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原帖由 boohie 于 2020-4-15 03:28 发表 hmm, A大这篇文章的多数回复显得咄咄逼人,没必要。 那位兄台说的是 他阅读到三分之一时的感觉施老师是主线。 对我个人,就算其他人在第10章前出现了,在25章前,对施老师剧情的描述是更饱满,脑海中映像更深。那 ... 因为不是原来留言的那位朋友,所以也不知道他是怎么个态度,也许不care,也许在闷伤,也许根本没看到,所以直接提抱歉好像也傻。不过鉴于很可能人家根本不会再单独为这么个事情发声,还是先说一句抱歉了。真不是什么事,抱歉就更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了。首先谢谢兄台的留言,关于相关的问题,说明一下。我的读者评论的看法一贯以来都一样,毕竟也是好几年了。不重视读者的态度,重视读者的观点。态度,不管是好是坏,我其实都不怎么介意,多次说过笑骂由人,都可以。其实只要是单纯表达好或不好,喜欢或不喜欢的留言,总体上我都是不回复的——早期也没多少人留言时候除外。单纯夸我的,很难回,难道一一逊谢吗?单纯批评的,也很难回,难道他单纯说句写得不好,我单纯回句你傻吗?顶多是看到有某位书友表达上显得好像看这书很烦很痛苦,我建议那要不真的就别看了,有好多书可以看呢。
但如果提出了很明确的观点、意见的,我一般都还是蛮重视的,大概率上都会讨论一番,如果涉及到一段情节、一个人物,读者角度看来是A,而在我作者角度本意是B,我自然要在看了读者的A后,再把我的B也说清楚。不求读者就此改变看法,但至少要提供一个角度,而且,不是读者互相比较理解的角度,而是作者的角度。虽然一个作品一旦成型,拿出来被人阅读,作者角度并不天然高于读者角度,但反过来也是成立的,读者本人的角度也不天然优于别人的角度,多一个理解的角度总是不差的。而一旦到了要明确讲述各自观点,尤其是不同观点的时候,可能是和风细雨,可能会针锋相对,更可能因为当时正在听相声、听音乐、和旁边人聊天等等,而采用或戏谑或凝重的口吻态度来表达。我从来都主张,讨论问题时候主要看观点,除非态度实在太恶劣,在骂人。作者不必因为读者的话,以及说话时候隐含在后面的所谓态度(可能人家根本不是这个意思)而玻璃心,那么公平一点,读者在看作者回复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是一样的心态呢?当然,这是我主张的心态,别人不认同,那我就不能再说什么了。如果有人说他确实很在意,那我只能是该抱歉的时候就抱歉了。像兄台所说,不必用什么什么来否定观点,大家都是观点,其实谈不上谁否定谁,只是都放在这里,我从不奢望能改变谁的想法,这是从高中、大学时代因为某种训练和经历早就已经形成的习惯性思维,但不同的观点应该都放出来,这样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