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洁恋爱指导1

2023年05月13日14:4050783
  • 简介
  • 不会真有人会在蓝p看这个吧
字号
粗細
行距

你爱谁,爱什么地方,为什么爱,什么时候去爱,或者你怎样去爱,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你有爱。

——约翰·列侬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chapter:《不洁恋爱指导》]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那孩子明明之前还百般抵触,但到了现在,却仿佛生怕我能从他手里逃脱般,牢牢抓着锁链不放。

为了打消他的那份顾虑,我用手轻拽那条链子,令它在拴住我脖颈的项圈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我与心中固然存在的羞涩对抗,也深知这样做的危险,但还是毫不犹豫地伏在他面前,模仿起可爱的猫儿,用生平最可爱的细声“喵嗷”地轻叫,示意我是他的雏猫,只为能挑起他心中的侵略欲。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那孩子意识到了他在牵着我。虽然他是男生,还比我高,比我大,但不影响我用“孩子”来形容他。我几度想过,他可能比我更适合当女生,因为他始终害羞着,委婉着,仿若我是一块触之即溶的奶油,不情愿对我下手,这或许是他绅士的表现,但在我看来,这恰好是他幼稚、胆怯、缺乏主见的证明,他比我更像一个孩子。

而这些想法并不会影响我的外在表现。我依旧冷冷清清,只不过换做另一幅姿态。我尝试让自己变得可爱,变成发情的雌猫,可那孩子看的出来我这仅停留在表面的媚态只是做戏,看的出来我是在强装镇定,因为某些冲破了常识与伦理拘束的欲望而做出傻事。毕竟我也只是个年纪小小的女孩子而已,对于这个世界的普遍道理与运行逻辑知道的又怎会比他更多。

因此,他有些呆滞地望着这样的我。我吞了口口水,怦怦跳的心脏快要突破内衣的拘束破胸而出,但却从未如此坚定地想要把今晚的事进行到底。在长达两秒内的无数个轮回里,他大抵也思考了上千遍,于是在我开始变得焦急的目光中,终于如同梦呓般张开他薄薄的嘴唇: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可爱。”

哈哈...我差点就笑出了声。

并非冷笑、嘲笑、嗤笑。而是正如他清澈真诚的眼神一般,只是单纯觉得开心,所以想笑。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虽然仅仅是两个字,但这对我而言意义重大。因为这代表他对我这个人的真实想法。不过我现在也是沉浸于喜悦中无法自拔,难以用溺于甜蜜多巴胺中的大脑组织语言,说明原因。但我能用书中一句令人留恋的句子来解释我的推测:“说不清自己对情偶的爱慕究竟是怎么回事,恋人只好用了这么个呆板的词儿:‘可爱!’”。出自罗兰·巴特的著作 《恋人的絮语》,用来形容那孩子的表现正合适。他只是想不通,为什么我这位始终给人以恬静、温雅印象的文学少女会为他呈现这幅姿态,为什么我们两个会走到一起,为什么我会主动褪去衣物、戴上项圈,将象征支配的锁链递进他的手中,甚至或许会在这个夜晚,我们会发展成偏离正常恋人该有的关系。他想不通,我也说不明,但前提是要以寻常人的道德观念寻找解释,否则就简单多了:

我想让他成为满足我肮脏又卑微愿望的工具,实现我难以启齿癖好的佣人,在我的养成下构筑可以随时捅破薄纸的恋爱关系。尽管这样做的代价是违背常理,是妨碍前程,是破灭希望,是葬送幸福,因为无论我他,都只是在后疫情时代才能得到见面的小孩子而已。但我并不打算收手,我愿意被他牵着,但实际上牵着他的人是我。

这便是我想要予以他的,“不洁恋爱指导”。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chapter: 一.“卡普托利克斯”]

我比较习惯别人叫我“依玥”。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这个词汇取自于我的姓名。去掉了无所谓的姓氏,留下还算朗朗上口的名字,但若依我看,叫我“一月”,“小月”,“依依”什么的都没关系。因为比起这些概念,有着更加重要的东西支撑着我生活的意义。

我自小便喜欢读小说,于我迄今十七年的人生旅途中,我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都用在寻找小说与读小说上,以至于我的学习成绩很差,交际能力如渣,不敢交朋友,不会开口说话,也很少思考有关自己的前程与梦。

我最喜欢的小说家是米歇尔·维勒贝克,一名笔调尖锐辛辣、热衷于反应西方社会现实的法国作家,第一次读他的书是《基本粒子》。

在上小学的我,从母亲床边那本《基本粒子》中读到了过激的性描写。我起初是被小说中描写的性爱所吸引,因为当时的我只隐约看得懂性爱。但在反复翻阅那本书多遍以后,我终于品味到了维勒贝克对于男女关系的讽刺、抑郁与欲望的悖论。在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便多少理解了维勒贝克笔下男性角色的悲剧宿命,以及女性角色该有的温柔、共情、坚强、奉献等传统品质对于她们生命结局的影响与对男人、对世界普遍价值的冲突。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维勒贝克笔下的女性总是极具象征意义,是性的玩具,是情感的寄托,正因为她们颇为传统的品质特征,才会随便地成为男人欲望的投影地。这本该成为对幼年时我的一份警示,我应该变得尖酸刻薄,具有竞争性与暴力,但我却被那些因善良与脆弱走向凄惨结局的女角色深深吸引,我被她们感动,并总是觉得自己也可以成为那样的女性。

即便到了现在,我安静地坐在教室里,不想听课,不愿做题,没有朋友,被众人孤立,成为了一名每班都会有的无口属性普通女高中生,对于童年时那本小说的理解也未曾改变。当然,若是有深刻读过《基本粒子》的人对我仅流于表面的解读予以批评,我也不可置否。毕竟我只是个缺乏人生经验与社会见识的女孩子,并不能理解到再深的层面了。

我虽然喜欢维勒贝克的小说,但也不能保证我真的读懂了他想表达的理念。这些年来我读遍了他的十二部文学作品,也包括他的论文、传记、诗集,看遍了他的七部编剧电影,但也不认为我能够理解他、感受他。比起我阅读过的其它小说,维勒贝克的小说更多涉及职场世界。他喜欢描述中产阶级的人物,例如软件工程师、媒体高管与高级职员,喜欢诉说蔓延于当代法国乃至西方社会的疾病。很显然,这些内容都过于远离我的生活。我读不懂“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政治激进主义”的概念与意义,我的现实生活被“麦克斯韦磁场理论”、“圆锥曲线”、“孟德尔遗传定律”这些看不懂的书本知识搅得一团糟,唯一擅长的便是在考场上握着笔蒙上几道选择题,然后拄着下巴继续回味藏在书包里没读完的名家著作。

像我们这些面临青春难题与升学压力的高中生总会有自己的烦恼,我也不例外。我经常会怀疑自己读书只读了个皮毛。否则算上我从小到大读过书的数量,不说出口成章、满腹经纶,也不该活成了一幅社恐分子的模样。我似乎缺乏情感,对于任何事都是一副理所应当的毫不在意。考试不及格,成绩倒数,被老师责骂,啊,都无所谓,只要我还能继续摸鱼看书,什么都没关系。被同学孤立,孤零零一个人上放学那种事更是从小学开始就习惯了,疫情时期动辄居家上课的日子反而令我如鱼得水。我不想说话,不想交流。每当想到这里,我又会就觉得,这份孤寂与独立或许也是我阅历丰富的体现,岂愿与羊群同行。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但是,突然改变了我的想法、令我接近走向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发生重大转变的是一本书。2022年7月,也就是上个月,维勒贝克的新作 《血清素》的出版,令我进一步领略了孤独、虚无、欲望以及抑郁的概念。

文中的主人公弗洛朗患有抑郁症,他服用新型抗抑郁药物来对抗支离破碎的人生,但药物的副作用会消除人类的性欲,弗洛朗要么为了维持性欲而继续忍受抑郁的折磨;要么摆脱抑郁,丧失掉对于他而言重要的人生情感体验。在丧失了自由选择的权利以后,弗洛朗陷入生命的极度空虚,在抑郁与焦虑的双重作用下险些做出违背人性的错事。

我在这本书中见识到一个极度阴暗、抑郁、沮丧的男人,在那近乎绝望的笔调中感受到主人公对性欲与个人幸福渴望无果的惆怅。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现实生活,开始直面自己的欲望、思考对自己而言的幸福为何物。虽然我还只是个女高中生,但却不该如此漠然地走向虚无。这里不是法国,更不是在后疫情时代逐渐展裂伤痕的欧洲。国内受疫情影响的大规模封城停课或许不会再有,是时候该直面自我了。

在当我试图鼓起勇气,挺胸抬头,重新坐在这塞满陌生同学的教室里,寻找属于自己的积极人生时,习惯了孤独与沉默,茫然又木讷的我被糟糕的现实重重敲打,一蹶不振。我被迫一度认为自己的眼睛就该落在书本的字里行间,不该抬起头来与身边任何一个人对视,倘若我出格,想要像正常的女孩子一样个性又骄傲、坚强自信地享受久违的校园时光,便定会遭到惩戒。 以上内容来自hlib.cc。更多中文H小说尽在hlib.cc。

在讲述我的悲惨遭遇之前,我想要引用 《血清素》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话,这段话也是促使我想要改变自己的原因。今后我或许也常会使用这种表达方式——因为我实在不善交际,比起自己组织语言,我更擅长用看过书中的段落来准确描绘我的感受。

“说到底所有的人都处于同样的情况,做学生

  • 评论区
  •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及享受更多功能
  • 相关推荐