约是一半对一半,位置的变化不是谁抢了谁的功劳,因为每个人做了什么,大家都还是写得清清楚楚的。排第四位的就是史高岭,评价是,提供了帝国稳定存在的物质基础。排第五位的是个女人,不知道姓名,月亮教或者迎月教派的创建者,评语是半截话,如果也让此人活到八十岁。后面没有了,意思是后果将不堪设想。排第六的是方恨世,< 诸神之约> 的作者,评价为造神计划的积大成者。他用了将近五十年的时间写这一本书,将帝国全部的宗教故事和信仰系统化,通俗化,并补上了很多漏洞。该书完成于帝国526年,也是帝国调整期结束的重要标志之一。因为他每写完部份,就让自己的女人阅读提意见,所以女人较容易接受书中的一些用词和说法,从而很快成为帝国的精神支柱。到今天已经五百年,该书确立的帝国宗教神学系统,以及提倡的社会体系,尚未经历过大的变动,仅仅进行过小的修改。」
刘云飞接着道:「第七位的是林东旭元帅,评语是,一人主宰两次战争。第八位的是秦新栋,桥梁建筑师,建造了帝国第一座跨海大桥。其生平共修建了五座跨海大桥,将五个手指大陆与手掌大陆完全连在一起。其中,三战中炸毁了两座。另两座经过维修,现在还在供低速火车使用。这些桥现在看起来显得很简陋,无法与后来新建大桥媲美,但其意义不可同日而语。还有一座现在作为帝国重点文物受到保护。第九位的是黄国梁,解决核能发电问题的人。虽然有飞船的技术资料作参考,使得该成就的科研价值显得不大,但对于帝国经济各方面,这都是一个突破性的转折点。第十位的就是范富贵,评语很简单,两个字决定战争结局。」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几个青年沉浸在先辈们的丰功伟绩中,连连点头赞叹。刘云飞道:「今天的话说得太多了。咱们这几天讲到的很多人物,包括十好几个叛军首领,都是前一百位的人物。但是咱们没有时间慢慢说了。再不快点,今天的午饭又要晚了。」
如梦战役结束后,叛军发觉自己忽略了重要的一点,被迫改变计划,发起了回锋战役。如梦战役也好,回锋战役也好,很多人都觉得名称不合适,因为其规模都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战役。所谓一般的战役,通常双方参战几十万人,战斗区域一千平方公里,就不算小了。
如梦战役,战斗区域超过千万平方公里,还不算一些辅助战场。战斗规模,叛军从一开始即投入两千五百万人,以后又不断增兵,到战役结束时,在这一战场拥有三千万人。其间的损失,超过五千万人。而帝国方面,前后投入两千万兵力,只有不到两百万退回拇指大陆。这还指的是从军事训练营接受过正规训练的部队,至于在战斗紧要关头,临时从手掌大陆征召的军队,尚未计算在内。所以,更多人倾向于将如梦战役称为三战的如梦阶段。不过在官方文件中,一直沿用如梦战役的称呼。
回锋战役同样如此,有人认为该称作三战的回锋阶段,因为整个战役历时超过三年,双方投入的兵力都超亿人。我们这里还是沿用帝国的官方正式称呼,叫回锋战役。回锋战役由叛军发起,整体上看是叛军攻,帝国守。最终帝国以惨重的代价守住了回锋。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在如梦战役后期,叛军没有能够俘虏任何帝国公民之后,叛军即准备发起回锋战役。经过半年多的精心准备,回锋战役于帝国450年三月打响。叛军的企图有三,一是捕捉帝国公民,二是攻克回锋,三是以军事压力促使帝国内乱。三个目标达成任何一个,战争的主动权都将易手。叛军由冶情泓伶为总指挥,由冶情泓伶,松风纯,朝阳名卉,甜梦依然,紫丁香等五人组成前敌指挥部,迅速展开部队,登陆拇指大陆。
在超过五万门大炮的支援下,叛军以半个月的时间夺取了海峡中间的所有岛屿,控制了全部五座跨海大桥。随后,叛军一面巩固岛屿上的工事阵地,一面以炮火轰击回锋前线的雷区。一个月后,叛军将雷区破坏殆尽后,正式进入拇指大陆。双方开始短兵相接的战斗。
此时的双方态势是,帝国据有回锋山脉,居高临下。战略上共四道防线,纵深大约一百公里。每道防线长约两百公里,部署约一百五十万人,其中炮兵五十万人。加上后一道防线的重炮对前一道防线的支援和连排单位的迫击炮等,全线可投入炮火近二十万门。在四道防线后方,是帝国预备队,约六百万人。在前线部队遭到损失后,两天内可以投入前线。大量军事训练营设在附近,一是便于山地作战的练习,二是预备队抽调走多少,马上就近补充多少。
叛军占据了沿海约七十到一百公里宽,两百公里长的平地。整个地区部署约四百万人,其中在攻击前沿约两百万人,背后有手掌大陆数千万叛军为后援。受地形限制,叛军可展开的火炮数量约十万门。考虑到进攻的艰难,叛军的规划是每个参与进攻的军,每天由后方补充一个师,对帝国保持连续不间断的攻击。每占领一个阵地,攻击部队就地转入防守,而第二梯队立即跨过该阵地,继续进攻。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帝国虽然有地利,在这样的进攻狂潮下,也吃不消。在某些地段,一个一平方公里左右的山头平均两个小时向上补充一个营,冲过叛军炮火封锁线后,能够有一个连上到阵地上。这样,一天就得填进一个整编旅去防守这么个地方。一旦后续部队未能按时赶到,阵地片刻之间就可能失守。而为了防止叛军炮火的杀伤,也不能将预备队全部放到战线附近。一旦阵地失守,帝国不得不马上投入部队进行反冲锋。这种拉锯式的争夺几乎没有一天停顿过。
经过一个月的战斗,帝国就打光了一线阵地全部的兵力和原定可以支持半年的预备队,不得不从龙腾等地紧急增兵。后勤压力也极大,平均一天一千万发的炮弹消耗,五千门火炮需要更新,让帝国苦不堪言。此时叛军拥有帝国五倍的土地和资源,两倍多的人口,不惧怕与帝国拼物资消耗。
经过三个月激战,叛军从七十六公里处首先打开了缺口,并迅速向两边扩展开,很快将帝国第一道防线撕开一个一百二十公里的缺口。七十六公里是个地名,只是整个防线中一段不起眼的地段,是叛军选定的六个重点进攻区段的一部份。这是进攻者的权力,防守方必须在全线处处设防,而进攻方可以只攻击一点或数点。七十六公里之所以被选中,正是因为它不是很重要,连个正式名称都没有,所以其防守不仅无法与回锋主峰相比,连一些次重要高地都不如。但是一旦夺取下来,叛军就可以对临近的防线进行多面攻击,逐步蚕食,而不必单纯地从正面强攻。
到第六个月,叛军已经在第一道防线稳定下来,两翼继续蚕食帝国第一道防线,试图夺取全线。中间部份则开始炮击帝国第二道防线,为进攻做准备。帝国高层极为震惊,照此趋势下去,回锋防线支撑不了两年。难道果真如叛军在进攻动员中所宣称,天下无攻不破的险阻?难道军部和政府对回锋防线的判断失误?难道诸多先辈们对回锋地理形势的赞叹只是夸大其词?帝国内部连日磋商以求答案。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最终帝国发现了问题之所在。没有摧毁跨海大桥,让叛军得以源源不绝地从手掌大陆增援拇指大陆。回锋虽险,也架不住不停地冲击。所谓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何况叛军是拥有各式各样重武器的武装力量。回锋前面只能摆开两百万部队,正常情况下,两百万部队绝无可能夺取回锋,这个判断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众人在做出这个判断后,不约而同地认可了一个约定,即进攻者只有两百万,即便这两百万人全部被消灭后,也不会有增援。很可惜,这个约定是一厢情愿的,叛军显然没有这个想法。在前五个月的战斗中,帝国军队即损失了超过两千五百万人,全部一线部队至少重组了三到四次。叛军是进攻方,更多地暴露在炮火杀伤之下,按三到四倍的损失来算,已经损失了七千万到一亿人,而不是两百万。
当初帝国没有摧毁跨海大桥,打的主意是,引诱更多的叛军前往拇指大陆,使其消耗在回锋前线。因为按照范富贵的理论,只要叛军的人员无法实现再生产,那么叛军消耗得越快,失败得越快。这一点点如意算盘,差点儿让帝国功亏一匮。五座跨海大桥,可以在保证军火粮食供应的同时,每天输送上百万人。按照叛军内部的计划,哪怕每天扔进去一百万人,只要能够在两年内砸开回锋,帝国就完了。
现在帝国被迫在叛军的严密保护下炸桥。曹文容和姜元斌在这次战斗中开始真正地展露头脚,指挥了三战中唯一一次大规模海陆空协同作战。要想派兵杀过叛军的层层阻击,冲到桥边去炸桥显然是不可能的。
帝国选择了叛军尚未构筑起坚固工事的两翼发起冲击,以上千辆坦克开路,执行反击作战。以酒精为燃料的这批坦克,速度和续航力都不足,但是却成功地吸引了叛军的注意力,叛军迅速集中重炮围剿帝国部队。同时,帝国坦克部队趁着叛军短暂的慌乱突破了叛军的两道防线,将帝国特种部队送到了叛军后方。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没有了山地和工事的掩护,帝国一百七十万部队的反击很快就被击溃了。到第二天傍晚,上千辆坦克就损失殆尽。但是,战斗才刚刚开始,这一百多万部队只是诱饵。只有如此大的诱饵才能让叛军不虞有诈,也只有在尚阳星,战争双方付得起如此大的诱饵。
第三天下午,帝国海军开始炮击战线的外围岛屿,进一步分散叛军注意力。当天夜里凌晨两点,帝国精心准备的飞艇群悄悄地飞跃战线,然后降低高度飞临海峡。离海峡十公里处与叛军遭遇,击落了叛军的侦察飞艇后,帝国的飞艇在地面特种部队信号指引下,分别攻击了五座大桥。为求准确,基本上是在两三百米高度进行投弹。
叛军从得知帝国空袭,在帝国特种部队的骚扰之下,仍然只用了十分钟时间就开始还击,不可谓不快。但是由于帝国对战况的计算十分精确,帝国的飞艇群在叛军还击前两分半钟开始投弹,七分钟内投弹完毕,上千吨炸药彻底摧毁了全部跨海大桥。之后的战斗说明了为什么三战中没有大规模的空战。由于飞艇的速度慢,体积大,只需要短短三十分钟即可脱离叛军地域,撤回后方的飞艇,在叛军地面的机枪和炮火攻击下,还不是后来专门的高射炮,竟无一安全撤离,在十分钟内彻底覆没。
所以,在整个战争过程中,飞艇只是作为战场侦察的工具广泛使用,空战只是零星发生,至于空地作战,只使用在偷袭战略性目标上。正面作战,飞艇完全不占上锋。主要原因也在于尚阳星没有化石燃料,飞船带来的资料不能直接使用,帝国自己也没有能力开发作战飞机使用的发动机。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这次自杀性的攻击,以帝国达到目的而告终。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帝国海军持续不断地攻击叛军运输舰队。虽然帝国舰队的损失三倍于叛军,但是叛军的运输能力不可避免的下降了。两个月后,叛军每天可以向前线补充的兵力下降到只有五万人,已经不可能发动大规模进攻。凭借前一阶段夺取的阵地和拼死建立的工事,叛军与帝国形成僵持局面。
帝国缓过气来以后,开始反击。曹文荣和姜元斌分别从两翼离开山区,向海岸推进。帝国学习了叛军的做法,以大量钢铁和水泥,在既没有天然掩蔽物,又不适合挖坑道的地形里,堆集起层层堡垒,逐步推进。就这样,仍然付出了上千万人的昂贵代价,才将战线推进至海岸。此时,回锋战役进行了十八个月。之后,又用了同样长的时间,帝国终于肃清了进入拇指大陆的叛军,恢复了回锋全线。
战役结束后,从海岸到回锋城,寸草不生。整个第一道防线各山头,海拔平均降低了十米。帝国和叛军的海军几乎同归于尽,半年之后,帝国才重新拥有像样的舰队,而叛军更是在一年后才重建海军。整个战役,帝国损失一亿三千万人,其中仅公民就阵亡三万。叛军损失超过三亿。在正规军的正面较量中,这是最后一次帝国军的损失小于叛军,而这几乎完全得益于回锋的地形。
换到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这样的损失必然导致国家和政权的崩溃。但是,尚阳星和帝国的特殊社会结构决定了,交战的双方可以承受这样的损失,战争才刚刚结束了第一幕。在帝国,女兵只是象物资一样,只要帝国还能拿得出来,是没有人在乎消耗了多少的。在同样条件下长大的叛军,也不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多重要。没有财产值得留恋,没有家庭需要考虑,最亲密的伙伴就是战友。再说,如果接受帝国的条件投降,也是死路一条,还不如战死沙场。就是这样,直到叛军人口在战争中损失了超过80% 以后,叛军中才出现了主和的声调。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刚才我们说到,叛军进攻回锋有三大企图。攻陷回锋的目标没有达成,那么其他两个目标呢?捕捉帝国公民的尝试从始至终贯穿于战役的过程中。早在如梦战役后期,叛军已经知道,帝国公民身上安装了自爆装置。于是,叛军尝试了一系列的手法,试图得到帝国公民。
第一种尝试是夺取公民尸体。既然帝国公民都是亡命之徒,可以毫不犹豫的按下起爆按钮,那干脆直接击毙,然后从尸体上取精液。叛军开始没有料到的是,所有炸弹有遥控起爆功能。当确信公民已经凶多吉少时,后方会毫不迟疑的引爆炸弹。
第二种尝试是使用催泪弹和麻醉枪,就是动物园和科研人员用来对付猛兽的那种。公民中弹后,只要不是当机立断引爆炸弹,几秒钟后即晕厥过去。由于人还活着,叛军对帝国不遥控起爆炸弹抱有一定希望。实际上,初次碰上此事的帝国指挥官十分为难,最终咬牙下达了起爆命令。事后,帝国最高层立即下发指令,要求再有同类事件发生时要果断坚决。
再之后,叛军命令,将帝国公民击毙或麻醉后,立即砍断双腿,将上身拖回即可。甚至可以只将生殖系统剜下后送。使用此手法,叛军几次几乎得手。有数次叛军拖着帝国公民的半截身体在回撤过程中被帝国炮火覆盖,那是真正意义上的覆盖,几千门火炮放弃自己的当面目标,集中轰击一两平方公里的地域。有两次,帝国出动了数万军队拼死阻击,摧毁了尸体。最严重的一次,叛军取得了生殖系统,进入了掩体。双方数十万军队围绕该小山头熬战七日,让叛军突围而去。幸运的是,精液在夏日的高温下经过这么长时间,已经完全不能使用,让帝国逃过一劫。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此战过后,叛军军队中每个营增加了一组特殊士兵,提着冰块和精液保存液跟在战斗部队后面。该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