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我爸是裴矩】第一卷(序) - 1

2020年11月30日23:062842432
  • 简介
字号
粗細
行距

 字数:9239

 ***********************************   大唐双龙传同人,结合历史和剧情需要有部分设定修改,修改部分会指出。

    试水作,如果反响好的话考虑继续更

 

    其实是拿作者标签需要连续数月更新,找点东西充数

    本文设定中,石之轩真身确为河东裴氏出身的裴矩。石之轩只是行走江湖的化名

    但是裴矩襁褓而孤,从小接受魔门的教育被培养成一代邪王,从心性上来说石之轩才是他为之认同的身份。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主角作为裴矩的独子,对于其父的魔门身份一无所知。  ***********************************

  大业九年 五月十六日  洛阳

  郑俨所订的厢房位于董家酒楼顶层的南端,与南翼其它厢房以一个小厅分隔开来,益显出荥阳郑氏在洛阳的声望和地位。

  原可摆设十桌酒席的南厢只在临窗摆着一桌,窗外就是横过洛阳南北,舟船往来不绝的洛河。若坐在靠窗的椅子,探头下望便是有洛阳第一桥之称的天津桥。

  裴宣机踏入厢房的时候,设了六席的大桌只余下一空。

  「宣机你珊珊来迟,当罚酒三杯。」郑俨笑着起身相迎。

  「刚才碰上了族弟行本,和他聊了一会,杨道旭那小子似乎今天也在董家酒楼摆宴。」裴宣机拱手致歉,边说着边在空席坐下。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听到杨道旭之名,均系山东世家出身的众人顿时露出不屑的神情,裴宣机唯有报以苦笑。

 

  关陇与山东之争由来已久。

  所谓山东,是指太行山以东,涵盖河南、河北、齐鲁等地的广大地域,也既前东魏北齐一脉的核心地域。

  八十年前,权臣高欢起兵,孝武帝仓皇入关投奔手握重兵的宇文泰。曾经一统北方的拓跋魏国由此陷入分裂,关陇与山东两地随即开始了残酷而漫长的战争。之后,东西两魏又分别为齐周两朝代替,直到北周武帝兴兵灭北齐,北方才一统。

  之后,先帝代周自立,随即南征灭陈,以北统南。至此,自五胡乱华以来,长达两百多年的漫长分裂终于告终,关陇人统一了天下。

  历西魏北周直至今朝,一连创造了三个皇朝的关陇集团,却并非仅仅由关陇人士构成,而是包含了代北虏姓为主的六镇武人、关陇本土的汉姓世家和随孝武帝入关的山东士人群体。随着中土一统,曾经亲密无间的战友也随即分裂。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六镇武人是三朝的根基。先帝得国,他们是最大的功臣。论功行赏,理所当然的得益最多,与国同立的四阀之中,倒有三家出自他们。

  但是,先帝以权臣得国,自然担心他人仿照。所以虽然不吝于给予四阀荣华富贵,却决不让他们沾手要害权柄,而是以种种清贵的官职将他们束之高阁。四阀也有自知之明,缩起头来享受富贵。所以自先帝起,在朝堂上明争暗斗的便是以关陇和山东两地的汉姓士族为主。

  关陇人统一了天下,关陇勋贵理所当然享受统一的战果,但关陇勋贵大都是以军功崛起的新贵。以底蕴而言,同累世簪缨、经学传家足有数百年历史的山东大世家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这就给了山东人以翻身的机会。

  中土一统,效力于西边的山东士人理所当然回归本堂,他们迫切需要本家力量的帮助,以增强自己的力量。而以中土正朔自居的山东士族因为败在了东西之争中,也迫切需要借助这些子弟的权势东山再起,抗衡关陇的新贵。

  以崔卢李郑王五姓为首的山东士族,随着当年远走关陇和江左子弟的回归,其实力得到了空前的壮大,直接影响到了中土政治的走向,严重威胁到了关陇人的利益,于是两地勋贵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

 

  这种斗争自然也影响到了关陇与山东的诸多贵介公子们,这些尚未踏入权力中心的年轻人们尚没有那许多互相交错的利益交换和派系纠葛,也缺了一份老奸巨猾的沉着和隐忍,互相之间的争风更是趋于白热。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杨道旭乃是楚国公杨玄感嫡子,已故司徒杨素之孙。杨素在世时权倾朝野,杨玄感继承了他的政治遗产,是关陇贵族无可争议的领袖级人物,杨道旭理所当然也成为关陇年轻一辈的核心角色。同在座几位山东贵少的表表者之间自然矛盾众多,双方之间的旧账能翻上三天三夜。

  裴宣机出自河东裴氏,在关中郡姓之中仅次于京兆韦氏,也属于关陇士族的行列。但其父裴矩乃高齐旧臣,和山东士人关系密切,在中枢里被视为山东利益的代言人之一,所以宣机却也不被山东人排斥。加上宣机之母出自博陵崔氏,他本人又在有北方第一剑手之称的清河崔望门下学过剑术,他的交际圈反倒是更偏向于山东人。

  「这小子倒是会挑日子。可惜运道不好,位置最好的南厅被我提前订了,连其次的西厅都被人预订,只好移至东厅。」郑俨一边举杯向众人劝酒,一边微笑着说道。

  「哦?今天倒是巧了,又是哪位贵人?据我所知这最高层的厢厅,董老板宁可空着也不愿随便给人预订了。」裴宣机笑着应和道。

  「乃是蒲山公,不过他尚未到来。」郑俨脸上露出敬仰的神色,油然说道。

  听到那个名字,席间诸人脸上顿时露出了敬仰的神情。

  蒲山公李密出自赵郡李氏,其曾祖李弼乃是当年西魏权势倾天的八柱国之一。中土统一之后,他这一房回归本堂,成为山东集团的重要一员。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李密年轻时出仕于三卫,但不为今上所喜,遂辞官回家,修武习文。竟在不到三十的年纪得窥宗匠堂奥,被认为此生有望冲击宗师至境。所以他虽无官职在身,却是传奇一般的角色,为山东人所自豪着。

  「哦,法主也要来此?我和他已有两年未见,这次定要拜会一番。」李怀远颇为惊喜的说道,他同样是李弼之后,和李密乃是关系很近的堂兄弟。

  「杨旭道小子花了大力气才邀到凤小姐赴宴,结果只能待在东厅,这次怕是要丢尽颜面。」张公谨幸灾乐祸的笑道。

 

  凤小姐乃是独孤阀主独孤峰的嫡女独孤凤,年方二八,生的端是花容月貌,加之独孤氏出自代北虏人,同关陇山东两系都无直接矛盾,故被东都城里诸多贵介少年一致奉为头号追求对象。

  「哼。」崔一清听到独孤凤之名,却是一声冷哼,不满之意溢于言表。

  去年圣主东征高丽,各系权贵为了争夺唾手可得的功勋争的是不可开交,中枢和卫府之间争夺战争决策权,关陇和山东贵族之间争夺战场指挥权,就差没有大打出手,加上圣主本人要求所有军事行动都必须奏报其本人,导致整个战场混乱不堪。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眼看雨季将至,几十万大军仍然受阻辽东城下,圣主不得不选派了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和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统帅九军,渡过鸭绿水自趋平壤。

  结果身为独孤阀女婿的于仲文同宇文阀的鼎柱宇文述在前线为了指挥权斗得你死我活,身负监军之责的尚书右丞刘士龙也横插一脚,导致大军连连犯错。最后累得九军皆败,二十万将士染血萨水之畔。

  圣主大发雷霆,将九军统帅全部下狱。涿郡太守、检校左武卫将军崔弘升气病交加,不幸病死狱中。

  崔一清出身博陵崔氏,而崔弘升正是博陵崔氏当代家主,他对独孤阀当然不满至极。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自然无人愿意触他霉头,默契的转开话题。

  「杨道旭怕也没几天可以风光,楚国公这回恐怕是有大麻烦了。」众人一番闲话之后,柴绍笑着说道。

  众人不由得大奇,杨玄感位高权重,虽然运道不好,受命留守黎阳负责赌运粮草,失去了在辽东战场建立功勋的机会,但也因此同大错无缘,会有什么大麻烦?

  柴绍也不卖关子,很快解释道「河北群盗蜂起,一旦永济渠为之断绝,远东前线粮秣供应必然受到影响,楚国公负责远征大军的后勤供应,岂能无罪?」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运粮船队均由军府卫士押运,沿途郡县鹰扬更是全力护送,河北贼人何来实力断绝永济渠?」裴宣机不由得皱眉问道。

  「宣机你是有所不知啊。」柴绍叹了一口气「我刚从河北回来,河北的局势之恶劣已经超乎了想象。豆子岗的格谦、高开道,高鸡泊的窦建德,清河张金称,平原郝孝德,这些贼众少则数万,多则十万,攻城掠地,横行河北,地方所不能治,你道他们有无实力断绝永济渠呢?」

  满座皆惊。

 

  裴宣机在尚书省当值,品秩虽然不高,但是对于诸多机密却是知之慎详。他对此一无所知,对河北局势严重错估,即是说连总揆国事的尚书都省都被蒙在鼓里——何人有此大胆?

  「若非圣上将我等山东大姓迁至东都,远离乡土,岂会酿此大祸。」崔一清冷然说道。

  今上即位之初,汉王杨谅挟并州大总管之位起兵作反,背后自然少不了山东人的兴风作浪。平定叛乱之后,今上对山东士族忌惮更深,借修建东都之机,强迁山东大族入洛阳,力图使其脱离乡土来达到削弱山东士族的目的。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世家大族的乡里基础被削弱,地方豪强无人抑制,自然趁势而起,遂发展成今日不可收拾的局面。但是此言直至今上,可谓是不敬至极。虽然是私下场合,也是无人敢于接腔。

  裴宣机却是心中冷笑,山东大族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几百年的簪缨世家,岂有可能如此简单就对自身乡里失去控制?自五胡乱华以来,北方世家皆有聚居之风,大族一宗将近万室,烟火连接,比屋而居。东都才能迁来多少人?各大世家居心拨测,在背后操纵着各路逆贼才是真的。

  前年水灾,去年旱灾,大河两岸诸郡县都深受其苦。偏偏赶上了东征,圣主发天下之兵攻辽东,粮草和徭役需求均极为惊人。中央和地方官府忙于供应东征,赈灾不力,导致民怨沸腾。

  大业七年十二月,齐郡王簿在长白山挟派起兵,震惊天下。长白派乃是北方有数的大派,王簿身为派主,武功已入宗匠之列,被认为是天下第一用鞭高手,在齐鲁一带影响力极大。他甫一起兵,顿时豪杰蚁附。他又自号知世郎,做《无向辽东浪死歌》,此谣迅速传遍大河南北,鼓舞各地豪杰纷纷揭竿而起。

  偏偏此时,镇戍齐鲁郡县的鹰扬府军队全部去了辽东战场,各地郡县的镇戍力量非常薄弱。郡县的地方军都是本地人,盘根错节之下,岂会卖力镇压,于是起义遂成燎原之势,在短短时间内席卷大河两岸。

  百姓活不下去了就要造反,这是常理。但是势头如此之猛,发展如此之快,地方郡县束手无策,毫无办法。要说背后无人操纵、无人配合,谁信?

  山东的世家权贵、郡县官僚与那些赤膊上阵的山东豪望、任侠们里应外合,默契配合。地方主官屡战屡败,自然不敢如实上报。你说你连贼寇都无力讨剿,你还有何颜面立足朝堂?你说贼众势大,在你治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贼?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河北是山东的核心所在,五姓之中的清河博陵二崔和赵郡李氏都在这里,地方势力之强,远胜齐鲁。所以齐鲁的情况瞒不住,知世郎王簿名称天下,而河北的局势竟然被掩盖了起来。连尚书都省都被瞒在鼓里了,远在辽东前线的圣主自然更是一无所知。

  一旦永济渠遭到掠劫,一旦东征后勤被切断,真相自然会被揭露开来。但是法不责众,圣主不可能把河北的地方官府一扫而空,于是这件事也就这么揭过去了。

  但是杨玄感却是完蛋了。他坐镇黎阳,对东征的后勤供应负总责,供应一旦断绝,他责无旁贷。如果他深受圣主信任倒也罢了,但是如果他真的被信任,那么就该被带到前线建功立业,或是放在东西二京坐镇后方,被放在黎阳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位置,可见圣主对他的真实态度。

  由此推之,东征后勤必然断绝。河北权贵必然驱使叛军掠劫永济渠,把杨玄感推入万丈深渊。当然,逆贼也完蛋了,待到东征结束,远征军回归,河北贼定然瞬间灰飞烟灭。但是他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失去利用价值的棋子自然要趁势抛弃掉。

  「各地郡县均建有官仓、义仓,东征用度均是出自官仓。两年大灾,受灾郡县均是大河两岸的富裕郡县,义仓充足,怎么会让形势恶化到如此地步,逼得灾民揭竿而起?」李怀远略带不解的发问。

  「怀远你久在关中,对山东的情况不大清楚。山东这边,义仓大部分由地方官府管理。」张公谨悠然解释道,他话虽止于此,却是不必再说了,在座诸人均是出自官宦世家,自然明白那意味着什么。

  官仓出入有章、管理严格,义仓由百姓自发存粮,却做不到如此细致。如此一来,义仓自然成了地方官府和地方世家豪望的禁脔,士族豪强置百姓的安危于不顾,贪婪而无耻地公开抢劫百姓,义仓的粮粟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 评论区
  •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及享受更多功能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