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梦中梦789原创:是时间:2023.6.8
字数:25,333 字
康熙14年,1月,贵州北部,古亭城这是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我想陶渊明描述的桃花源可能也就是这样吧,四面的大山把大部分敌人隔绝在外,皇帝的大军往往因为高山险阻而无力征讨这里。也许有必要先回顾一下以前的事,免得住久就忘了。
我爷爷叫孛儿帖,父亲叫威广庭,我叫李如绘,随母姓。我没怎么见过我父亲,我母亲告诉我,我的爷爷是蒙古人,那时草原上遭了白灾(雪灾),爷爷一家负责放牧的牛羊死了很多,被台吉责罚后他感到前途无望,于是领着一些邻居牧民南下投奔明朝,都做了明朝将军的夷丁。我父亲长大后继续出仕明朝做武官,被总兵官取名威广庭,在跟随孙传庭督师与李闯流贼决战时部队被打散,父亲又随高杰一路南下打到扬州,在那抢走了我母亲,高杰举兵北伐时被人诱杀,部下各寻出路,遇到南明弘光朝在长江边炮击南逃溃兵和难民,我父亲的同僚们都对南明失去信心,一起投降了清朝,后来他被调往山西参与镇压姜瓖反叛,死于战斗中。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我母亲出身扬州的官宦家庭,在明末的战乱中家族星散,她成了我父亲的俘虏,后来是他的妻子,父亲死后她获得了七品孺人的诰命,靠朝廷的抚恤和父亲同僚的帮扶生活过的算是比较宽裕,我长大后随了母姓,参考中武举在兵部挂名,外放到浙江做守备,防御郑军海贼,在任上有尺寸之功,军政考核时受到抚台大人赏识,被提升为都司。
在战斗中我抓到一个荷兰老兵,他的荷兰名叫亨德里克,他给自己取汉名叫,何文英,荷兰人放弃基隆时,他和一些不愿意走的荷兰兵投奔了海贼郑经,被派到浙江沿海进行袭扰,我把他收为家丁,给他以优厚的待遇和足够的信任,他帮我训练了善用鸟铳的浙江家丁10多人,他们中几个自称是戚继光部下的后人,以自己的祖辈为荣,这些人都是我最为倚重的家人,我的得力副手。何文英娶了一个从澳门买的女人做老婆,说一种我听起来很费劲的方言,他有一儿一女,他的儿子叫何海成,已经是一个很老练的火枪手,他的父亲试图把他培养成一个基督徒,但没成功。何文英的女儿是个黄头发皮肤雪白的小姑娘,模样十分可爱,取名何雪儿,她小时候我就和何文英订立了加盖官印的红契卖身契,等她长大了会成为我的妾,有条件时我会给何雪儿请诗文和音律的教师,她学的并不好,态度懒散,我就会给她各种小奖励做诱导,我们关系亲密,她并不知道我和他父亲的约定,无忧无虑的慢慢度过美好的童年。
在浙江任上母亲去世,我回家丁忧三年,守丧期满后,兵部拣选我以游击(从三品)官阶到湖北绿营郧阳镇领竹山营。我在京师兵部领取官凭,照例向兵部主事官员送些银两孝敬。我回家变卖了房屋家产和母亲的婢女,与亲朋故旧们一一道别,从这些熟人子弟中,我又招募了10多个能骑马射箭的人为家丁,带着20多个武装家丁和他们的家属去上任,我省掉了照例可以有的鼓吹等仪仗,朝廷平日只以微薄的薪俸养兵临阵一时难以顶用,文武官员无不蓄养家丁以应急,但都规模有限,再也没有前明那种千人以上的家丁军团。
到了郧阳镇拜谒佟军门,我照例问安,敬献礼物。从中军拜领了游击关防印信,了解属地和营务情况。
我到竹山营驻地,先去拜会竹山县太爷韩大人送礼问安,虽然我品级比他高,但照例本朝延续前明以文制武,文武相见大三级。何况以后同地为官,军饷粮草还需要地方协理,自然不能得罪这位土财神。韩大人也要仰仗我的营兵震慑刁民,剿除土匪,既然没有相看两厌,那自然一团和气,互相谦让一番。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竹山营在册员额534人,有千总1人,把总1人,点卯实到482人,对缺额我也不予多问,这是因规陋习,我的幕僚,家丁,以后还有妻妾等开支都要从这些空饷出,下属的千总,把总,及上面的总兵大人也都有份,盖因沿袭前明旧例平日为官薪俸微薄,朝廷也默认如此补贴家用。
此外竹山营还有雇人托名,开办赌场,当铺,妓院等产业,走私货物,勾结盗匪帮其销赃,以及其他种种灰色收入,营兵自己掌握禁赌缉贼之权,当然不会查自己,文官按察使,府县的老爷都有参与分红,也都不追究。朝廷严令官员不得嫖娼,于是营官们按照惯例会以私事请知县来宴饮,席间请出妓院诸芳,知县老爷看好了谁,就送与知县为妾。
实到兵丁中有45人是老弱懒散之辈,和贪图可免除徭役的豪绅派家仆充任,这些人有名无实,不可临战厮杀,但可以给县太爷站岗巡哨,催缴租税,征派徭役。79人要守护汛塘,稽查宵小奸徒,捕盗抓贼,保护驿站。
剩下358人才是青壮可战之兵,但平时各忙生计,或捕鱼,或打铁,或卖酒,或耕田,集结起来都不容易,每月需要整训3-5日也只能流于形式,随鼓号声排列队形,演练行军。
张千总和李把总都提拔于行伍之间,在营兵中颇有威望,个人武艺也很是高强,平时经营自己的产业,是当地有名的豪强大户,我自然不会苛责他们,以后若有战事,士卒是否用命,还要看他们表现。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另有一些挂余丁名额,每月只拿几钱银子的绿营兵子弟,可以随时补充缺额,绿营因袭前明军户条例,士兵归兵部军籍,世代为兵,父死子继,军人子弟可以申请做后备余丁,营兵死伤就能马上补充,现在绿营欠饷往往时间不长就能补上,军饷低但也足以糊口,又可以任意操持副业,若是被乡绅欺负,地方州县官员也会偏袒营兵免生哗变。因此营兵们也大多能听从号令,维持士气,响应朝廷征召。
我检查了营库军械,有损坏锈蚀的,向上级请示调换,每个营的武器装备照例可按实际需求自行选择,这个时代武官们普遍认为,上阵破敌当以鸟铳为先,千人中应有鸟铳手300到500,大炮2门,五分之一骑兵,其余可配弓箭,大刀,长矛,基层军官选拔首重考核弓箭技艺。
康熙12年末,吴三桂造反,朝廷传令要求郧阳镇台整备兵马准备出征,接到镇台中军训令,我招来张千总和李把总,让他们考核裁汰实在不堪用之人,现在不比往日可以悠然快活,当尽快整点兵马,以备从征。两人领诺而去,我也到校场监督营兵演习武艺,让所带家丁去教习营兵骑马射箭,使用鸟铳。
康熙13年3月,郧阳副将洪福领本部兵马响应吴三桂起兵作乱,我没有与他为伍,接到消息后立即领营兵进入竹山县城准备守城,然后带一部分人马增援郧阳,不久洪福被朝廷官军击败,他领残部南下投奔吴三桂,我未受牵连。
此时吴三桂叛军已经全得云,贵,川,湘四省之地,全线告急,朝廷调来陈大人担任郧阳总兵,整肃洪福残党,传令各营严守驻地准备御敌。朝廷判断现在湖北空虚,吴三桂贼兵有可能突破武昌,襄阳,进犯郧阳。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康熙13年秋随着朝廷援军逐渐汇聚长江北岸,江防已经逐渐稳固,郧阳镇已经不再有被攻击可能,朝廷要求陈总兵留下部分兵力继续守备郧阳,起镇兵3千增援巴东掩护湖广官军侧翼。
陈大人命我选精兵247人从征,其余人留守县城,大军将要开拔照例要先发俸赏,骑兵领10两,步兵领6两,另有1两被服钱,还可再从朝廷借银10两(打完了在从平时军饷逐月扣回,战死就不用还了,战争胜利的话朝廷多会豁免),用以整点行装,修缮或购置武器装备,安顿家眷,我能拿到俸赏462两,行装借款200两,打仗期间饷银也可以领双倍(骑兵每月2两,战兵每月1.5两,守兵每月1两,出省作战时增加一倍,平时全按守兵,战时选拔部分为战兵),还有盐菜银补贴(士兵每人每月0.9钱白银)。
地方士绅推举了2名效力武举人,张燕,李衮,我让他们演习武艺后报请总兵大人批准,同意他们入营是作为候补把总。他们也可以拿到各15两俸赏,以后每月先比照骑兵月俸3两,他们需自备马匹,武器,仆从。郧阳总兵还调来一名宋守备,作为我的中军副官,批准了我提拔一个叫齐福的弓手为外委把总,负责统领留守营兵。我还招募了木匠,铁匠,瓦匠,裁缝,兽医,行医,说书先生,这些人和家丁都需要我出私财供养。愿意作为民夫从征的52名余丁,征用民夫75人,驮马130匹,县里派来协助的文书2人,粮员1人。
此外还有愿意随军的官兵家眷300多人,家眷随军有助于维持士气,尤其战争注定长期化的时候,他们是整个军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会负担起取水砍柴,做饭洗衣,护理伤病员等后勤和营务工作,也是官兵们放松时的妻妾,他们和运粮民夫一起跟随军队移动,担心家眷受战事波及的人会在出征前把家眷托付给亲友(如果军队被歼灭,那么随军家眷也肯定会被屠杀或成为敌人的战利品),更多的人会花钱雇一个女人做临时妻子,也有不少想要路上去抢女人的。我的家丁也多带着自己的家眷或相好的女人,何雪儿也跟着母亲一起去,她已经能自己骑在马上,我送给她一匹白色小马,她一副很兴奋的样子,似乎还不能理解战争是什么,对她来说这种生活也许就像一次轻松的旅行。
这些开拔费用需要竹山县先垫付,总共需要3千多两白银,县粮仓拨付3个月的口粮,以后再请朝廷核销,县库存银有所不足,不免又要动用兵丁去富户那里恐吓吵闹一番让他们助饷,再向百姓摊牌一些钱粮,竹山营以后每月还需要花费1千多两(曾国藩计算绿营每千人出省作战1个月需要耗资7千两白银,这个明显高估,但可以做参考)。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9月竹山营准备完毕,前往郧阳接受了陈总兵巡阅,其他各营也陆续集结,出征前全体将佐官员都要到关帝庙和岳王庙焚香祭祀,祈祷战事能获得胜利。竹山营共有骑兵50人,其中15人披挂盔甲,各带弓箭,马刀。步兵197人,75人使用鸟铳,30人步射弓箭,92人使用长矛,其中披甲25人。千总,把总,效力武举人各自骑马配战刀,弓箭。
10月郧阳镇进驻巴东,向重庆府派出哨探游骑,并多次在贼兵辖区纵火,引诱吴三桂贼兵出战,贼人兵少,只敢凭墙坚守。
12月陈总兵命我部向前深入黔北,此时王辅臣在西北造反,仍在四川作战的官军全部后撤,但也在此时,抚台大人收到求援信,原来贵州文武大员全都跟随吴三桂造反,但在川东和贵州北部交界地带仍有几个卫所的卫百总不肯跟随吴三桂,他们已经聚了7,8百人结营自保,吴三桂贼军主力都在湖南和四川暂时不会去剿灭他们,这些人派来信使希望朝廷能派出一些援军,并得到一些军械,他们粮草充足,但武器有所缺乏,附近虽无吴三桂贼兵,但贵州的土司苗蛮都接了吴三桂伪授的官职,时常侵扰,抚台大人感其忠义可嘉,让郧阳镇派出一营兵马前往,并拨付鸟枪100杆,虎蹲炮2门,火药500斤,战刀300口,长枪500支,稻米50石,白银2千两,铜钱1万贯一同送去。
我接下了这个任务,为了运送这些物资又需要增加民夫200多人,马车50多辆,驮马200多匹,根据信使所说,12月和明年1月,吴三桂贼兵要忙着过年,今年全面大胜,人人无不骄傲自满,这一路应该防备松懈有机可乘,陈总兵表示他会尽量续发钱粮。
我向竹山营的弟兄做了解释,我们接受的是一个危险不大但极为艰巨的任务,我们将进入自从诸葛亮平定南中以后,从来没有人去过的险地,那里是圣人教化的边缘,这个世界的尽头,我们将深入贼军的腹地,在那里我们将与一些卫所的兄弟一同孤军奋战,我们将与从未见过的恐怖敌人交战,我们也将像诸葛亮和马援那样建立后世传颂的功业。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这一行我部共有8,9百人,在卫所派来信使的带路下,途中收起旗帜,全体解开发辫,以白布裹头,遇到吴军阻拦就假称是湖北土司被清军击溃正欲投奔吴大帅,然后重金贿赂过关,多次绕开贼军控制城邑,途中不可避免丢弃了一些辎重,民夫驮马时有走散幸而大多被寻回,军眷,民夫有不耐远行而倒毙者几十人,途径乡间不论汉蛮一应粮草细软皆尽数搜刮而去,遇顽抗者杀戮以百计,兵丁有抢掠民妇充营妓者我亦不问。途径石柱地区时,我领诸将官拜谒了前明名将秦良玉的坟墓,献上猪一个只供奉。
康熙14年1月,我到达贵北古亭堡,士卒无不劳累交加,共行27日,路程约700多里,多次重新整队休整,进入黔地后山高谷深,水冷路滑,骑兵皆下马步行,拆毁马车以人力和战马托运辎重。已经撑到了这里,突然的放松让许多人都病倒了,行医郎中忙的不可开交,这时候随军家属都负担起了看护的工作,这里的卫所友军也送来大量草药,这里的气候和环境,对于外人都是一项重大考验,何雪儿也病倒了,她依然很乐观,在她看来这个终年山间能看到云雾缭绕的地方犹如仙境,但这种迷雾,也意味着阴冷潮湿,令人生畏的烟瘴,和难以清理的蚊虫。
古亭堡镇守卫百总楚沙是个胡子很大,看起来江湖气很重的人,他年轻时是普通农民,崇祯年间天下大乱灾荒四起生计艰难,他只好跟随李闯王打天下,还进过北京,后来清军入关顺军一路溃败,李闯王死后他继续跟随忠贞营和清军作战,忠贞营瓦解了又跟随郝摇旗等人到峡州,加入夔东十三家义军继续反抗清朝,一直打到康熙二年他才感到前途无望而投降清朝,被降级留用,与部众一起发配黔北卫所,一直在这里待到现在。
按楚沙所说,贵州是吴三桂贼军经营已久的地盘,即便有效忠朝廷朝廷的官员,或逃离或被贼军诛杀这世人皆知。他们的上级万林卫所守备沈大人已经决定跟随逆贼吴三桂造反,万林卫辖区与苗蛮,土司犬牙交错,被地理山川分成几块彼此联系困难,徐守备难以管到这里。他和这附近2个卫百总,王音,徐岳,都是夔东十三家残部,投降朝廷后在这里招募流民屯垦多年,即不想抛弃好不容易得来的产业,又不看不起引清兵入关还杀死永历帝的逆贼吴三桂,这里不是兵家必争之地,倒也适合他们在这里继续坚持,他们这些户军屯自康熙二年来到这里垦荒和驱逐附近苗蛮,已经十几年没向朝廷缴税,因此积粮颇多。
有楚沙等人帮助,我部军眷,民夫很快都被安置妥当,现在我部已经深入敌境,回程更加困难。我召集所部全部兵卒和余丁,此时还有286人,三个卫百户手下兵卒732人,军官头领11人,我让粮台按等级给竹山营每个人发一个月军饷,余丁全部补守兵(月2两),卫所兵都按驻地守兵发1两,民夫每人给暂居补贴500文铜钱,让他们先自谋营生,有需要再招回。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我召集诸位军官头领11人(千总1,把总1,武举2,守备1,卫百总3,卫总旗3),正常军饷外,我给每人再加5两,让他们各自回去向士卒解释,这次发饷后,由于外援暂时难以到达,以后就不能按月发放了,等粮饷通道恢复后,我会向朝廷申请补发拖欠。带来铜钱先融掉一部分,重铸为吴三桂贼军样式制钱,向外购买盐铁等物。
说完这些,我们开始商讨军情,楚沙老哥铺开地图,在桌子上以酒壶碗筷摆布出附近地形和蛮兵分布。据他所言,现在蛮兵势大,卫所所属的村寨,汛营多有被攻破的,已经折损军民人等百余人,现在已经撤掉了大半外围据点,只能退守古亭等城堡。
我又问起此地农时,楚沙说,稻米3月末四月初开始播种,有早晚两稻,早稻7至8月收获,晚稻9至10月收获。麦子8,9月播种,次年4,5月收获。
3月开始下雨,5到10月下比较多,因此苗蛮往往每年11月出山袭扰,劫掠牲畜钱财,到3月撤回巢穴中躲藏。
楚沙大哥又说起此地居民,归朝廷管的共有军屯800多户,商屯5户,汉民54屯,熟苗32寨。化外生苗有多少难以知晓,大小城寨约有几百个,这些人叛附不定如随风之草。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吴三桂叛乱后,对乐意投靠他的苗蛮土人都大肆封赏,受封的土千总,土把总在这附近的就有十几,20多个,现在前来进犯的多是这帮人。
他们这些卫所兵每年都要和小股蛮兵交战,都已经有了应对之法,只是今年逆苗相信康熙已死,蒙古人已经杀进京师,朱三太子在金陵登基称帝之类的谣言,攻势尤为猛烈。经过去年12月的慌乱后,现在他们已经把附近汉民的人口钱粮都搬进了易于把守之处。
我表示了赞许,和他们一起商议起在各处营地安排,决定了严守城池,先守后战,待敌自退的策略。具体兵力布置和防守安排已经无需我再插手,如何挖掘壕沟,如何设置据马,如何安排哨探,都有惯例可循,城外还会设置几处游兵,侦查敌情袭扰敌人后路。
康熙14年,2月1月和2月的战事乏陈可善,逆苗缺乏攻城手段,人数也不够众多,每次只有第一波冲向城墙时锣鼓齐鸣,呐喊震天,看起来十分恐怖,然后手段不外用竹束填入壕沟,使用云梯,攻城锤,再挖掘城墙,他们有不少鸟枪和三眼铳,但没有真正的红夷大炮,因此很难破坏出一个足够大的缺口,或清理城墙上的守军,只要守军能不慌张沉住气,等到贼军冲到壕沟边,再使用鸟枪弓箭进行射击,近了用长矛,便可较为容易的将其击退,然后蛮兵就会士气大挫自相扰乱,连续几天无法破城,就会自行退走这里卫所三城中,古亭城位于最北端,是在前朝一座小县城基础上翻修的,建于平地之中,引附近彭岩溪绕城为护城河,附近丘陵较为和缓,良田较多,城内有多口水井,城外有多条道路在这里交汇,可以通往重庆,贵阳,湘西,城墙周长4里,2座城门,城墙以夯土为主,外墙包砖,城不高,但也足够防守,城中有关帝庙军士多求其保佑。彭岩溪向西流淌汇入乌江,溪流过了古亭城一直到乌江都是礁石密布,水流迅急,无法通航船只,两岸道路狭窄,山势陡峭,难以行军。
龙标堡,位于古亭城东侧,彭岩溪的上游,是一座建在山间缓坡上,溪流附近,用石头堆砌城墙的军事要塞,城楼高耸,周长2里,有2座城门,四面都修了多座砖石敌楼十分坚固。附近山势逐渐走高,梯田密布,周围有大片竹林。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云间屯,位于龙标堡东南侧,彭岩溪的再上游,是在一个土司居城的基础上重建的,从山脚一直到山顶,修了多道城墙和木栅栏,山头上是一座高大的石塔,因石塔在夏季从远处看,宛如在云层之上而得名,除了入城的一条山路,其他山坡都被修的十分陡峭,难以攀爬,附近森林茂密,田地较少,野兽众多。附近还有一处玄清道观,常年有几十人在这里修行,多有外人远来上香的。苗蛮则多崇信巫师,山川有灵,风雨雷电诸多鬼神之类。
这三座城互为犄角,合称彭岩营盘,把守住了彭岩溪谷平地,溪谷两岸平地和缓坡良田都是汉民和熟苗所有。彭岩溪谷属于云坠山脉,与其他高山环环相连,山谷错落其间可以往来通行。
生苗散居周围群山之中,各选险要有水源之处修建村寨,土司会选择溪谷支流,湖泊边上,缓坡丘陵,山间谷地,这些平地较多的地方建立土城,统治周围苗蛮村寨,强迫土人纳贡。生苗村寨与村寨之间,土司与土司之间,村寨与土司之间,都毫无信义,弱肉强食,互相仇杀,掠夺,为争夺田地,水源和猎场而混战不休。土司对内往往肆意盘剥土民,常有土人家奴不堪忍受而出山投奔汉地的,也有不少汉民因种种原因而逃入苗地的。
我在古亭卫衙中竖起了游击标旗,召集幕僚设立游府,接过了整个彭岩营盘指挥权,具体指挥仍交给在彭岩溪营盘中威望素著的楚沙大哥安排,由他和其他军官商量着来,意见冲突较大时才由我居中裁决。弓箭手被要求尽量不要用宝贵的箭支射击杂兵,要优先射击看起来像贼军中领头的目标,战斗间隙,说书先生到士卒中间,讲述诸葛亮平定南中,花关索传奇和岳元帅大战金兀术的故事以鼓舞士气。
对抓住的贼军俘虏我也多加审问以获取情报,据他们供述,他们因为好地方都被汉人所占,往来贵州的朝廷军队和官僚,还以武力威胁向他们索取大量税负劳役,即便按要求缴纳了足额税负,官军也往往挑剔一番对苗人态度十分轻蔑,汉地商人也故意抬高汉物价格,压低苗物价格盘剥他们,群苗都不满已久,现在听说汉人自己打起来了,巫师都跟他们说,这是天神要灭亡汉人,天神会降下白银和米粮给苗人,他们于是鼓起勇气发动进攻,竟然一下子打下了不少地方而更加兴奋。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康熙14年,3月宋守备在领兵外出巡哨时遭遇逆苗伏击,带兵百余人,伤亡27人,丢下武器若干,成为目前为止败的最惨的一次,我让粮台给这次的阵亡者及之前行军和守城家属照例给抚恤银20两。
我没有苛责宋守备,让他和千总,把总好好商讨这次战斗的经验以用于练兵,并多向卫所的兄弟们请教,之前我们从未想过会遇到这样的敌人,现在已经交手1个多月,应该已经逐渐熟悉了,以后也不要怕交战,不要怕有伤亡,只有多与敌人交战,才能试探敌人实力,了解他们的战术,武器构成,兵力配置,然后想到针对性的破解办法。
秦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