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城幸存者基地简介》
概况: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亦城位于亚细亚大陆北部的平原地区,75%的土地为平原,20%为湿地,5%为湖泊和河流。农业耕地是主要粮食来源,伴有少量畜牧业。
经济: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实行配给制度,有一套相对完善的配给系统,确保了基地居民的基本物资,黑市和官方市场并存,黑市的占有率较低,基本被官方市场取缔,但部分特殊商品仍然需要去黑市购买(如紧缺药物,小型手动发电装置,生物材料等)。
人口及分区介绍: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目前人口约24万,主要分布在居民区。亦城基地分为:居民区,农业区,工业区,行政区。
居民区:末世后统一建造的安置房,因为基本为纯人力建造,所以房屋存在肉眼可见的误差,基本所有的窗户尺寸都不一样。住房由分配部统一管理,每户住户都必须每月缴纳25元租金,安置房配有水和供暖系统。并缴纳水费和供暖费。居民区内有市场/黑市。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工业区:亦城末世前为高新技术和医疗器械为主。末世后高新技术基本停滞,然后随气候极端和社会崩溃导致大倒退。现基本稳定在蒸汽时代科技和一部分电力科技。拥有一座中小型蒸汽发电机厂,为部分工业区工厂和行政区提供电力。工业区内有罐头厂、木材厂、木炭煤炭加工厂、水净化灌装厂、小型造纸办公用品厂等。基本所有物资都在这里进行加工和生产,以提供给亦城基地和其卫星镇。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行政区:政府部门所在地,包括家属区和物资储备库等。东南部为亦城火车站和卫星镇联络部。火车站目前只是恢复了建筑和准备的物流系统,但铁路网的崩溃和内燃机车或蒸汽机车的修复和建造一直止步不前。现火车站主要作为联络部的办公场地和派遣物资前往卫星镇等地区的物资调度区。
行政区北部沿河处为码头,主要在温季进行物资运输,主要为亦城——马镇航线,以及少数前往津海基地的航线。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卫星镇及周边:
卫星镇由近到远为:旧镇、马镇、山沟镇。这三镇为亦城合作共生的卫星镇,各镇人口都在4万人以上,8万人以下。其各镇本身能保证最低生存资料生产(勉强满足人口的食物产量和燃料)。同时能为亦城基地提供亦城所缺少或没有的物资。
周边:亦城周边也有其他有组织的生存点,如大小不一的聚落,这些聚落人口不一,少则几十人,多则近千人,但聚落的普遍人数大约在100人以上,300人以下的水平。这些聚落的生存普遍困难,基本没有科技,主要使用半地穴甚至地穴形式躲避严寒,取暖方式以烧柴和煤、炭等为主,食物匮乏且单一,基本只能食用土豆且需要和亦城进行贸易以确保自身存在。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大型聚落为星星聚落,以农耕为主的生存点,依靠末世前的农场改造而来,人口在3800人左右,可以勉强满足人口的食物产量是其聚落能发展到此人口的基础。但其仍旧缺乏其他生产资料,尤其是化肥和大棚等材料的稀缺导致其粮食产量的极度不稳定。且其没有配给制度,更导致了粮食外流和阶层分化严重。
同时,亦城西北方向有一个幸存者大区——阳区。这里是由北部废土中的幸存者组成的。人口约在2万人上下,主要通过探索废土和自耕农维持,同时科技低下,基本没有蒸汽机等生产资料。对亦城基地的态度中立,但其高层人士拒绝与亦城基地进行合作,仅保留小规模贸易存在。阳区仍实行末世前的经济制度,导致贫富和阶级分化严重,其军事力量主要被用于镇压内部抗议和维稳。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亦城基地向东约200/300KM为津海基地,因距离问题和山脉河流间隔导致双方的交流十分困难,仅在每年一次的通报交流可知部分信息。津海基地目前人口约10万人,因临海所以以捕鱼和海盐为主要经济,农业以土豆种植为主。工业基础薄弱,蒸汽机数量有限且基本只能供应行政部门。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目前津海基地和亦城基地有计划恢复铁路运输,但铁路的修复和蒸汽机车或内燃机车的修复或建造是个问题。
南东村:由末世前的村庄,末世后这里的村民并没有受到大的波及,便继续在此生活。本村人口约700人,农业为主。因为离亦城基地和马镇较近,所以成了两地的人口和物流中转站。该村村长孙洪生在村中建起市场摊位和廉价房屋进行租赁,使得该村拥有约3000人的租户和大量流动人口。为防止村中出现治安问题,孙洪生组织起南东警卫队进行治安工作。经济上,本村人为配给制+市场买卖,而租户则为市场经济。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山口哨站:为废土西北,山沟镇正北的哨所。其位置在两座山脉的山口处,此山口是连通亦城地区和山脉西部地区的唯一北部通道(南部平原可通洛城,但现阶段交通基本断绝)。哨站主要是为未来打通与山脉以西地区基地/生存点的联系,以及其地理高度可以远眺亦城地区,可作为预警和联络双重功用。现哨站主要在温季有人员职守,寒季和冰季无人职守。温季职守人数为25—30人,其物资由山沟镇负责。[uploadedimage:19439728][uploadedimage:19439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