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在一个小说里面,作为作者的实际的想法,其实没必要说得太多,我们看故事看人物就好了,不必在意作者本人是怎么看的。不过兄台问起是不是本人感情观的投射,不妨多罗嗦两句。
写文,是不可能不在文中人物身上投放自己的情绪和观念的,譬如沈小惜与施菇凉交谈时说过的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中大半就其实是我自己的标准,强加在了“沈惜”身上而已。譬如很久以后的情节中我会让裴小妞做一个决定,这个决定的初识心也是出于我对爱情的认识。但作者不可能直接将文中的人物复制出一个自己来,那假如要写5部作品的话,主角就是5个自己,全无分别,多无聊啊!像沈小惜对宋老师情深一往,但闭口不言的事情,我自己就没有那个境界能够做到,这里的取材是来自于一个朋友的经历,当然也会多加改编。所以很难说文中人物的某种思想,某个决定一定是不是来自于作者的观念或性格的投射。只能说,我在尽可能把自己在真实生活中感悟到的,领会到的或者是察觉到的,投射到文中人物身上去。这是关于是否投射的问题。接下来是关于这样一种感情观是不是应该接受的问题。如果有一个朋友,真的拿类似的问题来问我,说要不要爱上这样一个女人。我第一反应肯定是:没人逼你爱她。如果觉得一个女人的过去严重地影响了对这个女人的爱,那就不爱好了。反正会在意的人即使勉强说服自己不在意,也一定不会持久的,这是本性。所以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一旦觉得不舒服,别装圣人,直接分手,反而是对那女人最大的仁慈。反正我也不觉得会介意,要分手有什么错的。但同样的,我也会说:没人能逼你不爱她。因为本来的前提,就在于,是不是真的爱上了一个女人。而不在于,一个女人摆在面前,先把她前前后后里里外外都了解一遍,然后再来判断,这个女人该不该去爱。这不是买东西,对吗?我们可以问,质量怎么样?同款产品口碑如何?这个品牌返修率怎么样?认真比较,仔细盘算。我们是在讨论爱不爱一个女人。我让文中的沈惜说了一句话:与人相处,我会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人。通过与一个女人的来往,我们了解了她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她的趣味,她的生活要求,她的喜好……等等等等,这是我们会不会爱上一个女人的前提。这其实也是我们对她做出一个完整判断的基础。这个女人过去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她对性持什么样的态度,细心体察,都能看得出来。如果有过这样的了解,你没有爱上,那一切休提;如果爱上了,那是不是要受一些突然明确了的旧事的影响呢?我认真想了想,我是不会的。因为我信赖自己的判断力。但别人是不是要受影响,我不持主张,也不介怀,更不加以评判。因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兄台最后一个问题,我想特别说一下。如果不能生育,这个家庭是不是该接受?我想,姑且不论一个家庭是不是有资格去判断要不要接受一个女人(这也是个大话题),一个家庭衡量是否该接受一个女人的,应该是她的修养、品性和性格。因为女人不知收敛,放荡不羁,搞坏了身体,无法生育,这个家庭无法接受,OK,没问题,但不接受的是不能生育,还是因为她的品性?换言之,另一个女人过去在恋爱时,与男友感情不错,一不小心怀了孕,又因意外流产导致身体受损不能怀孕。除此之外,这女人并没有什么可被挑剔的。她现在单身,如果一个男人到了爱上她的地步,那是不是这个家庭也要考虑是不是接受?同样是过去有情史,同样是不能怀孕,接不接受呢?这恐怕就很微妙了。最后说一些题外话,与这位兄台的问题其实是无关的。女人,和男人,在性生理方面有极大的不同。男人乱搞,最严重也就是得病,很多还能治好,甚至没有后遗症也不稀奇;而女人开放一点,一不小心,承担怀孕、流产、生理期紊乱,乃至身体受损不能生育等等严重后患的风险就会很大。一个健康的男人站在面前,可以说自己从不乱搞,甚至可以说自己还是处男;而一个满面憔悴,健康受损的女人站在面前,她可以说自己坚信爱情,性情高洁吗?前者是否为真我们不知,但后者是否必然是假,又如何判断呢?所以,男人是不是乱搞,该怎么判断?女人是不是乱搞,又该怎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