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zzsss1
2018年8月11日首发于第一会所
字数:21399
文章已经完结了,后面会慢慢更新,想更快获得更新和讨论后续剧情的请私信我。在此,有两件事情请各位读者先担待:第一,本卷内容的写作时间在第一卷天牢之前,所以在剧情上可能与第一卷的内容有些微冲突,并不能做的无缝衔接,希望大家把第一卷作为前传来看。第二,之前答应大家的本卷开始配图,因为本群群友偶发眼疾,只能暂时搁置。希望大家理解,继续支持本文。
1、鏖战朱茶关
横亘在穆桂英面前的是一座险关。听前方探子来报,这座关名叫「朱茶关」。
朱茶关倚山而建,高百余丈,两旁山壁有如刀削,直陡陡地插进云霄。宋兵瞭望着城头的旗帜,都非得仰着脖子。入关的道路只有一条,但是城头上堆满了滚木、垒石、灰瓶、炮子。要想强攻,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次南唐造反,是当年在天门阵被穆桂英打死的辽国大国师颜容的师弟洪飞挑起的。洪飞为了给师兄报仇,躲进深山,苦练本领,终于学得一副好身手。学成之后,发誓一定要手刃穆桂英,杀尽杨家将,便下山投到了南唐寿州豪王李青的麾下。李青是前唐李氏的后人,人到中年,却依然壮心不已,早就有夺取大宋江山的意图。两人一拍即合,举起了反宋的旗帜。
已经三十四岁的穆桂英,自从丈夫杨宗保在三年前死于对西夏的战役中,早已对征战之事心灰意冷,一心在家守寡教子,为杨家唯一的独苗杨文广传授武艺。
但是那天,寇天官来到了天波杨府,对穆桂英说了一句「此次洪飞指名道姓地为你而来,扬言要将杨家斩尽杀绝,你不出征,还有谁能当此任?」再加上被八贤王赵德芳极力保举,无奈之下,只好接下了南征的帅印。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出征那天,汴梁的上空乌云压城,阴风凄凄,彷如阴曹地府。出征的大军也仿佛被黑云压得抬不起头来,没人说话,甚至连战马也不嘶鸣,只有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和马蹄声。战旗随风猎猎作响,穆桂英回过头,最后看了一眼了汴梁宏伟的城楼。谁知,她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到过汴梁。
年仅十七岁的杨文广是南征大军的先锋官。这是他第一次上战场,也是他第一次离开东京汴梁。外面的一切事物对他来说都是新奇的。他不知道,阳春四月的江南,竟然这么美,和庄严肃穆的京城简直就是两片天地!这里到处都是鸟语花香,要是没有战争,一切宛如人间天堂。
这几年,大宋朝廷人才凋零。呼延家新丧,呼延明、呼延平这两员将才,都在山西守孝。当年掌天下兵权的杨家,如今已是香火不继。自从杨宗保在西夏战死,杨文广才十四岁,差点就绝后了。这次南征,穆桂英本不想将他带来。但朝中实在没有合适人选,再加上杨文广已快成年,本领也学得差不多了,该是让他上阵杀敌,报效朝廷的时候了。
朱茶关位于大宋和南唐地界接壤。要想进入南唐境内,这座险关是必经之途。
这也是征南以来的第一战,穆桂英心里很明白,这一战至关重要,首战告捷,必会士气大振,平定南唐便指日可待;首战失利,也会影响士气,对日后的战事诸多不利。所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但是要怎么样才能攻破这座关卡呢?身经百战的穆桂英一时也找不到任何头绪。
杨文广来到她母亲身边。已过而立之年穆桂英,美貌依旧,她身材颀长健美,高挑匀称。身上穿着金丝锁子甲,脑后插着雉鸡翎,腰上系着百花锦带,脚踩凤头战靴,外面罩一件大红色斗篷,妩媚中带着几分英气。而已经十七岁的杨文广也长得身高马大,威武不凡,这要归功于他父亲和母亲的身高。若不是杨文广的脸上还略带稚气,别人一看还以为这是一对姐弟。
杨文广看着他的母亲,渴望从她口中得到进攻的指令。但穆桂英给他的回答却是沉默。
穆桂英手里握着地形图,仰着头注视着城头,脖子都仰望酸了,却还是一筹莫展。这真是一个恼人的问题,要是没有其他小路可走,攻破这座关卡的希望几乎为零。
忽然,关里响起了三声震耳欲聋的炮响。炮响过后,城门打开了。从里面跑出一队人马,在关下摆好了阵形。为首的是一员四十左右的大将,铜盔铜甲,骑着一匹黄骠马,手里掌着一柄云头刀。身后的掌旗手举着一面黄缎底,黑月光的大旗,上面绣着一个斗大的「吴」字。他跑马来到阵前,对着宋军喝道:「呔!
对面的宋军听着,叫你们的元帅出来!」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杨文广对穆桂英说:「母帅,让我去会会他?」
穆桂英不露声色,冷静得像是一座冰雕:「他指名要元帅出去,你还是在这里候着吧。」她双腿一夹胯下的胭脂马,如一阵风似的,跑到阵前,那员南唐大将拱手道:「我就是大宋征南大元帅穆桂英,对面的这位将军,请问你高姓大名?」
南唐大将见她如此有礼,也拱了拱手:「原来你是浑天侯穆桂英啊!闻名不如见面。今日得以相见,一睹穆帅之风采,令小可眼界顿开。在下姓吴,单名一个琨字,乃朱茶关总兵。」
穆桂英道:「将军叫本帅出来,不知有何相告?」
吴琨大笑着说:「在下听说穆帅已经兵临城下,特意来讨教讨教。」
穆桂英从得胜钩上取下绣鸾刀,行了个礼,说道:「既然如此,那承让了。」
吴琨点点头。忽然举起手中大刀,大叫一声:「请了!」就往穆桂英的头上砍来。穆桂英端坐在战马上,一动不动,脸上的表情依然冷得像是落了一层霜。
眼看着刀锋就要看到她的天灵盖上面了。就在大刀落下来的瞬间,穆桂英看准了时机,猛地用绣鸾刀往旁边一格,把吴琨的云头大刀格到了一边。
吴琨打马回来。这次他双手握住刀柄,将大刀对着穆桂英的腰肢横扫过来。
穆桂英不慌不忙,再次提起手中的绣鸾刀往上一挑。只听「当」的一声,吴琨手里的大刀差点就被她挑飞了。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就在两马相错的瞬间,吴琨稳住身形,后背往马屁股上一躺,双手向后面一抛。手中的大刀挽一个弧形,直向身后的穆桂英劈去。谁知穆桂英此时也转过身来。别看她出手比吴琨慢了一拍,就在吴琨的大刀快要劈到她时,绣鸾刀已经到了对方面前。吴琨吓得脖子一缩,当时就乱了刀法。又是「当」的一声,吴琨头上的铜盔被穆桂英打了下来。
吴琨奔到几丈开外,伸手摸了摸脑袋,发现还好端端地长在自己的肩膀上,这才松了口气。背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冷汗淋淋。他不敢继续打过去了。好厉害呀!穆桂英的刀法根本就是神鬼莫测。才交手三个回合,自己的攻势都被对方轻松化解,还被打掉了头盔。而穆桂英跟自己交战,就像是戏耍孩童一样,根本没出杀招。要是对方认真起来,自己焉有命在?还是识趣一点,让她一阵算了。便对穆桂英一拱手:「穆元帅,承让了!在下自知绝非阁下的对手,只好收兵了。」
说完就打马跑了回去。身后的南唐兵让出一条小路,把他放进了城里。
穆桂英依然立马站在阵前。主将退进城去,士兵们还在城外摆着阵势,莫非还有其他敌将出战?
这时,城里又响起了战鼓声。吴琨刚刚跑进去,紧接着又跑出一骑。穆桂英凝目细看,出战的也是一位女将,年龄十六七岁,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口,玉米花的银牙。掌着一柄红缨绣绒刀,下跨桃花马。
好端庄的一位少女!穆桂英盯着她上下打量了一番,越看越喜欢,真有自己当年的影子。
这时,杨文广打马跑了上来,说:「母帅,你已经打过一阵了,这一阵就让给孩儿吧!您就先下去歇会儿吧。」
穆桂英点点头,她打从心里也不愿和这位女将交战。年纪太小,比自己的女儿杨金花大不了多少,打赢了也胜之不武,倒是和文广年龄相仿,还不如让文广练练手脚吧。
女将在几丈远的地方站定,喊过话来:「喂,对方宋将,报上名来!」
杨文广见她是个黄毛丫头,没把她放在眼里:「俺乃是大宋元帅穆桂英之子,南征军的先锋官杨文广。你是何人?」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女将微微一笑,学着他的语气道:「俺乃是南唐朱茶关总兵吴琨之女,吴金定。」
杨文广被她调侃去了,有些动怒:「刚才被我娘打败的那个中年人是你爹?」
「正是!」
杨文广笑了:「我看你爹本领不咋的,你这个做女儿的就不要过来白白送死了。」
吴金定也笑:「哟,口气蛮大的嘛!打败我爹的是穆元帅,又不是你,你在这里说什么大话呀?」
杨文广这下真怒了:「看样子你不服气嘛!好,本先锋就陪你过几招!」说着就是一枪刺了过去。
吴金定摆开绣绒刀,格开了杨文广的一枪。手上丝毫也不敢放松,紧接着还过去一刀。两个人你来我往,转眼间就过了十几个回合。
穆桂英在后面看得真切,心中暗道:「看这女将的刀法,应该远在她父亲之上。文广的一身武艺,皆我所授。就算尚不如我,也和我差不了多少。但他竟战不下这员女将,她着实不是等闲之辈呀!」
渐渐的,女将好像有些疲态。只见她虚晃一刀,拔马便往回跑。边跑边回头喊道:「姓杨的,我当你是绣花枕,稻草包,想不到你还真有些能耐。你厉害,本姑娘不陪你玩了!」
杨文广初战得胜,心里有些得意。刚才你非要和我打,现在打不过我就想跑?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我怎么能让你跑掉呢?我要是把你追上了,这座朱茶关就是我的了。想到这里,拍马追了上去。
穆桂英见杨文广追了上去,喊道:「文广,回来!别追!」不愧是沙场宿将,一眼就看穿了吴金定的诱敌之计。可是杨文广已经追了出去,根本就没有听见她后面的喊话。穆桂英恐怕文广有失,急忙也打马跟了上去,但距离依旧太远,怎么喊也喊不回来。
吴金定在前面跑,心里暗暗发笑,真是个愣头青,还真追上来了,看你着不着我的道?快到关下时,她将战马往左边一带,绕了一个半圈。
杨文广跟在后面,没注意她饶了半圈,只管自己照直着冲。忽然,「扑通」
一声,连人带马,掉进了陷马坑里面。
吴金定折了回来,在洞口笑道:「杨文广,这下谁厉害呀?」
杨文广在下面摔得七荤八素,根本没空搭理她。
吴金定吩咐手下道:「把他捞上来绑了!」那些南唐官兵来到洞口,放挠钩下去,把杨文广拉了上来。杨文广刚到洞口,几个官兵就将他按在地上,用绳子将他双手捆了起来。
吴金定一回头,只见穆桂英追了过来。吩咐士兵道:「弓箭手,把她射回去,别让她靠近了。」追过来的这个女人有着通天的本领,要是被她靠近了,谁也别想活命。吴金定心里很明白这个道理。
穆桂英刚刚走到近前,迎面而来的是漫天箭雨。她急忙把马赶到一块大石头后面躲了起来。等到箭雨过去,她踩着满地如插秧的箭镞走了出来,发现吴金定已经收兵回到了关里。这时,她忽然萌生出一个冲动:强攻朱茶关,夺回杨文广。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但是马上她又否定了这个愚蠢的想法,强攻,只会给己方带来不必要的伤亡,根本是于事无补。
但是文广被俘的事实摆在眼前,让她忧心似火。不错,现在他是杨家唯一的独苗,千万不能有什么差池。万一他要是出个三长两短,叫我怎么跟老太君和死去的宗保交代啊?唉,文广啊,你可真是让人不省心啊!才刚出来打仗,一点儿也不懂打仗的规矩,就轻功冒进。人家南唐对咱们杨家恨之入骨,你倒好,自己送上门去了。
身后跑来一骑。马上的人四十来岁,留一撇小胡子,一副精明能干的样子。
他名叫陈豹,朱茶关总兵。当然是大宋方面朱茶关总兵。一开始,他镇守着朱茶关,后来南唐造反,突然进兵,夺去了他的关卡。他只身杀出重围,向朝廷求援。
后来穆桂英挂帅,由于他熟悉这里的地形,因此也随军当了向导。
陈豹说:「元帅,请勿担忧。少将军吉人自有天相,定能逢凶化吉的。现在天色已晚,还是先扎下营寨,等明天再商议吧。」
穆桂英强压下心里的焦急,点头道:「陈总兵,你熟悉这里的地势,看看在哪里安营比较稳妥?」
陈豹低头合计了一下:「此去不远,有座独脚山,山口地势开阔,可容纳几万人马。山里有条河从那里经过,汲水也方便。因此,末将以为,可在那里安营。」
穆桂英说:「好,那就去独脚山安营吧!记住,安营的时候不要放炮!」这安营放炮,是行军打仗的规矩。为的是给敌军送个信。这时天色已晚,不能交战,穆桂英就没叫放炮了。
五万宋军在独脚山下扎好了营寨。这次跟随穆桂英出征南唐的,除了她儿子杨文广外,还有八姐、九妹。她们见穆桂英孤身回营,就问起了战况。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穆桂英黑着眼圈,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八姐九妹听了,也大吃一惊。但事情已经到了这地步,后悔流泪都是空悲切的事情,只有看一步走一步了。
穆桂英对两位姑妈说:「八姑九姑,侄媳身体有些不适,先回营休息去了。
劳烦你们吩咐陈豹,让他在晚上多添一分心,好好巡营。我在这儿扎营,虽然没有放炮,但恐怕关内也早已知道,要防备他们趁夜袭营。今天我们已经折了一阵了,不能再败了。」
八姐九妹见穆桂英的脸色的确不是很好看,就应声说:「谨遵元帅吩咐。桂英你今晚就安心休息吧,夜里巡营的事情,我们两个人也会留意的。」
穆桂英无力地点点头,起身回到自己的后帐去了。她屏退左右,寝帐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她解下佩剑,摘下头盔,卸去了一身甲胄。今天一整天都在跋山涉水,生死恶战。忽然感到疲惫异常。此时汗水已经浸透了征袍,整个人好像刚从水里捞起来一样。这时忽然一阵怪风吹了进来,春寒料峭,吹在穆桂英身上,不由打了一个寒颤。她缩了缩身子,此时感到心里空落落的。毕竟母子情深,哪有不思念的道理?想到这里就悲切万分。她自从十七岁嫁给杨宗保以来,生有两子一女,次子杨文举刚一出生,就遗失在乱军之中。家中男丁只剩下杨文广一枝独苗。如今杨文广又身陷敌营,生死未卜。若是有什么万一,她该怎么办才好?
她虽然才三十四岁,但亲手埋葬了太多杨家的人,其中也包括她的丈夫。难道今天又要给自己的儿子送终?忽然觉得眼角有些酸痛,好似有什么东西要泉涌而出。
但她马上摇了摇头,她性格坚强,几乎从来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打到她。这辈子只流过一次泪,那就是得到丈夫阵亡消息的时候。
思来想去,只觉得脑袋有些昏昏沉沉,好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迫得她喘不过气来。不一会儿,终于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2、二路元帅
穆桂英病了。而且还病得不轻。她额头上烫得像个火炉,身子却止不住地发冷,不停地打着哆嗦。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这下把八姐九妹给急坏了。她们连忙请来郎中,为桂英看病。郎中说,穆桂英染的是卸甲风寒,一冷一热所致。再加上心里忧思过切,才导致病情加重。只要服几贴药,休息几天就没事了,但暂时不能鞍马劳顿。
果然,郎中的几贴药下去,穆桂英神志清醒了一些,但仍然感到浑身乏力,四肢上好像被绑了几块大石头似的沉重不堪。她挣扎着坐起身,见八姐九妹都守在床前。忽然想到军前还有许多事在等着她安排,不由忧心如焚。她对八姐九妹说:「快去请陈豹进来。」
不一会儿,八姐就带着陈豹来到穆桂英的寝帐。陈豹拜道:「元帅身体有恙,末将探望来迟,请元帅恕罪。」
穆桂英请他身下看座。对他说:「我桂英不才,出师不利,有负圣恩。陈总兵,依我目前的身体状况来看,暂时不能领兵打仗了。我们大军到此,也不能长期按兵不动。这样白白耗费粮草不说,还会被天子怪罪师久无功。我想写份奏章,请总兵马上回京,将军情奏明万岁,速派二路元帅前来,替我领兵攻打南唐。你们意下如何?」
陈豹看了看八姐九妹,见她们没有异议,便说:「依此形势来看,也只好如此了。」
穆桂英点点头,对八姐九妹说:「二位姑妈,劳烦你们将笔墨纸砚给我递来。」
杨八姐转身去取来了文房四宝,杨九妹扶起穆桂英。穆桂英一纸公文写就,用锦缎将奏章包好,火漆封口。递给陈豹:「陈总兵,又要劳你去东京跑一趟了。」
陈豹接过奏章:「请元帅放心,末将速去速回。」
陈豹走了,穆桂英病了,杨文广被活捉了。一支五万人的南征大军,才刚踏上南唐的土地没几天,就濒临在崩溃的边缘。这似乎也在暗示着这支大军统帅层的多厄的命运。
军中事务只能暂时交由八姐九妹两人负责了。当然,除了她们,其他就再无人选了。自陈豹走后,穆桂英的病情好转得很缓慢,八姐九妹二人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要关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元帅的病情,前方的军情,二路大军的消息以及文广的下落,无一不是重中之重。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时间半个月过去了。这天,忽然听到山外炮响连天。八姐急忙令探子前去打探。时间不多久,出去的探子回来禀报:「八将军,朝廷的二路元帅到了。现在正在山外扎营。」
八姐九妹心里一阵欢喜,急忙把这个好消息通报给穆元帅。经过这几天的休养,穆桂英的身子也康复了不少,只是脸色还是蜡黄蜡黄的,眼窝子也深陷着。
她听取了八姐九妹的报告,却不想她们两个人那么欣喜,反而陷入了一阵沉默。
杨八姐问道:「桂英,二路元帅来了,难道你不高兴吗?」
穆桂英开口了:「二路元帅的大军既然已经到了,为什么不进来山口与我们会合,反而把大营安在山外?这事你们不觉得有些蹊跷吗?」
八姐九妹被她这么一点,也立马醒悟过来:「对呀,桂英你要是不说,我还真没注意这一点呢。」
穆桂英的脸色更难看了,不停地咳了起来。九妹连忙上前帮她揉着后背。穆桂英咳了一会,终于挺了下来,对八姐道:「八姑姑,烦您亲自跑一趟看看,这二路元帅到底是什么人?」
八姐领命出去打探了。过了一会儿,就看见她满脸不悦地回来了:「桂英,打听明白了。你猜这二路元帅是什么人?保证你想都想不到。」
穆桂英反问:「是高王爷,还是汝南王?」
八姐说:「都不是。这次二路军,先锋官是二太保狄虎,狄玉兰、狄玉红押运粮队,双阳公主督军,元帅竟是大太保狄龙。」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穆桂英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啊?怎么会是他们?」她愣了一会,接着问八姐:「那平西王狄青来了没有?」
八姐说:「平西王狄青征西夏去了。所以这次朝中没有其他人了,只能派狄龙出朝了。」
穆桂英叹了口气,苦笑着说:「不是冤家不聚头。看来这南征不会那么太平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穆桂英和八姐九妹对狄家讳莫如深?原因还要从南唐造反说起。豪王李青和妖道洪飞忽然进兵朱茶关,把总兵陈豹打了个措手不及。陈豹连夜进京求援。万岁得到战报,吃惊不小。当下就想在朝中拟定挂帅人选,出征西夏。这时,平西王狄青保举自己的儿子狄龙为元帅,次子狄虎为先锋。
然而由于狄龙狄虎在朝中的威望不够,遭到了相爷包拯的反对。同时天官寇准也提出,要在校场比武,能技压群雄者,方可挂帅。于是狄家没有法子,只好在校场设下擂台,挑战天下群雄。这个擂台设了三天,竟无人能赢得了狄龙。此时狄龙不禁有些得意洋洋。第四天,狄龙在赴校场的途中,骑着马耀武扬威地路过杨府。被杨府的管家杨洪喝止。原来杨家有一块太祖皇帝御赐的「闹龙匾」,匾上书「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杨洪见狄龙过府,没有下马的意思,便死活也要把大太保从马上拉下来。狄龙根本没有将这个年迈的管家放在眼里,伸手便打了他。
杨洪受了委屈,去向老太君和穆桂英告状。但是老太君以大局为重,决定不作计较。这事传到了穆桂英的女儿,三小姐杨金花的耳朵里。杨金花虽然今年才十三岁,但她的性格与她母亲年轻时颇像,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但又怕老太君怪罪,所以和丫鬟杨排风一起,女扮男装,改名换姓地来到校场与狄龙比武。别看杨金花年纪小,武艺可是受穆桂英的真传,一点也不含糊,竟然打败了狄龙。
但既然打败了狄龙,就要挂帅。杨金花怕事情闹大不好收拾,扔下帅印和杨排风跑了。平西王狄青也是以国事为重的人,见金花要跑,就派他的三子狄祥,四子狄昭前去阻拦。谁知狄祥狄昭恨杨金花夺了本应属于他家的帅印,竟在路上下了杀手。杨金花和杨排风无奈,只好打死了狄祥狄昭二人。事情已经闹大,杨金花不敢逗留,便跑进了府里。平西王听说两个儿子被杀,急忙带兵追赶,尾随着杨金花来到天波杨府。后来,这件事还是八贤王赵德芳亲自出面,在万岁爷面前求情给摆平了。并且保举穆桂英做了征南的大元帅。穆桂英经过着许多曲折,也不好拂八贤王的好意,只好接下了帅印。
这事尽管表面像是过去了,狄杨两家也在万岁面前握手言和。暗地里两家的梁子就这么结下了。尤其是双阳公主,两个儿子都死在杨家人的手里,她心里怎能不痛,怎能不恨?但比双阳公主更恨的人还有,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