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穿越者有点不一样】青州篇1-2(无绿,孕play,后宫,乱伦,母子)

2023年02月03日23:031217556
  • 简介
字号
粗細
行距

 作者:寒森/hanson1337

 发表于:禁忌书屋/第一会所

 字数:26277字

  老惯例,开始前听我唠唠,有大哥讲出了我在写作上的一些问题,其实我自己也知道,毕竟看群里死气沉沉的我也就懂了,抓不到撸点,也抓不到重点来写,人物描写不到位,莫说是他,我自己也写着觉得很有问题,觉得写的太着急了点,所以呢,这本书要不要继续写下去,就看看这一卷你们的反应了,反应好我就继续,反应不好我可能重开或者重写,反正老样子周更,这次每章字数过万,无需

                担心

             *********

  第二卷:青州篇

  第一章:论如何真正解决土地兼并,以没有任何人敢用的方式……

         公元455年4月2日(异世界历)

  青州,临淄城,距离景浩入主青州,已经一个月多接近两个月

  自从他一来到青州,第一件事便是纳妃,把包括毛秋晴在内的5个丫鬟全都纳入王府为夫人。

  本世界由于受过穿越者摧残,一夫一妻多妾制被哪位大大直接变成了一夫多妻多妾制,这出来的制度便是平妻制度,地位仅次于正妻,随之而下才是妾侍,而王府里的侧妃是平妻,夫人才是妾侍。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虽说如此,但景浩上报的规格是侧妾,妾里面的最高规格,因此几个丫鬟都有一身诰命和玉牒。

  随后便是学着曹操老板,发布招贤令了。

  本来世人就因为九皇子喜近庖厨而议论纷纷,之后连续娶了5个夫人更是名誉形象大跌,都快成了那些荒唐王爷了,笑点就在于用妾侍里的最高规格迎娶了贱籍的5个丫鬟。

  这次的招贤令一出,效果更加喜人,直接变成了门阀之间的茶余饭后的负面谈资。

  但是闹归闹,笑归笑,招贤令一出,还真的给他找到了不少人才,一共11个文员,剩下的6个武官全是从自己侍卫群里提拔出来的。

  而事实上就是,这些全部都是他用存下来的召唤机会合成出来的,根据系统所说,除了出身之外,基本要啥才能有啥才能的高才。

  但说归说,人家毕竟还是李家的女婿,和任家的唯一外孙,虽然流言蜚语四起,名誉形象大为受损,但也不敢明目张胆忤逆他,毕竟人家的身份和联姻对象还是摆在那边的。

  之后的唐景浩在经过一番调教之后,做出的第一条政策便是盐铁专营。

  此举一出,青州哗然,大大小小的门阀士绅们全都开始了激情乱喷,毕竟开国以来他们就一直对盐铁营业一事,一直都是交由当地的世家大族去做,而这个荒唐皇子居然要将其收回,简直孰不可忍,顿时青州境内各种地方都能听见对齐王不利的流言。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唐景浩的态度,毕竟他的幕僚全特么是庶族,以至于压根没人能劝阻他,更何况他仍旧获得了李氏一族支持,并给予他一些盐井和盐田。

  其实要说盐产这一块,早就被那个太子给摧残的不成样子了,毕竟太子发明了雪白细盐的大规模量产法之后,市面上充斥的全是这种超级廉价的细白盐

  就目前而言,青州市面上全是太子出产的贱价盐,价格便宜到不像话,这招红海打法几乎把其他的盐商的市场全都挤兑了。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直到这位齐王带领他的团队们,神乎其技般的推出了全新的产品,盐之花。

  根据唐景浩研究,这片大陆的盐都有个很严重的缺点,那就是盐里缺碘,这个东西没点化学手段是融不进去的,而青州的盐正好就没有这个缺点,还是全天然成型的盐之花,但也和原时空一样稀少。

  但经过景浩使用系统手段稍微修改之后,这个产量变得不再那么稀少,反而在青州全境都能有一定的产出,虽然不多,但起码已经算不得产量稀少,而且重点是天然含碘。

  随后时九楼的分店便在这里开张了,第一天便利用盐之花推出了一系列高级料理,吃的众多达官贵人流连忘返,齐王的幕僚们隔天再配合推销一波之后,盐之花就彻底大火了起来。

  盐之花本身就有不易融化的特性,品尝时不只能够感受食材本身,还能体验细碎的颗粒口感,整体风味变得更加丰富,不像细盐直接融化进去,口味重的人甚至感觉不到咸味。

  加上戴东官本人的厨艺实力确实非常高超,齐王殿下就根据这个特点,推出了全预约制和无菜单运作法,同时将整班名厨全都散出去青州各地重要城市开设时九楼分店。

  一时间时九楼凭借前所未见得高级饮食体验,在青州境内彻底大火起来

  随后盐之花的销路,就随着各种菜谱和配料方子被抄袭偷师之后打开来了,许多酒楼酒肆争相恐后的订购着盐之花,照这方子做果然也美味无比。

  使得青州的盐之花,活生生在太子的细盐中活活杀出一条血路,独占餐饮业订单的一大块市场,更何况景浩还强行压价,使其价钱只比太子的廉价盐贵一些。

  仅仅半个月,唐景浩便以此招和李氏一族赚了个盆满钵满,并以此逐步收回了整个青州的所有盐井和盐田,手段也很简单,只有景浩名下的盐田盐井能产出盐之花,你要是也想弄,就让我收回,你以加盟形式在我手下办事,你这个盐产地赚来的钱算在你的工资里,不然就等着被盐之花挤兑。

  须知平价盐市场已经被太子殿下给一口吃了个精光,平民百姓买盐几乎只认太子家的,而且人家分成更狠,太子自己直接拿九成收益,相比之下虽然齐王收回了盐田盐井的所有权,但比之前能赚钱多了。

  至于铁的方面,景浩完全不想要去搞什么转炉平炉高炉,只用了天工开物里记载的冶炼方法,配合系统图纸里的大矿井,盔甲工厂,攻城器械所的重重图纸将矿山也冶炼厂集中起来,并修缮了沿途道路,并配置补给站点,在技术上基本和天工开物的没啥差别,还有很多是太子用过的技术。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形式上,他们只负责出炼好的钢锭,加工者自己来跟我订购,价格童叟无欺,看你手艺好的话,我额外中转一些订单给你敲点家伙什。

  但区别就在于两点,太子的钢铁多拿来打造兵刃铠甲农具,而他的钢铁却多是菜刀锅铲锅子。

  通过时九楼的总厨戴东官的配合,景浩的一招开放式厨房,引得他的各种新奇厨房设备被大众注意,其实就是一些平底锅,西式厨刀,烟囱火炉,以及各种大大小小的酱汁锅,汤锅等。

  但别忘了整个青州的餐饮业都正眼红时九楼的生意呢,偷师偷着偷着就发觉人家的钢铁厨具确实比我们的好用多了,然后订单就开始接到手软了。

  但景浩还是压下了价格,他要让谁都能买得起,毕竟他的招数还没完,配合着钢铁进行的还有两样,一是烧炭,二是烧陶工艺。

  在各种器皿的产量和种类出来之后,戴东官随即便公开了各种酱的方子,并公开了各式各样和各种意义上的『罐头』。

  干黄酱,甜面酱,豆瓣酱,黄酱,南乳,黄豆酱,大酱,酱油等各式各样的酱的改良方子全都被公开了,简单的平民百姓家里就能做,多的还能拿出来卖,此外还有各种油封料理和罐头料理的技艺,都被戴东官不吝赐教的全部公开。

  这就是开放式厨房的威力,做菜过程全部都一清二楚,站在门口都能看见是怎么做的。

  而时九楼的无菜单运作,又保证了他们的客源永远不会被抢去,因为无菜单运作的难度,并不是一般餐饮业能玩得转的,更何况不是每个餐厅,都和时九楼一样,做菜时安静无比。

  于是一时间,青州的大批农产品和食物,猛然之间有了一大笔消耗,各式各样的谷物,肉类,蔬菜,的需求全都增多了不少。

  此时齐王府推出了他们的赋税政策,交税时给粮食就行,不必给金钱,而且你种什么我就收什么,数额还是历年来所有青州刺史的最低值。

  此外你若是要开垦新地,那我倒送你一年的粮食去开垦,耕牛你要是缺我就去给你买,不用还我钱,签个合同交额外的税(粮)还债就行。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如此一来,农民支出变相降低了,且家里多了余粮和明年的种子,且余粮不必担心被市价挤兑而卖不到钱,而且人齐王府田赋收的粮食,又是低赋,让家里有了个把月的余粮,人齐王还送你粮食去开垦,这自然有心思好好干活,不像以前,开垦新地之前还得先存粮,然后再开垦,还得看着价格买粮食换钱交税。

  这时那堆厨具和器皿就有了用处,就是作为粮食加工的设备而存在。

  此消彼长的一番调控下来,粮食的消耗因为餐饮业的关系额外新增了一些,而农民的支出降低了一些,使得每次都会过度盈余的粮食有了该去的去处,也使得农民们卖出粮食的所得头一回可以家里存着。

  以往各种国策都恨不得盈余的钱粮全部榨干,这样才能存在仓库当军粮,且田赋需缴纳银币,所以每次一大堆农户和地主卖出粮食那会,大笔的粮食会让价格瞬间暴跌,导致粮食的价格根本贱的可以。

  这时候试想一下,你这个个体户农民,要买多少粮食才能凑够那比笔税呢?

  这也符合他们的意思,便宜了才能大量买进来嘛,但农户可就哭了,本身家里除了要留余粮之外还得留明年的种子,本来就没有可能卖多,现在卖得不多的钱得拿去交税,周而复始,宛若恶性循环,将价值全部榨干。

  此时倘若是天公不作美,田里颗粒无收那时,农民上哪吃饭去?

  那方法自然是,靠挂大户人家当佃农,土地兼并不就是这么来的嘛。

  苦日子看不到头这一句话,正是由此而出。

  所以几乎所有的穿越者的解决方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扩张!找更多的地,把人口散出去,这样规模效应上来了,地变多了,压力也自然就小了。

  因为除此之外,那帮人完全想不出任何的方法。

  加上本身就战狂,要爽,势要碾压他人为乐的穿越者,只会更喜欢上述的套路,粮食廉价了才方便大量买入收为军粮,然后他们才能去打仗。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可谓是政府方开开心心良性循环,农民们疯狂重复恶性循环。

  然后在朝代更迭上也沦为恶性循环,土地兼并到尖端之后朝代更迭,周而复始,无从改变。

  毕竟核心原理就是一个,每个人都爱钱,每个都要钱

  古代先贤也不是没想过办法,汉文帝汉景帝直接采取低税模式,但那也是治标不治本,因为所有人都忽略了一样,就是你为了交税钱而卖农产品,到底赚的了多少?先说好,你地里根本种不出那么多东西了。

  这样下来,抽完税之后,又给百姓剩下多少?

  说难听点,其实就是因为不懂控制,只追求纸面数据漂亮,又大又多,然后

             变相榨干未来价值

  纵观历史各代,乃至相当各种马后炮的起点文,全部都没有汉文帝汉景帝如此气魄走低税模式,更没有这个耐心去慢慢从从底层改变整个逻辑,毕竟变了逻辑就受不了钱了。

  哦对了,忘了告诉你们,历朝历代里最聪明的一个就是李世民的租庸调制,变相延缓了一些趋势,但还是跑不过土地兼并的魔手。

  事后就是你们吹得神乎其神的超强GDP宋朝了,这下全用货币了,能不能活就更看市场了,市场一死,他们也跟着死了,呵呵呵。

  然后明清也一样用钱,更狠,连用实物交税的方式都没了,直接全部用钱算,非常棒。

  景浩这一连串下来,农民们头一遭觉得,苦日子居然有盼头了,家里居然有余钱了,刚出不就就获得了底层民众的一致好评,评价之高简直是历年未见。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可景浩的连招可还没完,有了货品(税粮)和供应(自由农民),自然是要有市场和商人才行。

  为此景浩出了个损招,能帮佃户跟地主买下土地来,钱也不用他换,你要我就出钱帮你买。

  这招一出,许多境内的门阀和地主们纷纷怨声载道,手下的佃户大批量脱离,一时间御史台都快堆满了弹劾的奏折,但还好景浩京城有人(御史台是人家外公开的……呵呵),暂时稳住了这堆『麻辣』奏折。

  毕竟前面的模式走下来,许多佃户都动摇了。

  于是景浩配合着全新的环境,对商业这一块展开了一波调整,他先是在青州各处设立了转会市场,是一种全新的模式。

  这种商会首先会贷给手工匠人以资金、设备和场地进行建立工匠馆,并与工会谈判,用良好的采买雇佣契约,以便用一定价格收取其产品,让生产者脱离市场并领取加工费和薪水。

  商会接下来会在自由市场建立商会馆,以便介于工匠和商贩之间,筹办、保证、供应商品货物为业并从中收取佣金。

  他们可以接收物资和委托贩卖,或进行特定物资交易;把物资加工后再贩卖的;处理各种商品售后服务;进行原材料买进委托的。

  会先在农民、小贩和工匠之间进行各种职能的交易订单,如米、杂粮、薪炭、砂糖、盐、干货、鱼、木材等,甚至是各种加工品,或是向其工匠馆订购原料。

  再由商会人员接受订单,再从特定工匠手中买进后再卖给有需要的商贩;工匠需要原料则从生产者手中买进后加工并转给商贩,每次买卖从双方收取一次性佣金,为总成交的3%.

  由此一处,农民和加工粮食的生产者可以双方分开,这时候只需官府入驻这个商会,就能完美的控制所有东西的价格涨幅和降幅。

  另外一项便是复式会计系统的开发。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其原理为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进行记录,需要仔细到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是以相等的数额在有关账户中进行记录,因而可据以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按照试算后的情况生成财务状况表,会表示记录体在一定日期内的财务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例如我们成功将这个系统运用到军队后勤物资的物流管理上,从采购,储藏,配送,运输,都可以一一记录,再用会计生成报告,是好是坏一目了然。

  这使得做假账这种事情在此时压根不存在,专业人员一算便知其中真假,也使得账目管理更加清晰明快,更加有条理,也更加难欺上瞒下,报表一上来,什么东西都知道了,你想怎么躲,除非你不交报表,不然肯定会被发现。

  这两套系统推出伊始,一经推出之后,众多商人大老板和门阀等对这两套系统简直赞不绝口,清晰明快的账目和行之有效的中介商系统无疑是现在最需要的,前者杜绝了许多徇私舞弊结党营私,后者则是让利益受到损失的地主门阀们有了出路。

  别忘了这里曾经被穿越者祸害过,商人的地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低。

  而且要论人脉,还是那些高高在上的有钱人多一些嘛,有了人脉做生意自然也不难,在李氏带头参与进去且获益之后,在上述佃户脱离风波受损的有钱人也纷纷加入了这一行。

  结果如唐景浩料想的一般,这帮人搞起各种交易来简直得心应手,加上之前的套路已经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剩下的就是把他们加工成商品,然后卖出去而已,而且销路还不错,比起收租子还更有赚头。

  更重要的理由是地变少了,田赋交的自然也少了,但收入却在商业的找到了补充。

  再加上以前本来就是那帮脱离佃户的收租人,本来他们就有责任将农产散出去,那帮脱离佃户也习惯了交由他们处理,因此除了无法收租之外,其他的其实和以前没差太多,只是收租变成了卖东西。

  目光长远脑子不傻的一些人纷纷随着李氏门阀加入,其中李氏更是成了齐王的代表商队,带着商品出行其他州属做买卖。

  此时就算粮食有大把盈余,他也有了去处,不会全部堆积在市场上冲击价格,而且食品加工小作坊放去商会进行中转售卖之后,底层农民的家里又多了一笔收入,中低层的地主也能做一笔生意

  他收上来的粮食有了去处,门阀豪族损失了土地和佃户,但是获得一批潜在的供应商来卖东西,家里盈余的土地只要全部转成作坊制作加工商品,这样出去跑商,能卖更多钱,毕竟原料和人力资源那么廉价,还不减轻了他们的田赋口赋。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但现下考核成绩是两税的模式,之前挡着麻辣奏折是有代价的,就是皇帝要看到收益和成绩上来。

  这时,齐王推出了新的收税模式,口赋已经被他平摊进他那特殊的田租里了,剩下的就是要把这商业转化成税金而已。

  于是乎,财产税和所得税综合的算缗就这么被他重新拉出来重修了。

  算缗,其实很早之前就被不知道某个穿越者弄出来了,但是和历史上的不同,这次是有仔细计算过的,分财产和所得两个算法,资本往大了就是财产税比较多,

            资本往小了就是所得税

  经过齐王幕府的手之后,前者财产税针对有钱人,很重,但每年收一次,还不算难缴,因此每年收取时必须计算一次财产。

  后者所得税则针对商人,针对每户每月所得净盈余计算,半年收一次,收的很低,如果所得少收的更低,几乎是肯定交得起的那种,但如果是商人个体户每月都有营销的,那就比较多一点,更有钱缴纳更多,但依旧一就算是小钱,而且还设定了最高额度和最低额度。

  两者相加之下,青州在这次两税中有了粮食金钱双高收入的好成绩,甚至排进了全国前六。

  他甚至还用转会市场收上来的钱,去作为给每个县政府和郡政府的运转资金,并趁机规定了每个衙门能请的官职人员数量,每一笔工资钱都算的刚刚好,让青州的行政效率进一步提升。

  至于他自己私人的开销,他光是靠时九楼的收入就足以满足他齐王宫的一切开销了,而他又整了个成衣纺织所,生意和他姐妹的那家一样火爆,更是赚的盆满钵满,月有盈余,更别说时九楼自己开的那些副业的收入了。

  有了前面盐井的例子,又有李家的账本做背书,还有转会市场的全新模式,这下青州的门阀豪族通通响应起了这个新的税法,不服从的都被景浩用大晋律法里的逃财产税一条威胁之后,都乖乖的和这个模式合作了。

  其中时九楼占了很大的功劳,盖因之前开发如此多的调料和菜肴之后,名声已然彻底打响,而且还没人冒充的来,而且人家压根就不介意你冒充抄袭,间接带动了食品加工业和餐饮业。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此时正值炎炎中午,齐王宫的议政厅内,十四名幕僚正如同后世的办公室布局一样,都坐在他这个齐王殿下的前面准备的办公桌上处理公务,每个都分割成了不同的区域,一张大的台子带着好几个娇小的桌子,如同不同的部门一般

  以是整个议政厅人来人往,不断有人来回走动,递送文件,询问讯息。

  仔细观察还能发现,有六个美少妇正坐在桌子前,和上面的同列并排,奋笔疾书的写着一堆公文,甚至有些人桌子前还有一些文员前来交接文件,仿佛她们就是这里的一份子一般。

  这是唐景浩的改革之一,像是之前那种上朝的方式早就被他丢到不知道去哪里了,效率低得很,而且没得现场监视,除了耍威风之外他还真的看不出有什么好处,而在他这样搞了之后,明显效率高了许多,毕竟起头和结尾都得在这里报告,这可是在顶头上司面前,摸鱼的自然少了,弄虚作假的也少了。

  「怎样,算出来没有?」

  听见主子开口,左边第四位的尉源立马起身递上报表回道:「核算已经初步完成,按照目前的建材价格波动来看,我们最少要25万银币,方能完成整个工程。」

  景浩结果报表看了眼,立马递了回去:「那就拟条子吧,让章阚从中调度一下,图纸我已经给文潢了。」

  尉源立刻点头退下,前往另一个桌子和章阚讨论去了,这位是唐景浩以魏源加黄宗羲的模板召唤出来的人才,目前为齐王治中,前身只是当地的一个低级官吏,原本是带着玩笑心思去面试招贤令的,结果真的就被录取了。

  就目前而言,他已经和这位没有架子的殿下共事了几个月有余,就取得了十分令人震惊的好成绩,殿下会完全采纳自己的赋税制度是他没想到的,而且有如此惊人的行动力和布局来完成整个谋划更是令他心服口服,忠诚度已然被瞬间拉满。

  右边第三位的董胜此时递上折子,皱着眉头道:「殿下,又来了。」

  景浩拿过来一看,眉头微蹙道:「李蜃去了没有?」

  「李提督已经和曹中尉去召集了,估计还需要些时日」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景浩嗤笑一声:「这么短时间又生事出来,可真是个麻烦东西」

  眼前的男人,是他以板仓胜重加上董允所召唤出来的,刑部断案专业户,目前为王府奏曹,他们烦恼的事情正是此处的历史遗留问题,青州军。

  别看上面成绩和政略打的有多么好,其实一个月以来全员都在被这个青州军的问题困扰着。

  众所周知,青州黄巾被曹老板打败之后就被整编成了青州军,于是在这个地方也不例外的发生了,而且那个德性也是一模一样的糟糕,军纪极差,战斗欲望低下,所到之处如同蝗虫过境一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那种。

  随后经历过数代的调整,可架不住人家这里战乱频发啊(各位看看楔子的描述便知),每每平静下去的青州军往往都会因为一次战争而彻底变成原样。

  而大晋施行罢州郡兵,用武吏维护治安的制度,这些武吏就是当年的青州军咯,总数到1。2万人到1。5万人之间,仍旧是贼心不改的那种,经常有人状告他们军纪败坏知法犯法的事情。

  之前景

  • 评论区
  •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及享受更多功能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