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F向仿聊斋故事合集

2024年09月03日00:526120
  • 简介
  • 最近很想写类似《聊斋志异》那种的志怪短篇故事,看上去就好像古代真的发生过这种故事。写了十个个人比较喜欢的故事,包含了变身、女体化、魂穿、交换、皮物、现实改变的要素。
    如果大家喜欢,还会继续更新合集的。
字号
粗細
行距

《琵琶女》

会昌年间,太原白公与友人乘舟游江。时值盛夏,烟波浩渺,凉风习习,舟中诸客皆兴致甚高。忽有一小舟渐近,一琵琶女携数舞姬登舟,言欲献艺。白公闻之甚喜,众人亦击节称善。

琵琶女姿容平平,然其眉宇间隐有凄婉之色。纤指轻拨,琵琶声凄然入耳,哀婉缠绵。舞姬环绕而舞,众人皆沉醉不已。唯独一富商黄荐者,神色愈发凝重,似有所得。

盖因黄荐往年曾于黄河上游兴工,致下游村落罹水患,生灵涂炭。琵琶女即村中枉死之魂,今日现身,欲行报复。黄荐闻曲愈久,心中愈感不安,竟不自觉随舞姬起舞。

不意黄荐之形容骤变,腹中赘肉如霜雪消融,面上皱纹亦随之舒展。须臾间,肥硕中年男子化为婀娜妙龄女子。舟中之人见此异状,然皆面色如常,若未见非常。黄荐欲止步,然身不由己,舞姿愈加妖娆。骨骼肌肉渐次改易,肤若凝脂,胸前微隆,腰肢纤细如柳。宽袍渐窄,化为红绿相间之舞衣;粗靴褪去,代以翘尖绣履。黄荐欲呼救,然嗓音已成婉转女声,惊恐无措,欲罢不能。

待琵琶声止,舞姬亦止步。黄荐已然化作一名绝色舞姬,妖娆妩媚,与众舞姬无异。舟中之人皆以为舞女,忘却黄荐之形迹,犹如此世本无黄荐,而惟杨氏舞姬耳。

杨氏虽形貌为女,然心仍为男。欲诉心中苦楚,然事无从言。脑海中尽是舞技之妙与女子之忆,欲向白公求助,终难启齿,心如死灰。知今生难复旧貌,只得随琵琶女而去。

白公询琵琶女生平,琵琶女恐其觉察,谎称为商贾之妇,编一凄苦故事以惑众。白公闻之怜悯不已,感其身世凄凉,遂作《琵琶行》以记。后人皆以为白公怜惜琵琶女,不知其中隐情。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自此杨氏随琵琶女于江上卖艺,每闻琵琶声起,便不由自主翩然起舞,舞姿翩跹,引得众人倾倒。然其心犹男,每舞罢悲从中来。有人问曰:“杨氏舞技绝妙,何每舞罢面露悲色?”杨氏唯苦笑曰:“此中原委,难以言尽。”

后杨氏被琵琶女嫁与一地之男子,遂为妻室,生育儿女,然终日郁郁寡欢。每至夜深人静,常对镜自照,忆昔日男儿身,潸然泪下。

世人皆以杨氏为绝色舞姬,鲜知其本为富商黄荐。琵琶女之报复,不独夺其男身,且困其女貌,终生不复。此事后为秘闻,或传为话本,名曰《富商化裙》,知其真者寥寥。惟琵琶声起时,杨氏目中偶现一丝悲凉,或可窥其一二。

忆曰:“黄荐昔日因贪致灾,天理昭昭,报应不爽;然琵琶女以怨报怨,变其形,改其性,亦非正道。天道循环,善恶有报,然不可执念于前事,应顺势而为,惜福修德,或能脱此困厄,来世再为男儿。此亦天道之仁,欲予人改过自新之机也。”

《狐变女》

李文者,山村一穷儒也,自幼读书不辍,然屡试不第,贫困至极。然其为人正直,常教乡里儿童读书识字,乡人爱戴之至。惟李文厌鬼神之说,每逢初一、十五,乡人多往山上狐仙庙焚香祈福,李文每闻之,辄嗤之曰:“世间安得有鬼神,不过愚夫愚妇之妄言耳!”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一日,李文实难忍其愚,决意往山上毁庙,欲破此迷信。背书箱,携铁锹,径直登山。及至庙前,但见香烟缭绕,供品满桌,心中大怒,遂抡铁锹猛击狐仙碑,碑碎声响,余音绕梁,李文得意洋洋,正欲下山,不意狂风突起,昏然倒地。

及醒,睁眼但见金碧辉煌,灯火辉映,殿中坐一华服女子,美艳绝伦,怒目而视,声如洪钟,喝曰:“大胆凡人,敢毁吾神像!”李文心下骇然,方悟眼前乃狐仙,然强自镇定,言曰:“世间何有狐仙,不过是愚民妄说,尔亦不过幻象耳!”

狐仙闻言,大怒曰:“汝固执不化,今当令汝领神力之威!”言毕,手掐诀,口念咒,一道金光射向李文,李文顿觉五内如焚,痛不欲生,颓然倒地,身躯抽搐,良久方止。待其再睁眼,竟见己身化作一狐狸,娇小玲珑,尾长毛密,心下骇然,不知所措。

狐仙冷笑曰:“今汝化为狐形,欲复人身,惟有重塑吾神像,且需千年灵气。汝往人间,吸男子精魄,积千份方可。”李文闻之,惊骇欲绝,曰:“仙子恕罪,此事如何行得?”狐仙怒曰:“少言,若不照办,汝永为妖形!”言毕,挥手送其出殿。

李文睁眼,已在山脚。俯身一看,四足细毛,尾长蓬松,悲从中来,曰:“悔不该毁此仙碑,今祸事临头矣!”

正自惶恐,忽闻脚步声近,李文急躲草丛中,窥见一樵夫挑柴行来,身健力壮,李文心念一动,狐仙所言采阳补阴,或即此意。遂运法化为娇媚少女,出草丛迎之,娇声呼曰:“大哥,奴家迷路,求一宿处。”樵夫见美人盈盈而来,魂魄皆迷,遂欣然引至草屋。

夜半,李文强忍恶心,与樵夫共寝,忽感体内奇力涌动,只见樵夫面色苍白,一缕缕精魄自体内流出,李文吸之,樵夫顷刻昏厥。李文惊恐,急遁而去。

自此,李文踏上采精之途,化为美女,游走乡村,诱惑青年男子,吸取精魄以延命。然每次行事,心中罪恶愈深,昔日正人君子,今却为妖孽作恶,痛苦难言。然无此法,李文竟日虚弱,命在旦夕。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数月间,李文渐通妖术,能变换容貌,惑人心神,然施术之时,悲哀益甚。一日,李文途经故乡,见村中学生犹谈其失踪,不觉泪下。忽见昔日心仪之邻女林月,憔悴如旧,村口张贴寻人启事,李文见之,正是己身画像,心如刀绞。

林月喃喃曰:“文哥,汝今何在,吾必寻汝归。”李文心欲现身相认,然思此妖形,如何见人?惟能躲暗处,悲泣而已。

李文之修行,痛苦煎熬,与日俱增。复人形之望渺如天涯,然李文亦知,此生已无他途,惟能苦笑自嘲。尝思鬼神无凭,而今却为妖物,世事如斯,何其讽刺。

忆曰:凡事多有因果。李文轻信无神之论,不敬鬼神,致祸临头,世事岂能尽如人愿?谦敬慎言,方为正道。此事警人,勿以人言为轻,勿以天命为虚,诚哉斯言!

《狐变女 续》

王二狗者,乡野村夫,素性狡黠,颇好声色。近日闻里中传言,有绝色女子出没于夜间,容貌殊丽,然每现则倏忽而逝。二狗闻之,心痒难耐,遂连夜潜出,意欲一睹芳容。

数日无果,心生怠倦。忽一夜,见前方一女子婷婷袅袅,月光之下,眉目如画,肤色胜雪,尤为奇者,顶生狐耳,毛发细密。二狗揉目再看,狐耳依然,非幻非虚。女子驻足告示前,凝视良久,神色黯然。二狗暗暗尾随,探视其所观,乃村中秀才李文之寻人启事。李文,秀才之才,数月前离奇失踪,村人皆疑其殁矣。二狗正自疑惑,忽见女子一掠而去,踪迹难觅。心中愈加狐疑,料此女子必与李文有涉。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次日,二狗复见狐耳女子,竟入村中林月家。林月者,李文之青梅,今独居村中。二狗悄然随之,窥其行迹。数日后,二狗胆大,更于夜半潜至林家,耳听内室有语:“文郎,若永不能复人形,妾将如何是好?”乃林月声,呜咽凄婉。又闻李文答曰:“此乃天数,吾命难逆,委屈于汝,愿随吾至此,妾身一生,实多辛苦。”

二狗闻之,愈加惊奇,伏地潜行,窥见李文身形,竟为狐女模样,头生双耳,容貌艳丽。林月泣曰:“夫君不必忧,妾心已决,愿随君终老。”狐女拭泪曰:“吾虽身化狐形,然心犹存,今夜须外出采补,以延性命。月娘安心,吾定谨慎行事。”言罢,复转身出门。二狗见状,惊惧欲遁,然失足碰撞,惊动室中。狐女厉声呵斥,揽二狗入室,逼问缘由。二狗哆嗦难言,唯唯诺诺。狐女冷笑曰:“尔既撞破天机,欲全身而退乎?”二狗急道:“小人不敢外传,愿助夫君,共谋生计。”

狐女闻言,颜色稍霁,曰:“既如此,汝且就榻坐下。”二狗战战兢兢,依言而坐。狐女徐步近前,伸手抚其面颊。

二狗但觉一缕香风扑面,心神恍惚。狐女轻声曰:“放松,吾不伤汝性命。”言毕,俯身吻其唇舌。

二狗全身酥麻,意识渐渐昏迷。恍惚间,见一缕白气自口中逸出,为狐女吸入口内。不知几许,狐女方才松口。

二狗浑身无力,然觉神清气爽。狐女面色红润,显然已得所需。林月见状,舒口气曰:“二狗,多谢汝。”

二狗摆手,虚弱曰:“不必客气。然此事可需常为?”

狐女点头曰:“每月需三四次。汝若愿长期相助,吾夫妇必有厚报。”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二狗思忖片刻,竟觉此事虽险,却不失为美事。遂点头应允。自此,二狗常住王宅,与狐女偷欢。林月虽心中不悦,然无可奈何。

自此每至王家,献其精气。狐女得享长生,二狗虽日渐消瘦,然每思狐女之姿色,便欲罢不能。村人皆以为二狗染疾,惟他心中有数。

一日,二狗向狐女献计,欲引健壮后生,代己之劳。狐女甚喜,允之。自此,村中青壮者多为二狗引至王宅,暗中助狐女采补。王宅繁忙如市,然无人知其中奥妙。狐女与林月终老,二狗病故,村人虽疑其事,然无实据,终不敢言。惟有数青年私谈王家娘子夜半魅影,壮汉疲惫之状,皆笑而不信。此事流传,后人亦常言之,未能辨其虚实焉。

忆曰:李文因劫难成妖,虽妖身难逆,然其心未泯,亦不愿害人。林月坚守一片真情,随夫至死,忠义可嘉。至于二狗,虽狡猾贪心,然终究难逃祸劫。善恶虽分,缘由难解,所谓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者也。世人自当谨言慎行,勿以恶小而为之,方保身安。

《化女岛》

岭南沿海,有渔民数十,舟行于海,以捕鱼为业。一日,风波突起,云雾四合,舟飘不定,忽至一岛。岛中草木茂盛,禽兽出没,百花竞艳,宛若仙境。渔人登岸,遍观四周,见岛上皆为女子,姿容秀美,然目光呆滞,言语不通,或如禽兽,行止不类常人。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甲渔人喜曰:“此天赐乐土,佳人盈目,我等何不乐享天伦?”众人闻言,大笑相从,遂纵情声色,恣意淫乐。岛中女子虽无抵抗之力,然目中隐有怨怼,呼号之声惨然。渔人置之不顾,日日欢宴,忘返归途。

数日后,乙渔人晨起,觉身体虚弱,发已过耳,心中悚然。急唤众人察视,皆有同样之变。丙渔人抚发长叹,曰:“此地必有异术,吾等恐陷于不祥之境。”然众人迷醉不省,犹自沉溺于女色之中。

又过数日,丁渔人忽觉胸前隆起,手探之,竟如妇人之乳。众皆惊恐,互相检视,无一幸免。戊渔人疑惑,心恐此为妖术,急欲压平其物,然手下触之,酥麻难当,不禁呻吟出声,众皆面色惨然,惶惧益深。

己渔人曰:“吾等为保性命,当速离此岛,早日归乡。”众人共议,遂伐木造舟,欲速离此地。然数日后,庚渔人忽曰:“吾竟忘却舟楫之法!”众皆骇然,相顾无言。更有壬渔人试图忆起往日之技,思维混沌,不得片刻清明。

光阴荏苒,众人身体愈变愈甚,喉结渐平,声音转细。皮肤白嫩,须发自落,形容已如女子。渔人欲图自救,然身体之变,已不可逆,心中苦楚无可诉说。渐至一日,甲渔人猛然醒悟,乃曰:“吾等何以至此?”众人愕然,竟无一人记得来处。乙渔人应曰:“吾等本与岛中女同住,何出此言?”众皆怅然,仿若初醒,往事一一淡忘。

不久,众渔人形貌尽变,或化为妙龄绝色之少女,或为成熟丰腴之妇,亦有几人身作豆蔻年华之青涩少女。彼等无复男儿之姿,心志亦随之转化,渐将往日之事尽忘,惟记得己为岛上土著,终日安然嬉戏,怡然自得。

至此,昔日渔人尽化女子,形容妍丽,举止婉约。或有蹲于溪边,梳理长发,笑容如花;或有轻抚腹部,面含喜色,竟全忘身为男儿之事。岛上自此寂静无波,日日如斯,岁月无痕。

未几,又有一船漂至,船中男子见岛上女子如花似玉,欣然上岸。岛中之女面露奇诡微笑,竟不动声色,若觅新物。新来渔人浑不觉异,亦如昔日之渔人,遂贪欲之欢,终堕其术,复归如初。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忆曰:人性贪欲,最易迷失本心,故有片刻欢愉,终至无尽苦海。昔之渔民,贪色纵欲,堕身于妖异之地,今之众生,岂不引以为戒?天道昭彰,报应不爽,唯有慎守本心,方可远离祸患。世间凡事,宜以敬畏之心待之,方不负天地之恩也。

《李虎还魂》

李虎者,山东猎户也。为人豪爽,箭术精湛。一日入山狩猎,不料遇猛虎扑来,虽奋力搏斗,终不敌兽力,被虎啖噬,魂魄飘摇。

阴差引至阎罗殿前,阎王细查生死簿,忽皱眉道:“此人阳寿未尽,岂可草草收魂?”唤判官前来,询问可有还阳之法。判官禀道:“此人肉身已毁,难以还魂。”

言罢,唤过黑白无常,令其寻访适合之躯。二鬼领命而去,俄顷复返,禀道:“启禀阎王,寻得一具躯壳,乃是当朝长公主。其人寿数已尽,魂魄将至,不若令李虎托生于此?”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阎王颔首,对虎曰:“尔既阳寿未尽,可还阳间。然肉身已毁,唯有长公主之躯可寄。此乃荣华富贵之身,尔可愿意?”

李虎闻言大喜,连连叩首。

阎王又道:“既如此,我当助你还阳。然需记住,此身虽贵,却也身不由己。你需谨言慎行,勿得罪权贵,方可保全性命。”

阎王颔首,遂命阴差送李虎还阳。

李虎魂魄附于长公主之躯,醒转之时,只觉周身绵软,举手投足间尽显娇柔。睁眼观之,见锦帐珠帘,婢女环绕,方知已借尸还阳。心中惊骇,然不敢声张,唯恐露出马脚。

未几,西凉来聘。国君怜爱幼女,欲择佳婿。西凉太子风仪俊朗,乃许婚之。李虎闻之心惊,欲言又止。既已还阳,不忍辜负君恩,只得含泪应允。

洞房花烛,李虎战战兢兢。太子温文尔雅,体贴入微,李虎愈觉惶恐。及至行周公之礼,李虎羞涩难当,全无昔日男儿本色。太子见妇娇羞,更觉怜爱,温存备至。李虎虽身受欢愉,心中却愧疚难当。

日复一日,李虎渐习公主身份。然每思及前尘,辄觉惆怅。一日,实在难以为继,遂将实情告知太子。太子闻言大惊,半晌无语。良久,叹曰:“既为天意,吾岂能违?然公主身份贵重,切不可走漏风声。”自此,命李虎勤习宫廷礼仪,以全太子妃体面。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自兹日始,李虎之境遇愈艰。太子之监视益严,稍有差池即遭惩。昼日强颜欢笑,扮作贤良淑德之太子妃;夜间则忍受太子变本加厉之恩宠。

李虎朝夕处惶恐痛苦之中,无数次悔其坦白之决,然世间之事,岂有后悔药可服?尝欲逃遁,然太子之威胁如梦魇萦绕于心,不敢轻举妄动。

李虎处境愈发艰难。白日里需谨言慎行,时刻维持公主仪态;夜晚又要侍奉太子,委身承欢。虽身为女子,心仍似男儿。每当独处,不禁潸然泪下,追忆往昔山林逍遥,英勇豪迈。然天命难违,只得勉力支撑。

光阴似箭,三载已过。一日,李虎忽觉天旋地转,魂魄出窍。阎罗殿前,判官唱名。李虎如释重负,欣然赴死。

阎王细查生死簿,笑道:“汝之际遇,颇为奇哉!借尸还阳,历经沧桑,已悟人间百态。今授汝小判官之职,可慰汝心。”李虎叩谢恩典。

阎王又道:“长公主魂魄已三年漂泊,今可往生极乐。”遂命鬼差引之西行。又道:“西凉太子受此奇遇,当有所悟。”命判官点化之,使其明心见性,为一代明君。

李虎自此任职冥府,每遇可怜之魂,辄生恻隐。尝言:“吾尝为人为鬼,备尝艰辛。更历男女之身,深知世间疾苦。人生如梦,万事皆空。然处世之道,唯在善心。”后人传其言,以为药石。

忆曰:人生际遇,变幻莫测。李虎还阳一梦,竟历经天壤之别。由男转女,由贱入贵,其中酸甜苦辣,非亲历者难以体会。然天意如此,自有深意。借其还阳,以全公主阳寿;假其身份,以成太子正果。人生遭际,虽非己愿,然处之泰然,终有善报。此亦天道循环,因果报应之理也。世人当存善心,无论身处何境,皆可造福世人,积累功德。如此,方能活得洒脱,死而无憾矣。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小翠》

京师有赵员外,官至户部员外郎,素来贪墨无厌,横行不法,民怨载道。赵虽为官清廉之名,实则掩饰其贪欲,巧取豪夺,聚敛家财,终不免一场恶疾,命绝归西。

魂至冥府,阎王检视其罪,叹曰:“赵某为官无德,贪赃枉法,罪孽深重,今特罚汝转生为女,复返阳间,以偿前世罪愆。”赵大惊欲辩,然未及出口,已觉昏天黑地,再醒时已身处破屋,周遭皆素衣妇女,哭声凄惨,曰:“小翠女命薄,年仅及笄,便已魂归。”赵恍惚间方知已魂附女身,再四顾,则知身为仆役,心中悲愤,然身处困境,无力回天。

赵员外之宅,仆从闻小翠复生,奔走相告,员外夫妇亦惊疑,急往探视。赵见昔日同僚,竟要卑身下气,口称“老爷”,心中愤懑,难以自持,然身为仆妇,不敢造次。员外笑慰曰:“小翠病重而复生,当多保重。”赵口称“是”,心下却暗自发誓,定要逃离此身,复归旧职。

时日渐久,赵乃渐入妇身,每日侍奉员外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 评论区
  •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及享受更多功能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