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zc0002025年3月11日发布于SIS
字数:7771 字
第13章 图谋鏖战
在梁王府中,武三思正召集心腹,进行密谋策划。
武三思喊道:「李显这废物有什么资格坐上皇位!当初可是孤救了他数次,几年前来俊臣上告姑母,言其准备协同李旦与禁军一道谋反,还是孤发现来俊臣欲借刀杀人,实为谋害诸武之前奏,孤抢先亲率王府卫队将其抓捕,上告姑母称其有谋逆之心,指出其上报有污蔑离间之嫌,才得以诛杀来俊臣。
之后李显本来就要因为那两个被杀的女儿犯下诽谤罪连坐处罚他全家,还是孤向二张说情,才未加牵连。
之后起兵除灭二张,孤亦带队参与并立功!孤足足救了他三次!现在看孤当时真不该与姑母说情让他们一家从房陵回来!孤当时只想让姑母认为孤有敦睦之心,从而让恶斗多年的魏王与相王争储结束,让孤成为太子,想不到居然让李显这个窝囊废变成了太子,还坐上了皇位,现在不但不思感恩,还要砍孤的地位,孤绝不能答应!各位可有什么对策?」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梁王王傅蒋明陶回道:「殿下此时要沉住气,得戒急用忍为先!当今皇帝其才德本不足道,倒是皇后韦香儿和太子李重润,经过房陵这十几年来,能力智谋变强了不少!现在成为李显的左膀右臂,这才是我等最严重的威胁!现在皇后太子新立,地位尚十分巩固,所以暂不能马上打倒,得徐徐图之!」
武三思问道:「王傅所言甚是!之前你长期辅佐孤,为孤谋划甚多,此番有何良策?」
蒋明陶回道:「既然皇后和太子地位稳固,那就从弹劾其党羽进行削弱!我等亦将组织集体上疏,要求提高殿下的地位,进行声望与威信的巩固。殿下还需以孝道为名,尽力巩固武周之时诸法度,乃至进一步扩大!此外,殿下亦须组织人手,筹备与训练兵马,招募心有不满之文武官员乃至江湖人士为内应与外助,为日后图大计预备!」
武三思听了十分兴奋,说道:「王傅不愧足智多谋,一席话让本王茅塞顿开!此四策甚佳,须加紧筹备运作!诸位可有意见?」
监察御史姚绍之、侍御史周利贞、冉祖雍说道:「我等在朝堂上将尽力弹劾皇后与太子一党之心腹,乃至多提巩固殿下地位、巩固并扩大武周法度之倡议,定将竭力所为!」
太仆丞李悛、光禄丞宋之逊说道:「我等掌部分内宫起居之权,将寻机进行布置。」
王府典军袁勋瑞说道:「操练军兵,招募不满官员和江湖人士,就包在我身上了,请殿下放心!」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左卫将军武崇训说道:「在军中拉拢人心,当初即为彼等一党之举,父王可将此番重任交予儿臣执行,当不负所托!」
武三思听了心腹们的回答后,感到相当满足,说道:「好!有尔等相佐,孤定当成就大业!望诸位尽心竭力,日后均当同享荣华富贵!」
众人下拜道:「殿下英明!当竭力为殿下效忠!」
武三思说道:「多谢诸位了,孤备下宴席,愿诸位尽欢享用!」说完,众人离开内室,往宴厅走去。
次日,在大殿之上,端坐在众臣面前的皇帝李显,身穿黄袍头戴皇冠,刚落座在他的龙椅上,可他的心思却早已飞去了御花园。
想着今天还有马球比赛,李显便对今日的朝会十分厌烦了。
侍御史周利贞说道:「启奏皇上,司空、梁王武三思,为陛下乃至为国,屡建殊勋,参与诛杀奸逆来俊臣、二张之流、救陛下于危难中数次,其功业甚隆!臣奏请陛下赐其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之权,如汉时萧何故事!兼封以万户食邑并增加封地军兵!其长子武崇训,亦可加封为鲁王!」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众臣听了大吃一惊!这种待遇历朝除少数功勋卓著之臣外,多数获得者为密谋篡位之举才如此行事!这立马激起了朝臣中有人反对。
此时,侍中兼平阳王敬辉说道:「五运迭兴,事不两大。天授革命之际,宗室诛窜殆尽,岂得与诸武并封!今天命惟新,而诸武封建如旧,并居京师,开辟以来未有斯理。
愿陛下为社稷计,顺遐迩心,降其王爵以安内外!诸武不加以惩治,依旧保持封爵,已然不合情理!今日又有奸人欲为梁王加封殊荣,怕不是要形成操、懿再临!此乃用心险恶之举,陛下万不可允诺!」
李显说道:「诸位均是为朕、为国立有殊勋之臣,朕绝不会厚此薄彼!朕早知尔等有所不睦,所以正式有所答复!」说完挥了挥手,让太监上前宣敕。
太监宣读了敕文:
《答敬晖请削武氏王爵表敕》
「朕嚐因暇景,博览前修,帝籍皇图,略稽其迹。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至若二灵肇判,三才聿兴,骊连栗陆之辰,尊卢大庭之日,时犹朴略,未著图书。
洎乎出震应期,画八卦而成象,炎皇御曆,播百穀以兴农。
车服创于轩辕之朝,曆象建于唐尧之代。
封建之事,阙尔无闻。
自周汉己亚,方崇藩屏,至于三微更王,五运迭兴,以古揆今,事迹有爽。
比者别宗抚曆,异姓兴邦。
伏以则天大圣皇帝内辅外临,将五十载,在朕躬则为慈母,于士庶即是明君。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往者垂拱之中,嗣皇临政,当此之际,鲁卫并存。
及乎全节兴妖,琅琊构逆,灾连七国,衅结三监,既行大义之怀,遂有泣诛之事。
周唐革命,盖为从权,子侄封王,国之常典。
卿等表云:天授之际,武家封建,唐家藩屏。
岂得并封者?至如千里一房,不预逆谋,还依姓李,无改旧惠,岂非善恶区分,申明逆顺矣。
今以圣上乖豫,高枕怡神,委政朕躬,纂承丕绪。
昨者二月之首,攸暨等屡请削封。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朕独断襟怀,不依来请。
昔汉祖以布衣取天下,犹封异姓为王,况朕以累圣开基,岂可削封外族。
群公等以天无二日,土无二王,抗表紫庭,用申丹恳者。
然以赏罚之典,经国大纲。
攸暨三思,皆悉预告凶竖,虽不亲冒白刃,而亦早献丹诚。
今若却除旧封,更虑有功难劝。」
太监宣读完敕文以后,李显说道:「常言道,手心手背都是肉,梁王为朕亲戚,亦多次救朕于奸人之手中。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敬辉等诸爱卿参与诛杀二张贼党,助朕复位,亦有殊勋!所以,朕准周爱卿所奏,赐司空、梁王武三思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之权,如汉时萧何故事!兼封以万户食邑并增加封地军兵!镐国公、左卫将军武崇训,可进封为鲁王!」
武三思为自己图谋地位获得初步成功,内心颇为兴奋,于是立马下拜谢道:「多谢陛下隆恩,臣等定当尽心竭力,辅佐陛下在所不辞!」
中书侍郎姚崇说道:「启奏陛下,近年来佛寺佛窟修建甚多,耗费民力极重,诸僧尼名不副实者甚多,且逃避国家赋役严重。昔佛图澄不能存赵,鸠摩罗什不能存秦,齐襄、梁武,未免祸殃。但使苍生安乐,即是佛身;何用妄度奸人,使坏正法!恳请陛下对过滥之佛寺僧尼予以裁汰一万二千,以利民生!」
侍御史冉祖雍说道:「此番妄言用心险恶!昔日皇上初生时,高宗天皇大帝和则天皇后请来玄奘法师诵经祈福,皇上出生时,端正奇特,神光满院,自庭烛天。
此为佛法庇佑所致!故皇上当时即起法号名为佛光王,拜玄奘法师为师。
日后陛下屡遭奸邪陷害,亦能转危为安,乃至今日重登大宝,实乃佛法庇佑之功!姚崇妄图对佛寺僧尼加以损毁,乃大逆不道,其罪当诛!」
二人互不相让之下,也引起了双方臣子之争议发酵。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看着众臣争论不休,李显灵光乍现下,突然有了一个奇特的点子从脑海中冒出!
李显说道:「爱卿所言均有道理!既然你等互不相让,那朕做个尚为公平之法实施吧!有异见者,可以进行拔河决胜!双方各持一根麻绳两端,谁赢了就顺谁之意实施!」
听到李显所言,众人无不吃惊!回想起十七年前,李显不就是在朝会上支持不同意见争论时拔河,从而成为其母后武则天称其昏庸无道并废黜他的一部分理由吗?怎么今日又故态复萌了?
太子李重润听后无奈的微微摇头!想不到父皇依旧是优柔寡断!但他转念一想,既然允许拔河决胜,那么自己一方诸人大多年轻力壮,为何不能加以利用呢?这样正好能战胜武三思一党老朽,也能让人心服口服。
故而使了个眼色给旁边的母后韦香儿,韦香儿点头同意。
于是皇后韦香儿说道:「皇上口谕,诸位可听见了?请羽林军上殿,备绳以供竞赛!支持双方意见的,可分途而立决一胜负!」
说完,魏王兼右羽林军大将军武延基回道:「末将尊令!」于是,他下令羽林军士兵将粗麻绳带入殿中,供众人拔河。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李隆基、李重俊、太常卿兼寿阳王薛崇胤等一干主张裁减的的亲贵与文臣站一边,武三思一党的五位党羽和另一群维持不变的文臣站一边。
武延基虽为武家嫡长身份,但更加心向李唐,却又不愿开罪本家!所以将绳索送交众臣之后,他便侍立一旁,未加参与。
此举被武三思看见了,在心中对其开始生出不满之念。
只见李重润宣布道:「比赛开始!」
众人便开始互相竞争拔河,初始武三思一党人数较多,使劲甚大,开始占据上风。
但李重润一派将领与亲贵更为年轻力壮,且经历战阵,比一干老弱文臣更为孔武有力!随着李隆基等人开始发力,绳索便开始往他们一方移动!武三思一党起初竭力反击,但不久后就支撑不住,被连带拖走前移甚多!主张裁汰的一方获得了胜利!
坐在龙椅上的李显一时间笑的合不拢嘴,在大笑完后,李显说道:「既然是隆基等人获胜,那就遵姚爱卿之意,对佛寺僧尼准加裁撤吧,君无戏言,众卿以为如何?」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李重润说道:「启禀父皇,《道德经》所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天人之道,重在均衡,既然佛寺僧道过多,加以裁汰,利于民生,并无不妥,然尺度亦不可太过,先予以裁汰六千,庙宇佛窟佛像暂时不予增加,但亦不加以削减,儿臣认为较为稳妥,请父皇定夺!」
李显回道:「好!润儿思虑甚为妥当!那就依姚爱卿与润儿所言,先令有司加以考核,裁汰六千僧尼,停止新建寺庙佛窟佛像!之后就散朝吧!」
众人拜谢道:「皇上圣明!」,之后众人便陆续退出了宣政殿。
看着带着小跑离开大殿的父皇,太子李重润只好代父受过,将积压在三司六部中的折子,统统命人搬到了太子东宫,由他来亲自处理!忙完了朝中的琐事后,李重润带着部分未办理完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