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史(1-4) - 2

2009年02月11日10:57134175295
  • 简介
字号
粗細
行距

在其他论坛看到文前还有这么一段,作者够幽默,哈

 [2007-09-29]创业史   作者:柳青

 引子柳青五十年代创作的《创业史》,是一部以农村题材为主题的反映社会变革的力作,也是一部人物刻化细腻、社会关系错综复杂、脍炙人口的佳作。但他在创作过程中还有一些政治因素掺杂在里面,据最近中央档案馆解密的文件显示,柳青在陕西省长安县当县委副书记的时候,曾就农村存在的通奸、乱伦、拐卖妇女、抢婚等有伤风化的问题,向县委进行过反映,但没有得到支持,他于是向地 委有关领导进行如实的反映,希望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想办法引导农民改变低级粗俗的生活方式,这实际上是农村缺乏娱乐方式,生活方式单一造成的。然而,他如实反映的结果却被当时的地委负责人也当成笑话,说他在农村就知道盯着人家的小媳妇儿、大闺女、寡妇、老光棍,是抓了不该抓得的,是路线方针错误!柳青得知后非常遗憾,他坚持认为农村的风气不改变,将会影响到社会主义的成果,还会有倒退到旧社会愚昧低俗农村生活方式的危险,他忧心如焚,决定斗胆直接向中央首长反映情况,于是,他彻夜给毛泽东主席亲笔写了一封长信,用挂号信的方式直接寄去,事儿也凑巧,中南海办公厅秘书局的一新来的工作人员,一时疏忽竟将这封署着某某县委副书记的来信,未经秘书局领导审阅和办公厅主任审阅,直接交给了是其老乡的毛主席的一个秘书,这位秘书按照惯例,直接呈送到主席的办公室,因为中央办公厅有规定,一般来信必须经秘书局先审阅,有价值的群众或下级来信须呈送办公厅主任审阅同意后方可转交首长的秘书,但对于首长特意交代的来信,秘书局和办公厅都应无条件立即交给首长的秘书,主席的秘书看到这封来信一点儿也没有被拆开,自认为是主席交代过的,理所当然地按照规定立即呈送到主席的办公桌上,于是这封神秘的一个小小县委副书记的来信就被主席审阅了,当毛泽东完完整整看完这封来自最基层职务同志的来信后,深深地为这位县委副书记忧国忧民的赤胆忠心感动了!他考虑良久后,亲笔给柳青写了一封回信,除了高度称赞他的胆识和对工作认真负责外,还希望他能向他再反映一些农村存在的其他问题。当署着毛泽东的大名,直接来自中央办公厅印着“机密”字样的机要文件,通过柳青所在地的省委、地委机要部门直接交到柳青手上时,不但柳青本人想不到,长安县委想不到,连省委、地委都震惊了!这些久经战场和官场的上级领导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们怎么也猜不出柳青与这位高不可攀的中国第一号人物到底是甚么关系?那位曾经嘲笑过柳青的地委负责人更是惶惶不可终日,一吓之下竟然疯了!柳青也为毛泽东的亲笔回信震惊了!他一连几天处在高度兴奋和激动中,同时也在考虑如何再向主席如实反映农村存在的如“合作化”等问题,考虑再三他决定用写小说的方式向主席汇报。原因是他是个极端认真负责的人,他生怕自己的洞察力和政策理论水平有限,怕自己犯了一偏盖全的政治错误,影响到中央的决策,甚至连累一部分好同志。特别是他听到地委某负责人因为主席给他的亲笔信,惊吓的竟然疯了的消息,心里也特别难受!他终于明白了官场上的凶险,用写小说的方式属于文学作品,即使讲错了,也属于文艺探讨的范畴,退一万步说,即使惹得主席不高兴,也是个人的事,与别人无关!杀头、坐牢他自己顶着。拿定主意后,他再次给主席又写了一封信,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不久,他果真又收到毛泽东的回信,同意了他的做法,并一再要求他一定要写全面,不论好的、坏的一块儿写出来,说错了不追究责任!他终于放下心来,一星期后的一天,他直接找到省委第一书记,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讲了出来,并表示为了完成好主席交给的政治任务,他决定辞去县委副书记职务,静下心来深入到农村去体

  • 评论区
  •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及享受更多功能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